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勉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西端,东隔褒河与汉中市相望,南接南郑县,西连宁强、略阳县,北邻留坝、凤县和甘肃省两当县。
北依秦岭,南垣巴山,中属汉中盆地,南、西、北三面环山,中、东低平,总面积2406平方公里,平川占8.8%,丘陵占16.4%,山区占74.8%。海拔513米—2621米,县城海拔551.7米。平川地区由西向东渐次开阔,略呈三角形,地势平坦,人多土肥,工厂棋布,道路蛛织,为本县精华,是本省、本地区粮食、油料生产基地之一。丘陵地区零星分布于盆地与秦岭、巴山之间,土质、气候不一,发展多种经营和粮食生产的潜力大。秦岭山区自天荡山、牛头山、连城山一线,向北渐高,山势陡峭,水流湍急,气候比巴山地区严寒,耕地少,是林木、药材、山货等土特产品的主要产地;巴山山区,山势较低,河流平缓,农业生产较秦岭地区发达,林木、药材、山货土特产品比秦岭山区少。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2条,流域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汉江为最,自西向东横穿中部,南北众水归之。较大支流有南河(玉带河)、沮水、咸河、堰河、外坝河(黄沙河)、养家河、褒河。本县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无霜期23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76.8小时,年平均地面温度16.5℃,相对湿度78%。年降雨量598.6-1522.7毫米,年平均降雨量849.5毫米。降雨多集中夏、秋季,冬季少雨雪。地阜物华,资源丰富。本县森林覆盖率41%,活立木蓄积量474.8万立方米。用材林和经济林木140种。其中列为国家保护的有杜仲、银杏、金钱漆、水曲柳、冷杉、厚朴6种;珍贵稀有的有粗榧、山楂、七叶树、旱莲、红豆树等,武侯祠的旱莲,国内罕见,每年3月开花,游人如织,争睹为快。本地盛产木耳、蜂蜜、生漆、桐油等土特产品。中药材486种,比较贵重的有麝香、熊胆、党参、杜仲、天麻、大黄等。草场植物500多种,栽培植物83种,主要栽培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花生、萝卜、白菜、藕、马铃薯、甘薯等。另外动物种类繁多,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羚牛、苏门羚、水獭、毛冠鹿、锦鸡、林麝、大灵猫、小灵猫、岩羊、血雉、大鲵等16种。鱼类30余种,比较珍贵的有甲鱼、鲵鱼、丙穴嘉鱼。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铁、锰、铜、铬、锌、铅、原煤、磷矿石、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白云石、蛇纹石、粘土、滑石、硫磺等17种。
水资源25.4亿立方米,可供水量5亿立方米。有热水源2处。本县自然资源在发展农业、工业、商业,乡镇企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二)
勉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期,即有先民活动。夏、商时勉地属西国,西周时属雍州,东周、春秋时属蜀,战国初属白马氐东境,秦时属褒县。西汉初始建沔阳县。北魏分沔阳县,东设华阳县,西设嶓冢、沔闲2县。隋开皇元年(581)撤沔阳县,并入皤冢县。大业三年(607)改嶓冢县为西县。至元二十年(1283)设铎水县,省西县入略阳。明洪武三年(1370)省铎水入沔州。七年(1374)始称沔县。民国24年(1935)2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占领沔县,曾成立县苏维埃。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沔县。1959年迄今版图未变。1987年辖8区、4镇(其中3个乡级镇)、52乡、373村、2189村民小组。
据考古发现,早在6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就在汉江高埠的今高潮乡仓台堡等地繁衍生息。以后,历经各代,人口渐增,逐步形成今日人口规模,计有汉、回、满、蒙古、壮、朝鲜、土家、侗、白、维吾尔、苗、布依等12个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1987年10.07万户、39.91万人,其中农业户占总户96.96%、人口占总人口85.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6人,社会劳劬力22.36万个。
(三)
勉县建县1900多年来,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经济日益繁荣。特别是解放后39年,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使国民经济有很大发展。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120万元,1985年已上升到16597万元,增加14倍。1987年又上升到19423万元,比1985年增长17%。国民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发展较快,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率5.75%。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国民经济发生暂时困难,年平均递增率下降到0.58%。此后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年平均递增率又上升到15.3%。第三、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生产遭到破坏。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农村到城镇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搞活流通,使本县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平均递增率达10.92%;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平均递增率达18.82%。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21753万元,同1985、1980、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17%、87%、145%是1949年的17.34倍。国民收入每人平均555,是1980年的2.43倍。
勉县历来以农为本。解放前,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水利设施差,土地贫瘠,耕作技术落后,各种农作物产量低,粮食亩产仅90公斤左右。遇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不少人流落他乡,甚至冻死饿死。解放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断解放生产力。坚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改良土壤,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至1987年先后修水库37座、陂塘1377座,总蓄水量2336.26万立方米;修万亩以上灌溉渠6条、机井674眼,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5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8.93%,旱涝保收面积14.7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2%。同时,改革耕作技术,应用推广良种,实行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用水,改进和增加农机具,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引进、推广、繁育杂交水稻和玉米,实行以家庭承包的联产责任制,发展各种专业户和联合体,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粮食产量稳步上升,经济作物收入逐年增加,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已由自给半自给向着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广大农民生活不断改善。1987年耕地总面积46.1万亩(其中水田19.9万亩),每人平均1.16亩(其中水田0.50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玉米次之;经济作物油菜居首,花生、蔬菜、大豆次之。丘陵、平川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亦有;山区一年一熟居多,一年两熟者少。全县农业总产值1.21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5%。粮食总产量1.78亿公斤,平均亩产269公斤,分别是1949年的2.7倍和2.7倍。油菜总产量921万公斤,平均亩产155公斤。分别是1949年的40倍和4.74倍。农民每人平均年分配收入由1978年的87元提高到350元。农村储蓄由1978年的1737万元增加到18757万元。勉县工业发展快。解放前仅有1个设备简陋的小煤窑和一些个体手工业店铺。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18.2万元。解放后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先后办起建筑建材、煤炭、日用陶瓷,日用玻璃、纺织、服装、制鞋、造纸、磷肥、食品、饮料、水电、农业机械、化工和粮食、油料、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改革、开放、搞活,加强经济技术协作,发展横向联系,经济日益繁荣。1987年,工业企业由1949年的8个发展到156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8个),固定资产(原值)3025.4万元;总产值969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5%,是1949年的406倍。水电装机容量4509千瓦,年发电量1279万度;年产水泥10.73万吨、机瓦657万页、机砖1.49亿块、饮料酒5647吨,“定军山”牌三粮液酒连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和地方名酒,畅销省内外,远销港澳、台湾、美国等地。“旱莲牌绵纶丝绣花女袜获省优质产品、国家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为本县第一个部优产品。1985年建成的100升采金船和全国第一个用炭浆吸附法新工艺提炼黄金,日处理50吨矿石的李家沟脉金矿,年产黄金138.5公斤。境内还有中央、省、地属冶金、建材、机械、炼焦、采煤、磷肥生产等工业企业9个。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