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其中玉米、洋芋比重最大。夏粮为洋芋、小麦、豌豆、胡豆及其它杂粮。秋粮为玉米、水稻、红苕、黄豆、荞麦、绿豆、小豆、巴山豆等。清代及民国时期,耕作粗放,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丰年、平年、灾年时有发生。民国三十八年(194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9万亩,粮食产量29920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有较大发展。但受自然经济制约和政治运动影响,产量很不稳定。1950年,播种面积58.64万亩,产量31705吨。农业合作化中农业有较快发展,1956年,播种面积74.41万亩,产量44477吨。1958年,播种面积74.09万亩,产量47371.1吨。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百日大旱和工作失误,平均年播种下降到63.86万亩,产量29189吨,其中1961年播种面积66.29万亩,产量22527吨。1964年播种面积64.92万亩,产量21005吨,为建国后最低年。1965年,播种面积63.54万亩,产量增至36463吨。“文化大革命”中农业遭受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徘徊不前,1966~1977年,播种面积51.46~63.65万亩,产量24110~43308.5吨。此后,贯彻中共中央农村经济政策,农业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播种面积59.86万亩,产量52557吨,首次过亿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迅速发展。1982年,播种面积57.76万亩,产量56165吨;1988年,播种面积56.43万亩,产量57372吨,为建国后最高年。1989年,播种面积59.51万亩,产量57352吨。
夏粮作物
本县历史上夏粮作物次于秋粮作物。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县夏粮播种面积17万亩,产量7465吨,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36%,产量24.95%。其中洋芋占夏粮面积23.53%,产量占36.17%;小麦占夏粮面积41.17%,产量占37.24%;夏杂粮面积占夏粮面积35.30%,产量26.59%。建国后,随着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革,良种推广,全年粮食生产向以秋为主,夏秋并重,以夏促秋方向发展。夏粮种植比重,高、中、低山各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小麦、洋芋并重,杂粮占十分之一。海拔800~1300米地区,以洋芋为主,产量占夏粮三分之二。小麦次之,杂粮比重极小。海拔1300米以上地区,洋芋占夏粮产量十分之八以上,是洋芋集中产区。1950年,夏粮播种面积17.41万亩,产量8070吨,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69%,产量占24.95%。1958年,夏粮播种面积26.05%,产量14918吨,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16%,产量31.49%。三年困难时期,全县连年干旱,夏粮播种面积减少到1959年12.61万亩,产量减少到1961年7411吨。1964年,因灾减产,夏粮播种面积19.68万亩,产量3011吨,为建国后最低年。1982年,夏粮播种面积21.68万亩,产量21764吨。此后至1987年连续五年夏粮丰收,平均年产量17091吨。1988年,夏粮产量19745吨。1989年,夏粮产量22101吨,为建国后最高年。夏粮生产有五大优点,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于夏粮作物生长;抗灾能力强,稳产保收;商品率高;与其它作物争地矛盾少,增产潜力大;种、管、收省工;以夏促秋,全年主动。
洋芋是一大优势作物,全县均产,尤以高中山为主,其播种面积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六分之一左右,而产量却占全年粮食产量五分之一以上。本县历史上夏粮几乎全是洋芋。清代,千层河、神仙河等高山地区人烟颇多,盛产洋芋。清末,因洋芋得病造成灾荒,山民迁徙他乡。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县洋芋播种面积4万亩,产量2700吨。岚皋解放后,1950年,播种面积4.21万亩,产量3007吨。三年困难时期洋芋产量下降,1961年,播种面积3.76万亩,产量1806吨,比民国三十八年(1949)还低。1965年始,推广洋芋良种,是年播种面积3.04万亩,产量2502吨。到70年代初,洋芋晚疫病基本得到控制。1974年,播种面积7.71万亩,产量5405吨。此后,调整作物布局,扩大夏粮种植比例,1978年,洋芋播种面积扩大到9.69万亩,产量增长为10157吨。1982年,播种面积11.30万亩,产量13655吨,为建国后最高年。1988年,播种面积10.99万亩,产量12034吨。1989年,播种面积12.67万亩,产量达到12119吨。
小麦是仅次于洋芋的夏粮作物。民国时期播种面积小,产量低。1950年,小麦播种面积7.08万亩,产量3009吨。1956年,播种面积10.69万亩,亩产由1950年42.5公斤提高到47.5公斤,产量达到4574吨。三年困难时期,小麦产量下降,1961年,播种面种8.31万亩,产量2659吨。此后继续下降,到1964年播种面积7.67万亩,产量1189吨,为建国后最低年。是年后,调整种值比例,实行间作套种,大力推广良种,小麦产量稳定上升,到1976年播种面积6.51万亩,产量达到3450吨。1977~1981年,小麦持续高产稳产,产量2751~4645吨。1982年,播种面积6.48万亩,产量5333吨。1988年,播种面积6.73万亩,产量6731吨。1989年,播种面积7.76万亩,产量8861吨,为建国后最高年。
复杂粮包括豌豆、胡豆、绿豆等。民国三十八年(1949)播种面积6万亩,产量1985吨。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重视复杂粮作物,培植地力。1958年,播种面积10.93万亩,产量4102吨,为建国后最高年。1963年,播种面积9.75万亩,产量884吨,为建国后最低年。此后,夏杂粮时升时降,产量极不稳定。1975~1982年,产量徘徊在1665~2275吨。1986年,播种面积3.3万亩,产量1405吨,播种面积、产量均低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1988年,播种面积2.85万亩,产量980吨。1989年,播种面积1.71万亩,产量1121吨。
秋粮作物
本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偏多,日照适中,适宜于秋粮作物生长。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全年以秋为主,秋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布局。民国三十八年(1949),秋粮作物播种面积40.9万亩,产量22455吨,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70.64%,产量75.05%。1950年,秋粮播种面积41.23万亩,产量23635吨。1951~1957年,播种面积45.2~49.01万亩,产量25810~29075吨。1958年,播种面积48.04万亩,亩产比1950年提高10公斤,产量达到32453吨。1959~1961年,由于连续大旱,秋粮大减,平均年播种面积43.42万亩,产量20793吨。其中1961年播种面积43.04万亩,产量15114吨,为建国后最低年。三年困难时期过后,趋利避害,抓“三早”作物,1965年播种面积45.02万亩,产量上升为28606吨。1967~197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原因,生产力受到破坏,秋粮作物产量徘徊在17719~24316.8吨。此后,注重调查研究,调整农村经济政策,确定“好地种好攻单产,种足计划面积保总产,立足抗灾夺丰收”的指导思想,推广间套,增加熟制,到1976年秋粮作物亩产72公斤,产量25942吨。1978年,亩产又上升为94.2公斤,产量36257吨。70~80年代末,全县大力推广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秋粮作物稳产高产。1979~1983年,播种面积37.62~36.08万亩,产量29357~34400吨。1988年,播种面积35.86万亩,产量37627吨,为建国后最高年。1989年,播种面积36.36万亩,产量35251吨。
玉米栽培历史悠久。据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载:清中期前,陕南以粟米为主。乾隆时期,大批南方移民迁徙巴山,将南方先进耕作制度带入,玉米才逐渐成为主产粮食作物。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县玉米播种面积27.5万亩,产量15190吨,占秋粮播种面积67.24%,产量67.65%。1950年,播种面种27.78万亩,产量16180吨。农业合作化期间,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于18000吨上下。三年困难时期,播种面积、产量大减,平均每年播种面积25.91万亩,产量11562吨。其中1961年播种面积25.73万亩,产量8672吨,为建国后最低年。此后(除1965年产量达到19351万吨外)至1973年产量徘徊在11000吨。70年代中期后,良种普及,化肥、农药大量使用,耕作制度改革,玉米产量迅速回升,1978年播种面积25.92万亩,产量23640吨。此后,本县贯彻落实农村经济政策,推广、普及杂交玉米良种,玉米连年大幅度增产。1979年,播种面积27.86万亩,产量24453吨。1982年,播种面积27.50万亩,产量增至26665吨,为建国后最高年。1987年,引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连续3年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亩产逐年提高,3年累计推广面积41991亩,平均亩产313公斤,比同等条件下露地玉米亩产净增201公斤,累计增产8419吨,增值295.18万元。地膜玉米,既能避过秋封,又能解决高山播期早烂籽种难题。1988年始,推广玉米营养钵育苗矮化移栽技术,创出山区玉米增产新路子。1989年,县政府把这两项重大增产技术作为夺取农业丰收突破口,全县推广,并通过技术集团承包形式,集聚近百名技术人材,组成8个承包小组,在7区、1镇、41乡、321村、1054组、21921户,承包地膜,矮化移栽玉米26542亩,平均亩产311公斤,比条件相似的露地玉米增产193公斤。仅此项技术增产粮食5435吨,增加产值190.56万元,净增值151.2万元。出现亩产225公斤乡28个,300公斤村352个,350公斤组811个,400公斤户7000多个。1989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23.92万亩,产量达到21732吨。
水稻,是本县五大粮食作物之一。民国三十八年(1949),水稻播种面积1.5万亩,产量2630吨。1950年,播种面积1.5万亩,产量2700吨。1958年,播种面积扩大为3.24万亩,产量6431.4吨。60年代,抓早水稻,趋利避害,水稻年产量稳定在7500吨左右。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推广良种、良法,水稻获得较大幅度增产。1978年增至5136吨。1988年,播种面积1.82万亩,产量6180吨,占秋粮产量16.42%。1989年,播种面积1.97万亩,产量6662吨,为建国后最高年。
红薯是主要薯类作物之一,主产于中、低山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播种面积2.1万亩,产量折主粮1525吨,占秋粮产量6.8%。1950年,播种面积2.18万亩,产量1635吨。1961年,播种面积1.69万亩,产量1014吨,为建国后最低年。三年困难时期后,全县抓早红薯,1966年播种面积增长为3.76万亩,产量2480吨。70年代,“先吃饱,后吃好”,大力发展红薯作物。1979年,红薯播种面积2.98万亩,产量3854吨。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红薯除部分用于人食外,主要用作猪饲料。1989年,播种面积3.36万亩,产量6857吨。
秋杂粮主要有黄豆、小豆、巴山豆等。民国三十八年(1949),播种面积5.8万亩,产量2220吨。1950年,播种面积5.77万亩,产量2365吨。1956年,播种面积8.20万亩,产量4420吨,为建国后最高年。此后,由于产量低而不稳,调整作物布局,而减少播种面积,1983年,播种面积2.48万亩,产量841吨,为建国后最低年。1988年,播种面积回升到4.22万亩,产量达到1584吨。1989年,秋杂粮1599吨,低于民国末年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