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教
道教渊源于我国古代的巫术及秦汉时的神仙方术与阴阳五行,初创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张道陵创“正一道”。献帝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发展“五斗米教”,实行政教合一体制,西乡时属汉中之成固,为张鲁势力范围,普遍立观布道。唐玄宗时,道教在全国流行,据午子观碑碣记载: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重建翊圣保德真君殿,说明此观创建更早。其他如东岳庙、文昌宫、真武宫、玉皇观、火神庙、城隍庙等皆为清代修建。 在民间,对有功于国家、人民的古人多奉祠建庙,如禹王宫、诸葛庙、桓侯庙以及行业性的老君庙、鲁班庙、药王庙等,往往招道士作主持,进行祭祀活动。其他诸如土地堂、财神庙、魁星楼一类的小庙比比皆是。清宣统时,城乡有道士七八十人,民国年间,香火旺盛的首推城隍庙及午子观。 道士蓄发留须,有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教与太一道等派别,宗教仪式有建醮、祭炼、诵经、礼忏等,并有斋戒、禁忌等清规戒律。主要节日有正月初九玉皇圣诞,二月初十老君圣诞,三月三蟠桃会,四月十四吕祖诞辰,四月十九城隍庙会等。道士常为人家丧葬做道场、诵经、建醮、送符,从中得到布施。 进入民国,民智日开,观庙多改为学校,加之少有道行较高的道士来本县传教,教义未能弘扬。当时,全县道教寺观共有8处,道士21人。解放后,更日趋衰微,1950年,道士还俗者19人。1960年,城隍庙道士朱万清去世,别无教徒。现除午子观作为旅游区,数经修葺外,其余观址尚存8处,均为学校、机关所利用。 第三节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传入中国,约于明初传入本县,于县城北后街结庐传教,至神宗万历元年(1573)始创建静宁寺。随着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居住区域的扩展,陆续在沙河坎、贯子山、私渡河、柳树店等地修建清真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之一卡迪林耶派传入本县,先后在县城西郊建净室寺、仙根寺、鹿龄寺,影响日益扩大。据《乡土志》载:清末时教民为820人。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为《古兰经》,主要的节日为:(一)圣纪,教历3月12日传为穆罕默德诞辰(相传此日又是他的逝世之日,故又称圣忌)。(二)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或肉孜节,教历10月1日为庆祝斋功完成的日子。(三)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为教历12月10日,有宰牲献祭、做礼拜、朝觐等活动。 本县穆斯林主要有两派,一为格底木,亦称老教,是最早传入的教派,多分布于农村集镇。另一为伊合瓦尼,一般称为新教,又称尊经派,多分布于城关、沙河一带。此外,卡迪林耶派支系大拱北创始人祁静一于清康熙时将该派传入本县。现在信仰伊斯兰的信徒交往频繁,团结和睦,已不大计较教派的分歧。 民国28年(1939)11月8日,本县成立伊斯兰教支会,由会员代表14人组成,设理事长、理事、监事等职。建国后,1951年全县有8个教坊,14座清真寺,15名阿訇。1958年后,宗教内部掀起民主改革运动,“大跃进”中清真寺多被关闭,宗教信徒受到震动,产生疑虑。1961、1962年,根据中央、省、地指示,对在运动中错斗错批的宗教人士,予以甄别和纠正,清退宗教房屋24间,清真寺物品435件,建立西乡县伊斯兰教民主管理委员会,制订新的管理制度,恢复了大部分清真寺的活动。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左”倾思潮又使宗教活动受到冲击,鹿龄寺等个别寺院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平反了宗教界的冤假错案8起,清退清真北寺房屋85间,鹿龄寺房屋39间。1984年5月,恢复原民主管理委员会,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沙河、文贯、柳树、私渡等地的清真寺,均恢复了宗教活动。1985年统计,全县伊斯兰教共有信徒3356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