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沿用稀植一把撒。用种量多,产量低。1953年普济乡银红坝村推广密窝点播。1959年在太坪乡塘坊村推广点播。70年代在全县推广,播种量稳定9~10公斤。80年代,在水田推广深沟高畦条点播,坡地仍然坚持点播或撒播。施足底肥,追肥冬施,消灭白籽下种,适时除草,防治病虫害。
玉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沿用顺播种,少量撒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广倒窝播种,深挖浅盖,抗旱保墒和育苗移栽,规格间套,播种密度由每亩800~900株增加到2000~3000株。80年代后期,全面推广玉米营养钵,消灭了白籽下种。改撒施肥为重施喇叭肥,拨节肥,成熟早,低山川道避伏旱,中高山避秋风。
水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育秧采用传统方式一块板、脚踏沟、牛毛秧。1953年后,推广合式育秧:“4尺6档,泥浆落谷稀”、铺盖秧、场地育秧、水育旱管、通气育秧等新技术。1985年后,针对杂交水稻生育长的特点,在6区10乡建立温室21处,推广两段育秧。合理密植,规格插秧。1965年推广“三角秧”、“小株秧”、“条播秧”,亩插万蔸以上。1966年引进矮稻后,推广4×6寸、6×8寸规格。1987年推广垄作栽培。1989年推广“三两”栽培。各栽培技术的改革,增产效果明显,基本改变了低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