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
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7262.7万元,为1950年2267万元的7.6倍,平均年递增4.8%。
近十年来,逐步调整了生产结构,农村经济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生产持续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种经营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进一步开发商品经济开辟了道路。
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142505吨,创历史最高记录,比1949年增长1.46倍。全县粮食以水稻为主,约占总产量的58%,小麦、玉米次之,分别约占总产的15%和14%。
1990年,农业产值10185万元,约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60%,为1949年2414万元的4.2倍,比1978年的5969万元增长70%,年均增长4.5%;农业产值的结构为种植占58%,林业占6.8%,牧业占20.9%,副业占13.4%,渔业占0.9%。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90年,全县有建材、建筑、化工、食品、采矿等各种企业6982个,其中乡办企业188个,村办264个,联户办5个,户办6525个,总收入8896万元,总产值638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为2930万元。
植树造林成绩显著。全县植被覆盖率58.2%,至1990年累计造林12.7万亩,其中飞播造林4万亩,发展经济林木1.5万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前,全县仅有堰渠45条,堰塘3759口,有效灌溉面积9.01万亩,多数农民禳灾祈雨,靠天吃饭。建国后,在水利建设上贯彻了“蓄、小、群”三主方针,至1990年,全县已有水库28座,库容910万立方米,堰塘5477口,蓄水2011万立方米,电抽站87处,机井195眼,水泵等灌溉设施多处,有效灌溉面积22.61万亩。此外还修建农防河堤27处,总长58.9公里。与此同时,加强了电力建设,改造延伸小水电网络,扩大供电覆盖面,至1990年,全县有水电站243处,总装机5487瓩。输电线路1653.73公里(高压线路473.58公里),有37个乡、140个村用上了电。
·工交财贸·
西乡的工业生产底子薄弱。建国前,县城仅有蜡烛、肥皂、印染、铁木器等19个手工生产作坊,从业者不足150人。产值折合现币约30万元。工业是建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00余万元,1960年为578万元,“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又降至228万元,1970年虽回升到368万元,但步子缓慢,20多年一直徘徊在数百万元之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到1983年,工业产值达到1919万元,1986年又翻一番,达到3819万元,1990年增加到7077.7万元。全县有工业企业56个,其中地方国营企业19个,主要产品有合成氨、碳铵、纯碱、水泥、机砖、耐火材料、酒、医药、石膏等20多种。产品创新争优,三年中开发新产品7个,创造优质产品4个,有5种产品获得省、地奖励,4种产品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等国际市场。
西乡商业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兴衰反复。民国年间,县城有大小商户600余户,川、鄂、甘等省客商纷至沓来,成为茶叶、火纸、桐油、药材、漆蜡油等商品的集散地;但另一方面,又因匪患迭起,横征暴敛等干扰,使通货膨胀,货运阻梗,市场贸易随之起伏,极不稳定。建国后40年来,历经数次兴衰。80年代,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营形式,使整个商业流通领域十分活跃。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227万元,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网点477个,完成纯购进总值9066万元,纯销售总值10227万元。民间商业网点2007个,平均每50户就有1个商业点,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户并存的商业流通网络,集市贸易额3724万元,城乡市场逐步扩大。
随着经济的繁荣,西乡交通运输业有了显著的发展。1990年,全县公路里程595.5公里(包括省管公路162.7公里),已有46个乡镇通车。有各种运输车辆近600辆,拖拉机1000多辆,货运周转量855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100万人次公里。
阳安铁路是我国建设的第二条电气化铁路,东西横贯陕南,两头连接宝成和襄渝两条干线。县境内全长75.2公里,对西乡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邮电事业也发展较快,1990年业务收入147.45万元,农村投递路线单程2676公里,区、乡都通了电话。
·教科文卫·
西乡的文化教育历史悠久。宋、元、明三代,县内有儒学1所,至清康熙五十三年,始设义学和书院。在有记载的500多年科举取士中,本县有进士9名,举人37名。民国时期,全县有小学百余所,初中、高中、师范、职校各1所,在校学生近万人。建国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教育体制改革之后,全县实行了分级管理,分级办学责任制,形成了全民办教育的新局面。在集资办学活动中,共筹集资金545万余元,修建校舍7000多平方米。1990年,全县有中学34所(含农职),小学367所,在校学生共63358人,教师328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7.65%。有幼儿班174所,入院幼儿6487人。职工参加各类高等业余自学的589人。自1977—1990年,本县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737名,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人才1765名。先后有32人次在国家、省、地举办的学科竞赛中获奖,西一中学生汪建华在1990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大赛中获金牌。
1990年全县有各类科技人员4937人,近五年,完成科研项目29项,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30项,12项获省、地奖励。取得较大成果的项目有固体单宁酸、玉米黄酒、天麻健脑酒、午子仙毫茶等,并完成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列入省、地、县的10项科技攻关项目,均已初见成效,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如“酰肼试制”填补了本省一项科研空白。“水稻两段育秧”、“低产田改造”等农科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本县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各乡均已建立了文化站,电影放映和电视差转日趋普及。1990年,全县拥有电视机近2万台。“扫黄”、“除六害”斗争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文艺创作通过“文明杯”演唱、有奖征文等活动日渐繁荣,以反映本县革命斗争历史的8集电视连续剧《午子风云》于1991年初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开拍,年底向全国播映。
县、区、乡.村四级卫生防疫体系逐步健全,全县有县区乡医疗机构69处,村医疗点403个,卫生人员共1400余人。解放初期在本县流行的伤寒、天花、疟疾等烈性传染病以及甲状腺肿、头癣、疥疮、大骨节等地方病得到控制。
·名特产品·
西乡林副土特产品种类较多,有生漆、油桐、杜仲、木耳、茶叶、五棓子等58.6万多亩。西乡绿茶,青香味浓,耐冲泡,味甘醇。1981年在全省茶叶质量评比出的6种优质茶中,西乡茶占3种。“午子仙毫”、“午子翠柏”先后被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全县茶叶产量30万公斤,1988年突破50万公斤,成为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生漆年产2.5万余公斤,是全国重点产区之一。
西乡黑木耳朵大肉厚,细腻滑润,年产约15万余公斤。五??棓子年产30万公斤,是全国最大的肚棓基地县,工业利用价值高。油桐年产80万公斤左右,出油率高,质量好。中药材中的麝香、熊胆、牛黄、天麻、杜仲、厚朴、枳壳等名贵品种,畅销省内外。干、鲜果品有梨、桃、柿子、核桃、枇杷、板栗、柑桔等,尤以猕猴桃、樱桃质高量广,各年产20余万公斤。
西乡畜产以西镇牛、白山羊、麻鸭著称。西镇牛毛色红黄,高颈峰,龙门角,铁蹄子,体质结实紧凑,行动敏捷,善爬坡,耐粗饲,肉役兼用,为全国八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
地方名特食品有牛肉干与松花变蛋等,是馈赠、宴会之佳品。
·不足与展望·
西乡自然条件虽比较优越,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面临不少困难。
农业生产基础脆弱,水利设施不足,抗旱能力较差,地力下降,粮食生产出现新的徘徊局面,人均占有粮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从自然因素上说,日照不足,大部分地区日照率仅38%,全年幅射量平均为104.79千卡/平方厘米,为全国幅射低值区;自然灾害多,常见的有干旱、暴雨、洪水、冰雹、连阴雨等,据1958—1983年的资料统计,各种灾害270次,年均发生10.4次。
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管理和技术水平低。主要原因是起步较迟,50年代末,国家规划修建石泉水电站,原定方案坝高100米,本县境内平川、丘陵大部分在淹没范围内,一切建设因而停滞。60年代末,方案调整为坝高60米,仅淹没茶镇、白龙部分地区,但10余年时间虚掷,与条件相同的邻县相比,建设速度与规模拉开了差距,造成县财政长期紧张,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城区建设也因石泉水库的影响,70年代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70年代中期方始起步。至今城镇居民和机关单位住房紧张,市政基础设施较差。
本县今后开发与建设的任务很重,富有开拓精神的西乡人民面对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决心艰苦创业,改革进取,为振兴西乡而努力奋斗。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