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书院到民国初年的学校,除私塾外均设体操课,训练拳技、气功及普通操。民国13年(1924),改体操课为体育课,配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无统一教材,根据场地大小和教师特长开展部分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民国18年(1929)以后停办。民国29年(1940)始,各类学校重新开设体育课、朝操、课外活动。民国30年(1941)以后,部分现代体育项目如跳高、跳远、单双杠、篮球等,随驻军传入旧城学校。
解放后,把体育列入教育计划。各学校按照《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主要抓“两课、两操、两活动”。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包括学前班、幼儿班,坚持每天早操、课间操,每周两节体育课和两次课外活动。
学前班、幼儿园主要通过游戏进行短时间多变换的体育比赛;小学阶段基本属游戏式活动,活动量低、中、高分年级不同。中学体育则以训练为主,对初中、高中区别要求。中学是培养体育人才基地,本县运动员主要出自镇坪中学,县体委在该校设置业余体校,派专干配合体育教师,进行业余培训和派出代表队短期训练。
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射击运动、游泳、体操等均随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而发展。
1955—1988年,全县各学(辅导)区举行学生运动会均在17次左右。其中1981—1983年,各中心小学每年举行(全乡范围)田径等运动会或单项竞赛1至2次。
1959年,石砦初级中学组织60级、61级部分学生约50人(女生一半)开展课外体操活动小组,每天下午训练,训练跳箱和垫上运动,学生积极性高,形成全校体操热。并在街道举行表演,受到家长和群众好评。
1971—1973年,县文教局、县体委联合举行中小学生运动会9次(包括全国、省、地通讯赛4次),每次参赛运动员少则230人,多达500余人。1981年6月,举行的省重点中小学生达标通讯赛只在石中、石小两校进行。1984年春节和1989年6月1日,县举行的学龄前儿童赛车和小小运动会,只在县区内进行。1990年10月13日—11月14日,县举行的小学生田径通讯赛,在全县分赛区进行,县体委统一实施监测。
1972—1979年,学校派出学生代表队,先后参加地区级学生运动会13次,1981—1990年参加10次,1973年参加省游泳表演赛。
1975—1976年,中学生两次参加川陕鄂边区中学生运动会。
1979—1990年,县举办中小学体育教师训练班(会)6次。全县4所中学(包括职中)、14所中心小学(包括城小),共有专职、兼职体育教师22人,其中:镇坪中学和城关小学各有专职教师2人,其他中学和乡中心小学均有1名教师兼任体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