(一)
佛坪,全境皆山。
佛坪,是驰名中外的“国宝”大熊猫的故乡。
佛坪位处秦岭中段南坡山峦腹地,在陕西省汉中地区的东北部。境内群山雄峙,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山青水秀,竹茂松苍;珍禽异兽,鸟语花香。清代《佛坪厅志》称:“佛坪处万山中,向皆深林密箐,人迹罕到”,“扼南山险要之区,踞周洋适中之所。东蒲西湑,挟二水以分流;北雍南梁,为两州之界划,不可谓非形胜地矣”。从东经107°41′到108 °10′,从北纬33°16′到33°45′,从海拔515米的南大门大河坝谷地,到海拔2904米的北部屏障秦岭主脊黄桶梁,这1279平万公里的土地,是一片山的海洋,林的海洋。
佛坪,自从1949年12月建立人民政权以来,4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一条条公路的修通,南去汉中、巴蜀,北出西安、关中,东下安康、荆襄,今日已不再显得那么闭塞了。佛坪地属我国南方北方气候分界线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动植物种类兼南北方之共有。秦岭是驰名世界、人称“活化石”的国宝大熊猫在全地球上最北边的一块乐土。佛坪大熊猫的生存,为生物进化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举世罕见的棕色大熊猫,更可谓宝中之宝。为国内外人们的观赏提供了无限乐趣。还有凶猛慓悍的羚牛、机灵活泼的金丝猴,以及娃娃鱼(大鲵)、锦鸡等,共有动物近千种。佛坪被人赞誉为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药物园,是当之无愧的。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0%左右,林内植物近2000种,其中不少为珍稀品种。山茱萸(枣皮)、耳树、杜仲、猕猴桃、漆树等经济林木,成为人们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天华山党参曾享誉省内外,金石斛(又名金耳环)、灵芝草、熊胆、麝香、苍术、天麻、茯苓等数以千计的中草药,以及石墨、刚玉、云母、大理石、花岗岩等众多的矿产资源,正等待人们去开发、去利用。可以断言,佛坪这块土地,被充分开发利用之日,将会成为一块更加令人神往的地方。
(二)
佛坪,是人口较少的县。
1989年底统计,全县3449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7人。自清代道光五年(1825)建佛坪厅至今。建置也仅160多年,佛坪人民,生活在这里,征服了这里的高山大川,创造了政治、经济、文化,为民族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本世纪30年代,当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长征路过佛坪时,佛坪人民为之带路、送信,送军衣军鞋。红二十五军暨七十四师在佛坪等地坚持开展游击战争两年多。40年代,活跃在佛坪深山的秦岭游击队,曾有力地牵制了企图进犯延安的关中大批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全国解放以后,佛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发展生产,自强不息。在农业方面,改变了千百年来“挖地一把火,种地一把撒”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逐步引进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在秦岭高山中取得了全县水稻平均亩产498.7公斤、包谷平均亩产213.5公斤的好收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佛坪的硬木地板条、木制纺织配件、软木砖、微型电机、山萸肉酒、中华猕猴桃酒等轻工业产品饮誉省内外。70年代中期,这个深山县就实现了乡乡通公路。今日县城楼房鳞次栉比,一派繁荣景象。1985年,佛坪普及了小学教育,深山里的中学生,居然也走进了国家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大门。佛坪90%以上的乡镇,建起了电视差转台,农民们把祖辈传下来的摞木房换成了高大瓦房,能在自己的家里欣赏到秦腔、京剧,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世界各地。佛坪民风淳朴,待客热情,虽有“认熟不认生”的习俗,但如果到农民家里作客,则大片敬肉,大碗劝酒,非让你肉足酒醉不可。佛坪人民爱唱歌,许多年过花甲的老人,不少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都有倒不完的山歌小调。音调细腻,柔和悦耳。建国40年来,佛坪变了,昔日被人称为“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的洋芋果,烤的团团火”的景象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