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早年教学之所主要为私塾,散设民间,延续久远。官办学塾始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元明清时兴办儒学、书院各1所,社学4处,义学15处。当时奉行科举制度,旧口县志载:宋有进士4名,元无考;明清两代有进士9名,举人37名,贡生295名;清代另有武进士5名,武举30名。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民国初改办学校,教育体制及教学内容均有改变,但因政局不稳,民生凋蔽,教育事业发展缓慢。至民国38年(1949),全县仅有小学197所(含中心国民学校26所),学生8840人;初中、高中、师范、职校各1所,学生1200人。自清末至民国38年,全县有出国留学生8人,在国内上大专院校的100余人。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待遇,进行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1957年,小学已达242所,学生20329人;中学6所,学生1534人。“文化大革命”10年间,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破坏,教师备受摧残,教育工作基本陷于停滞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质量显著提高。1988年,全县有小学391所(完全小学266所),学生50763人;中学32所(完全中学4所),学生14336人。1950至1976年,本县考入、保送和推荐上大专院校的学生387名。1977至1990年,考入大专院校的739名,其中出国研究生2名;在省、地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中,先后有24名学生获得较好名次并受到奖励。县一中高三学生汪建华1990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31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以满分的成绩获得金牌。同时,学前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及职业教育也不断发展,均取得一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