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分布
清代以前,县境人口稀少。康熙年间,战乱频仍,民逃田荒,招徕外省移民,拔至山区垦荒种地。民国时期,又多有躲避兵伕者隐居山林,致使山区人口逐渐增加。建国后,山区人口较前发展,但仍比川坝为少,特别是大河区和高家池、罗镇一带,山大林深,至今仍有大片地区无人居住。按地理情况,区划为平川、丘陵、浅山、中山四类地区。川道平坝有1镇7乡,丘陵地带1镇11乡,浅山16乡,中山12乡。川坝面积小,人口集中,占总人口32.72%;中山面积大,人口只占11.68%;丘陵、浅山的人口介于二者之间。
二、城乡分布
西乡历来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远较城镇人口多。1949年农业人口17.39万,占总人口的89.92%,城镇人口1.95万,占总人口的10.08%。1969年居民大批下放,城镇人口仅剩1.35万,占总人口的4.25%。1971年修阳安铁路,大批铁路员工迁来,非农业人口上升到4.32万,占总人口的12.16%,农业人口31.21万,占总人口87.84%。1972—1982年,城镇人口始终徘徊在二三万之间。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居民返城,非农业人口开始回升,1985年3.44万,占总人口的8.69%;农业人口36.13万,占总人口的91.31%。1990年底,非农业人口34658人,占总人口的8.5%。
三、行政区域分布
民国37年(1948),西乡县3.31万户,14.54万人,分住在132保,2197甲。建国后,行政区域几经变动,至1990年底,县有8区、3镇、45乡、350村、1931组,总户数为10.41万户,40.7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