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基督教 唐贞观九年(635),耶稣基督的教义自欧洲传入我国,时称景教。清光绪十九年(1893)英国女传教士杭秀贞来本县传教,设立福音女校,筹办西乡县基督教会,吸收会友,并向县境西南一带扩展,在沙河坎、桑园铺、贯子山、上楮河(今属镇巴)设农村传教点,前后活动达30年。据清宣统时统计,全县共有基督教徒280余人。 民国初期,福音堂内曾附设外国教士中文补习学校及圣经训练班,其间,澳大利亚人陶爱德、米其荣,英国人穆福星、费利慈、白尔克,加拿大人艾宽仁等先后来县传教,属于内地会派系,活动经费每月银币8元由外国教会津贴。14年(1925)至22年(1933),每年减少一元,23年后费用自行筹募,并由教友中选出长老与执事管理教务,首任长老张发成,继任伍怀德。当时城乡有支会5处,教徒164名。 基督教信奉耶稣(称为上帝),尊崇《圣经》,以洗礼、圣餐为基本礼仪(弥撒),受礼后即为正式教徒。重要节日有复活节和12月25日的圣诞节。 解放后,艾宽仁、杨清波二牧师相继离县。1952年,本县成立基督教革新委员会,贯彻“自治、自传、自养”的方针,反对帝国主义操纵和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在革新书上签名者130人。1958年后,教堂移作他用,教会解体,1961年纠正,“文革”中又受冲击。80年代,宗教政策逐步落实,恢复“三自”革新组织,清退福音堂房屋32间,赔偿了占用期间的房租。1988年,全县共有基督教徒104人,学友227人。 第五节 天主教 天主教是明万历十年(1582)由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传入中国。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意大利传教士康乐尧来县建立传教活动点。二十八年,意籍神甫毕德修、孟士仁来县,在县城东关始办天主教会,修建天主教堂。据《乡土志》载,清宣统年间,城乡共有天主教徒450余人。民国13年(1924),意籍神甫乐锡录在桑园铺修成耶稣圣诞堂,其后,又有意籍神甫耿安多、马迪礼等4人,本国籍神甫何昶叔等3人,先后主持传教活动。并在沙河坎、五里坝设立分支机构。县城天主堂内设有女修道院、育婴堂、圣心堂药铺及诊疗所,又开设三育小学、圣经学校。1951年3月,天主堂有神甫2人,传教士1人,修道4人,教徒168人(男95,女73),常做礼拜者七八十人。 天主教信仰天主,谓“真天主”,是基督教的一个宗派,信条本源有三:一是圣经《旧约》和《新约》,二是圣传(教徒世代相传的统一信念),三是教皇(梵蒂冈教皇)的决定。教规有十戒、四规,礼仪有七件圣事。节日除复活节、圣诞节外,还有8月15日的圣母升天节。 解放后,本县天主教徒的爱国主义觉悟日渐提高,于1952年11月驱逐在教徒中散布敌视新中国言论的外籍教士耿安多、马迪礼,贯彻了“独立、自主、自办”方针。60年代,教堂改作医院。80年代,宗教政策逐步落实,但因教徒很少,未能活动。 第六节 民间信仰 历史上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科学落后,人们对某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理解,于是产生一种幻渺神秘观念,求助于神佛保佑,倾诉内心的悲苦。在民间,多数家庭设有神龛,张贴“天地君亲师”神榜和灶神,少数还供奉观音、如来、财神、药王等,一般在逢年过节时烧香礼拜,信仰虔诚的家庭则每日晨昏叩首,口念弥陀,个别老年人长斋吃素以表虔心。每遇为难之事,总要在神前默祷一番,祈求保佑。往昔城乡有许多庙会活动,如正月十六弥陀寺会、二十三火神庙会,三月十五财神庙会,四月二十八药王庙会,五月二十龙王庙会,五月十三磨刀会(关帝庙会),六月二十三城隍庙会以及其他观音会、土地会等多不胜举,会期最少一天,多则三五日,办会期间一般要唱大戏或木偶戏、皮影戏“酬神”,引动群众及商贾小贩云集赶会,起到了繁荣商业、促进物资交流、开展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间接作用。 除了定期的庙会之外,民间还经常有祈雨、赶旱魃等集体性的活动,如堰口小峡的“骚龙洞”,每遇天旱,便有成群妇女相约前往祈雨,甚至有裸臂袒胸狂舞乱跳等举动。茶镇太白洞也是早年城乡祈雨的热点。民国29年8月,牧马河水暴涨,即将翻过河堤,城内人心恐慌,县长王受泰在堤上祭奠水神,诸如此类活动,虽带有浓厚的迷信与愚昧,但群众以为有所寄托,体现出一种朴素的信仰意识。解放后,这种祈祷神灵的活动,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并未根除,对此,政府一是对危害人民生命、骗取财物的巫婆、神汉予以取缔,二是对公民加强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