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代严如煜修纂的《三省边防备览》载:本县历史上实行“刀耕火种”的粗放耕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耕作制度逐步由轮歇向倒茬、复种、间作套种发展。但粗放的原始耕作制度,在一些高山地区仍未绝迹。
作物熟制
20世纪60年代前,本县基本上是土地轮歇,作物连片,一条龙种植。70年代洋芋、玉米双套双。80年代,以轮种耕作制为主,轮歇耕作制在高山地区仍然存在。一般年,全县有冬闲地约18万亩,复种指数从1949年142%到80年代153.4%。
海拔800米以下,一年两熟地区。80年代复种指数174.5%,主要倒茬方式有:
洋芋+玉米——小麦+玉米。
洋芋+玉米——小麦+薯类或豆科作物。
油菜+玉米——小麦+红苕——洋芋+玉米——豌、胡豆+玉米。
海拔900~1300米,两年三熟地区。80年代复种指数140.1%,主要倒茬方式有:
洋芋+玉米——小麦。
洋芋+玉米——玉米。
玉米+豆类——玉米。
海拔1300米以上,一年一熟地区。80年代复种指数128%,主要倒茬方式有:
玉米——洋芋——玉米——小麦。
洋芋——玉米——玉米或杂粮——小麦。
杂粮——玉米——洋芋或玉米。
水田,过去除有水肥条件的低山种一些油菜、胡豆、洋芋和大、小麦外,大部地区冬灌,轮作方式有:
水稻+冬水——水稻+冬水。
胡豆或洋芋+水稻——水稻+冬水。
玉米、洋芋或少量小麦——回茬红苕。
60年代后良种引进,化肥使用推广,水田复种到80年代扩大为130%,常见轮作方式有:
小麦+水稻——油菜+水稻。
水稻+冬水——水稻——胡豆+水稻。
“三早”作物制
三早即早玉米、早水稻、早红苕,是1959~1961年大旱中总结出的趋利避害的增产措施。每年春播前,县政府都要下达三早播种计划;备耕、栽培,强调农时节令,做到适时偏早,播在高产期。
间作套种制
间作套种可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秋季作物套种子夏季作物行间,适时播种,提前成熟,避开伏旱,达到增产目的。高山区以粮粮、粮菜套种为主,低山和半中山区套种类型兼备。其混种方式有:玉米豆类、洋芋玉米豆类,玉米豆类蔬菜。20世纪70年代后,改单一混种为两行玉米套两行洋芋,玉米豆类混种为一行玉米套一行豆类,适应杂交玉米和175、德友1号洋芋特点,改变玉米生长环境,玉米、洋芋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