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以油菜、芝麻为主。少量花生、向日葵、苏麻等。民国时期,芝麻、油菜一把撒,栽培粗放,产量低而不稳。民国三十八年(1949),油料播种面积0.54万亩,产量131吨,仅占农作物播种面积0.93%。其中芝麻播种面积0.38万亩,产量97.5吨;油菜播种面积0.16万亩,产量33.5吨。1950年,油料播种面积0.46亩,产量114.5吨。其中芝麻播种面积0.34万亩,产量90.5吨;油菜播种面积0.12万亩,产量24吨。此后,在“一定要把油料种好”口号下,播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步上升。1956年,播种面积1.33万亩,产量417吨。其中芝麻播种面积0.73万亩,产量217吨,为建国后最高年;油菜播种面积0.6万亩,产量201吨。1961年,油料播种面积0.87万亩,产量51.6吨,为建国后最低年。1962年后,引进油菜良种,扩大油料播种面积。1966年,播种面积1.43万亩,产量279吨。其中油菜播种面积0.92万亩,产量203吨;芝麻播种面积0.51万亩,产量68吨。从此,芝麻、油菜产量发生历史性变化,芝麻退居第二位,油菜成为大宗。70年代后期注重油料生产,不断更新品种。1982年,播种面积1.29万亩,产量555.45吨,其中油菜播种面积0.98万亩,产量511.7吨;芝麻播种面积0.30万亩,产量39.45吨;其它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1万亩,产量4.3吨。1988年,油料播种面积0.89万亩,产量565吨,产量为建国后最高年。其中油菜产量348吨,秋季油料产量217吨。油料播种面积扩大0.65倍,亩产增长1.76倍,产量增长3.31倍。1989年,油料产量465吨,其中油菜282吨,芝麻18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