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子 在二道河乡石门子村,距县城26公里。海拔2000米,南北走向,长6公里、宽1.5公里。
段家垭 在县城东北柳坝乡瓦房沟村,距县城25公里。海拔2005.9米,南北走向,长15公里、宽1公里。
东山 在县城西北八庙乡老庄村,距县城82公里。海拔2078米,长3公里、宽1公里。
施善堂 在县城北庙坪乡庙坪村,距县城55公里。海拔2094米,南北走向,长14公里、宽9公里。
广东寨 在县城北二沟乡二沟村,距县城88公里。海拔2107米,南北走向,长7公里、宽2公里。
二道梁 在县城西北金华庙乡黄连村,距县城80公里。海拔2169米,长15公里、宽6公里。
凤凰寨 在二沟乡二沟村,距县城95公里。海拔2176米,南北走向,长12公里,宽2公里。状似凤头,清嘉庆初年,曾修寨堡。
红岩峁 在县城西北冷峪河乡柏树坝村,距县城85.2公里。海拔2217米,东西走向,长9公里、宽1.5公里。
大屋脊梁 在庙坪乡余家河村,距县城北60公里。海拔2247米,长6公里、宽5公里。
南天门 在县城西北长坝乡沙坪村,距县城60公里。海拔2276.5米,森林茂密,烟云缭绕。
三交界 在冷峪河乡柏树坝村,距县城85.2公里。海拔2289米,东西走向,长4公里、宽0.5公里。地处本县、略阳、甘肃两当三县交界处。
白石崖 在二道河乡黄草坪村,距县城25公里。海拔2301米,南北走向,长3公里、宽1公里。山顶绝壁百丈,岩石灰白相间,远望如麦捆矗立,又名麦磊山。
环担梁 在二道河乡黑潭子村,距县城23公里。海拔2327米,南北走向,长3公里、宽5公里。
玉皇梁 在庙坪乡庙坪村,距县城55公里。海拔2394米,东西走向,长6公里、宽4公里(北麓属留坝县)。
桃花店梁 在二道河乡石门子村,距县城26.9公里。海拔2464米,南北走向,长3公里、宽0.5公里。密林深处夹生山桃树,孟夏4月,山桃花迟开,行人过此,如披春风。
新坟塘 在庙坪乡庙坪村,距县城55公里。海拔2480米。
歪帽子山 在柳坝乡柏树沟村,距县城18公里。海拔2486.5米,长4公里、宽1公里,南北走向,头偏向西故名。
光秃山在柳坝乡,距县城37.8公里。海拔2606.9米,南北走向,长5公里、宽1公里。
葱滩梁 在庙坪乡庙坪村,为本县海拔最高处,距县城北70公里。海拔2621米,长5公里。
二、西部山地
西部山地属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由浅山和丘陵相间构成。山不高而沟深,地不平而坡缓。汉江自西向东横穿于此,玉带河自南而北、沮水河自北而南在此汇入汉江。将西部山地切割成4个部分,各部分小溪流多变。岩型主要系变质岩,部分山头分布有少量花岗岩。面积59.2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6.4%。海拔800米以下丘陵面积占本地区面积的54.5%,海拔800—1200米的浅山面积占本地区面积的41.6%,海拔1200米以上山头面积少,占3.9%。含青羊驿、新铺湾、铜钱坝、土关铺、熊家坪、驿坝、老城7乡的53村。主产玉米、豆类等杂粮。山林零星,多为薪炭林、杂灌林,松、杉等用材林较少。是本县油桐、柿子、核桃等主要产地,是发展梨、蜜桃、樱桃、李、杏的理想地区。
三、南部山地
南部山地属扬子准地台区米仓山北余脉,山头多浑园状,山谷多呈U型,并间有较多山间坝地。岩型主系碳酸盐岩,局部山头分布有变质岩、花岗岩。面积30.0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4%。含阜川、小河庙、夏家营、漆树坝、唐家坝、杨庄6乡的29村。土壤主要为黄棕壤。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水草丰茂,是本县茶叶生产基地,也是林业、畜牧业发展的理想地区。形秀高峻之山不多,约10余座。
卓笔山 在县城西南驿坝乡卓笔村,距县城20公里。峰高150米,状如笔锋,卓然刺空。山下有泉,久旱不涸,灌田数百亩。宋、元时曾封灵济龙王,故此地又名龙王沟。
五冠山 在县城南杨家山乡罗营村西,距县城10公里。山峰五座,居中最高,四山拱围。
汉龙山 在县城东南金泉乡雍新村南,山头岩石蜿蜓,远眺似龙,距县城25公里。
旗杆山 在县城南武侯墓乡元坪村,距县城5公里。孤峰突立,高出云表。三国蜀军曾插旗于上故名。
玉簪山 在武侯墓乡吴家湾村,距县城7公里。即老虎沟东第一峰。
灌(观)子山 在温泉乡光明村,距县城12公里。海拔619.2米,树木蔚然,即《水经注》所称女郎山。相传张鲁女曾浣衣于此。山上有娘娘庙、张鲁女墓,山下有浣衣石。
虎头山 在县城南天堰乡刘家山村,距县城8公里。海拔747米,状如虎头,眈视养家河。
太平寨 在县城南元墩乡陈家坝村南,距县城18.4公里。海拔1130米,东西走向,山势陡峭。上有寨,太平天国义军曾攻此寨。
李家大山 在县城西南杨庄乡与驿坝乡交界处,距县城25公里,海拔1313.7米,东西走向,长4公里,杂树茂密。
磨子垭 在县城南小河庙乡冬青坪村,距县城32公里。海拔1518米,南北走向,长15公里,宽1.5公里。
打龙池 又名老龙池,在县城南唐家坝乡蒋家沟村,距县城38公里。海拔1770米。四面环山,中有一池,约10亩,常年积水。
溶洞各山地皆有,唯南部山地为最,诸洞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内状皆有相似,大者有:
蟠龙洞 在县城南阜川乡东窑村,座北朝南,洞口狭,仅通人。入洞即遇乱石,犬牙交错,须俯首侧身,摩岩踩水徐进。洞内漆黑,电筒光微,火炬如豆,雾滴霏霏,如雨夜行山谷中,万籁俱静,唯闻隆隆回声。脚下有潭水,深不过膝,暖如温室,清澈透亮,洁净无泥。入洞三四百米,渐次开阔。宽阔处,高七八米、宽约三四米,可容三五十人。两侧怪石林立,千姿百态。立者如剑戟刺空,如禽兽奔驰;垂者如瀑布飞流,万笋倒立。有无可名状者,有因势象形可任意名状者。似如钟坐地,如乳头垂腹者最佳。其色或黑或白或绿或红,而以黑黄者居多。左侧崖上一石,形如几,大如床,上悬钟乳、似垂珠帘;下支玉柱,美胜雕刻。此即所谓洞中神仙所卧之石床。前行数步,别有洞天:洞顶浑园如穹庐,顶端一圆,径约1.5米。图案类藻井,其底淡黄,如涂粉垩,其周碧绿,如镶翡翠。黛石一练,环绕其中,忽隐忽现,宛如龙蟠云中。洞之名即据此而来。藻井正中,垂一石柱,原长约1米,状若肢体。右下侧,卧一石,状若鼓,崖上一练“羊脂”,布泻其上。以灯照之,斑驳陆离;以手抚之,光滑如玉。过此数米,悬崖横陈,高3米多。缒绳上登,再进半公里至1公里,愈进愈狭,难以通人。洞去何处,已不可测。洞体斗折蛇行,计程约1公里多。
干龙洞 境内有两个,一在县城南34公里夏家营乡夏家营村,洞长2公里,无水,可容二三千人;一在县城南55公里唐家坝乡三元坝村,洞高5米、宽8米、长25米,无水。
朝山洞 在县城东南17公里胡家渡乡陈家山村,入口直径4米,洞口6米,长500米,通南郑县马家岭。
黑风洞 县城南28公里小河庙乡阴坝村,口高2.7米、宽1.4米,有水及各种乳石。洞风大,疑在远处与外界相通,人不能终其端。
黄风洞 小河庙乡阴坝村,幸福渠首。洞口宽0.8米,高2.5米,有风,冬暖夏凉,曾产“嘉鱼”。1977年修阜(川)大(河坝)公路时洞被填。
大龙洞 县城南44公里唐家坝乡蒋家沟村,洞口宽16米,高13米。内分2小洞:天洞长200余米,山后有出口;地洞常年有水,阔4米,长约5公里,愈进愈狭,难探其终。
瓜崖洞 县城西28公里铜钱坝乡漩水坪村,洞高1.7米、宽3米。洞内怪石林立,深不可测,洞外山势险峻,瓜蒌盘绕。
白崖洞 铜钱坝乡蒋家沟村,洞口纵横约4米,长39米,内多岔洞,解放前曾是百姓避战乱、躲兵祸之地。
玉皇洞 庙坪乡庙坪村。洞口直径3米,深45米。
银洞子 庙坪乡庙坪村。昔年开银矿所遗,洞口高10米、长40米,深处有渗水。
钻洞子 在县城北25公里火神庙乡小秧田坝村,天然涵洞,小溪流经其中。长20米,径约2.5米。
虎头山洞 在县城南9公里天堰乡刘家山村虎头山腰,洞口宽30米、高7米、全长约50米。
李家沟龙洞 县城西41公里青羊驿乡红崖沟村,阔6米,长5公里,洞内宽广。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