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人口迁徙,有史可稽者,主要为内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县王穆鉴于本县人稀地荒,报请省宪院批准后行文东南各省招徕移民,两年之内,有两湖、两广、江西、贵州等省9州4府21县“扶老携幼来者不下数千家”,其中湖南移民区域最广,涉及17个县。嗣后,仍有陆续迁入者。雍正初,苗民由平乐盐场流入,赤足桶裙,言语啁啾,至今左溪尚有吴、李两姓,衣着随俗。据道光八牛(1828)里编,人口计有土著老民24114户,95792丁口,新民14614户,82661丁口,外来落户者占46.3%。同治十年、十一年(1871—1872),四川旱灾严重,灾民流入不少,“盖川民由西而东,楚民由东而西,皆以邑为尾闾”。
民国18年(1829)关中大旱,赤地千里,南逃本县定居者众,后来从商者甚多。抗日战争时期,西乡为大后方,西安师范、培华女职等四校和国立第一战时中学先后驻西乡,另有难民流入者600余人。
建国后的人口变动,60年代中期迁入一个工厂近2000人。1970年前后,铁路职工、驻军家属迁入一万多人,工程结束后,大都陆续迁走。至于工作调动、征兵、招生、结婚、就业安置等,随时都有迁徙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