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及民国时期,岚皋以出产漆、麻、耳、桔而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山区经济,充分利用特产,治穷致富。全县特产资源,仅国家挂牌收购品种有400多种,以生漆、蚕茧、茶叶、药材、树棕、果类为大宗,还有油桐、黑木耳、核桃、板栗、柿子、漆籽、花椒、香菇、猕猴桃等。生漆、杜仲产量多年名列全国第一,是国家生产基地县。蚕茧、茶叶是陕西省基地县之一。中药材也是全省重点产地。农业合作化后,特产生产发展较快,1957年与民国三十八年(1949)比,生漆产量增长2.96倍,蚕茧产量增长1.13倍,茶叶产量增长2.82倍。三年困难时期过后,中共岚皋县委、县人民委员会贯彻地委提出的“两手抓,双丰收”方针,特产生产有较大的发展。“文化大革命”中,“两手抓,双丰收”被视为修正主义路线而遭批判,特产生产下降。1967~1976年,年平均林业产值228.77万元,比1966年减少175.23万元。其中,1970~1972年,年平均林业产值178.5万元,比1966年减少225.5万元。1975年,本县制定“农业以林为主,林业以漆为首”生产方针,特产生产由徘徊走向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贯彻中央关于“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特产生产出现崭新局面。1985年,林业产值635.1万元,为建国后历史最高年。1989年与民国三十八年(1949)比,林业产值增长7.11倍,生漆产量增长4.52倍,蚕茧产量增长17.4倍,茶叶产量增长3.02倍;与1978年比,林业产值增长4.56倍,生漆产量增长0.11倍,蚕茧产量增长3.54倍,茶叶产量增长1.26倍。多种经营基地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