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平利属汉中郡西城县(今安康)。
汉
公元前206年
平利县属汉中郡长利县,后为阳穴(地域包括湖北郧西、陕西平利、镇坪)。
西晋
太康元年(公元280)
平利以上廉水为名置上廉县(地域包括今平利县、镇坪县及岚皋县部分区、乡),属湖北荆州上庸郡。
南北朝
西魏废帝元年(552)
改上廉为吉安县,属安康郡。
北周
武成二年(562)
辖地并入吉安县,其地域包括今安康、岚皋、平利、镇坪四县、市。
天和四年(569)
移吉安于西城县廨理,为金州治。
隋
大业三年(607)
吉安改为金川县,属西城郡(辖地同吉安县)
唐
武德元年(618)
划金川县东南(今平利县、镇坪县及岚皋县花里区)于上廉故城复置平利县,治所迁古声口(即今老县)
德宗贞元四年(788)
平利县曾发生6.5级地震,河溢山裂,庐舍多坏,居人露处。
宋
熙宁六年(1073)
废县设镇,属西城县地。 并入金川县(辖安康、岚皋、镇坪、平利),治所安康西关。
元
兵燹之后,人稀废县设巡检司,属兴元路金州。
明
洪武三年(1370)
再置平利县,治所石牛河口,旋迁古声口(今老县)。
五年(1372)
建县学。
永乐十二年(1414)
余俊中举。
成化元年(1465)
县令刘伦扩建县学。
二十年(1484)
重修平利县治所。
万历十一年(1583)
金州改为兴安州,平利县遂属兴安州。
三十七年(1609)
罗世济中举,任河南渑池县教谕,崇祯初年被李自成所杀。
崇祯七年(1634)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县城(今老县)。罗得鸿(罗世济之子) 练兵守城,负隅顽抗,城破,与其妻一并被义军枭首。
义军首领张献忠率部经平利入川,七月自蜀还楚,至武陵关(今闹阳坪),遇官军阻击,义军绕安康奔商洛。
清
顺治四年(1647)
李自成部将郝摇旗等人将洛河穆大相发展为地方义军总兵,聚众数千人,扎营狮子坝石梁寨,与官军对坑。后被安康总兵任珍引诱下山中伏,全军覆灭。
五年(1648)
平利县设白土营,属安康总兵署管辖。
康熙十八年(1679)
清廷对平利重新铸印授官。是年,刘山(镶蓝旗)任游击。
二十三年(7684)
旱连日,庄稼多枯,丁口逃亡,全县核减无主荒地1855亩。
五十年(1711)
《丁册》统计,全县492户,1913人。城内20余户。
五十一年(1712)
人丁骤减,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策,平利县人口日增。
雍正四年(1726)平利始设社仓(又称义仓),共设三社,每社储粮1000石。
五年(1727)推行“摊丁入亩,地丁合一”策,地赋役制变为赋税制。
七年(1729)
建常平仓两座,县治所内一座三间,白土关一座二间。
乾隆十年(1745)
推行乾隆提出“保治良策”,是为“深仁厚泽,身行俭政,薄赋轻徭”。是年陕西巡抚陈宏谋发布种甘薯檄文,平利县始种植甘薯。
十七年(1752)
知县黄宽(江苏武进人),创建“锦屏书院”。并亲手编写了第一部《平利县志》。
十九年(1754)
知县黄宽捐造戽水轮车八辆,分发四乡试用,乡民自行仿造,灞河、黄洋河两岸始出现水车灌溉。
三午三年(1768)
刊本《钦定物料价值则例》颁布,始有平利县生漆价格记载。
三十七年(1772)
知县秦重仁捐资扩建“锦屏书院”,振兴教育。
四十七年(1782)
兴安州升为府,至清末,平利县属兴安府。
嘉庆六年(1801)
春,四川教军徐天德等经安康围平利县城(今老县),知县任奎光死守。徐佯退,任追之,于董家梁中伏,几乎被全歼。
十年(1805)
县治所迁“白土关八里岗”(今县城)。
二十四年(1819)
黄河道总督邑人李逢亨年高归里,购都司王英住宅,捐作“五峰书院”。
道光三年(1823)
知县诸能定复修县城。
四年(1824)
黄洋河下游通水运至汉口,大贵百家湾云集漆商十余家,漆贸活跃。
六年(1826)
知县司徒修主持刻印《蚕桑须知》、《礼记》、《左传》等书散发民间。
十八年(1838)
余怀堂在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后,继首第进士,官山西平陆,关心家乡教育,捐租五十石为平利县兴学之费。
三十年(1850)
王世远、武廷珍中进士。
咸丰二年(1852)
张九搏中进士。
六年(1856)
邢景周、余上华中进士。
同治元年(1862)
知县梁际殷开城壕。 七月一日,李、蓝义军部将郭均福率数万人从四川渔肚河入平利县龙洞河,经洛河,回抵太平河、松杉河,克竹溪、竹山等县转战陕南。八月十六日,破关垭子,攻平利县城未克,奔岚皋县。
冬月 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统军二十万,由鄂入陕。
七年(1868)
鄢鸣中进士。
八年(1869)
知县卫锡恩劝捐置号桌,以书院兼作考院。
十年(1871)
李联芳中进士。
十一年(1872)
知县卫锡恩劝捐创立卷局,管理捐收钱谷稞租,作书院等费用。
十三年(1874)
秋坪潘子云捐水田旱地共十石,乡民马朝珠,刘定理捐租共八石,兴办八角庙义学。
光绪二年(1876)
胡均中举,主讲书院数年,训迪不倦,成就人才甚众,著有《养拙房文稿》。
三年(1877)
连月不雨,大河干涸,颗粒无收,饥民困吃大户。
九年(1883)
雨涝百日,山崩地塌,伤民无数,南乡饥民吃大户。
十七年(1891)
刘光铣、洪维藩、廖文鉴、洪祥麟中举。
二十年(1894)
全县人口增至26028户,143072人。
二十一年(1895)
举人胡均、胡永荣、洪祥麟、刘光铣在北京会试,参与“公车上书”签名,反对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二十二年(1896)
知县杨孝宽邀请李联芳、曹京周、冯次云等编纂《续修平利县志》告成。
二十四年(1898)
刘光铣中进士。
二十六年(1900)
民间著名画家甘棠,为长安慈禧行宫作画,深受慈禧赞赏。
二十九年(1903)
平利县应令开征差徭,征银187两。
是年,“江湖会”首领何裁缝(何彩凤)率川东会众百余人,驻洛河太白庙。五月,何率会民焚烧天主教洛河教堂,捕杀为非作歹的师爷及教民七人,震慑四方。后被清官军镇压,杀民众数十人。史称“洛河教案”。
三十二年(1906)
平利县“五峰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全县六十四保均设“蒙养小学”。
平利县名医余闲云,余锄云兄弟二人曾应诏为慈禧太后治病,医术卓然,慈禧太后赠书“龟寿二难”(即:难兄难弟)匾额。
宣统三年(1911)
11月 以刘祖荣为首的“江湖会”,响应武昌首义,赶走清代平利县最后的一个知县锡龄阿,宣告平利县光复。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将光绪开征的“庚子赔款”再加一倍开征,平利县田赋总额为1547.84两(白银)。
2年(1913)
县临时议会成立,旋散。民国12年(1923)继立,民国15年(1926)又停。
6月 黄洋河洪水高数丈,冲毁百家湾街道。市场一蹶不振。
平利县商会成立。湖北人陈茂森集股四十万元,集劳千余人,组织“富秦石棉公司”,在八仙韩河口土法开采石棉,产品由镇坪经四川巫溪入长江,到上海出售,因历年亏本,七年后歇业。后与美、日商先后合作开办,因军阀混战而停办。
4年(1915)
全县夏收无几,知县张鸿任意加大畜、屠、斗税附加,激起凉水沟李晓峰等下坝及大贵、三阳、老县、魏家坝2000余民众,聚集县衙抗仪,挟迫官府减税。
7年(1918)
农历八月初十“靖国军援鄂第二路左翼总司令王安澜”部三个师万余人,在冲河东侧大山核桃凸,将前与抗御的陕军第15混成旅一个连打退,当晚入城,住2月,索款10万元(银币)。
11年(1922)
夏军阀吴新田、刘镇华部轮流驻防平利,至民国17年(1928)冬,为害最大由冯玉祥部替防。
增设旧县马公祠第二高等小学堂,秋坪广佛寺第三高等小学堂。
13年(1924)
县始设教育局。
15年(1926)
汝河(今魏汝区,中坪乡)民众,在团总胡庆麟的号召下,会集数百人,成立“同心会”,武力抗租,惨遭镇压失败。
16年(1927)
普济农民康富娃举旗成立神团营,反抗官府统治,是年被叛徒出卖惨遭杀害,时年21岁。
是年,曾就读北京国民大学的三阳区 蒿子坝世家子弟肖衍臣成立千人神团,官军几次追杀失败,后安康、平利联兵进剿,肖衍臣等弟兄4人率3000余人转战仁河乡马盘山,准备围县城,弟肖祥臣在前进中不幸中弹落马,被官军缚住,悬首示众。
是年,始设建设局,主管农业生产,民国19年(1930)停,翌年(1931)5月复设。
17年(1928)
进步人士严汉卿任教于广佛寺小学,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是年,成立“女子小学”,县第一位女教师刘仙如任教。
18年(1929)
8月 国民党驻军在洛河击溃巨匪王三春,王余部在溃逃四川途中,经八仙街大肆奸掳烧杀。
20年(1931)
4月 军阀牛堉春部,围攻平利县城数昼夜,城内商户停业,随驻军日夜守城。
8月 军阀王光宗部在安康被陕西绥靖军击败东逃,经平利县纵兵大掠,城中商民受害严重。
秋至28年(1939)沈玺亭部、庞炳郧部、肖芝楚部先后在平利县驻防。
21年(1932)
5月 首次架通安康至平利县电话。
12月 8日~10日,红三军贺龙军长率部万余人从十八盘进入平利县,顺利由长安坝、金沙河、松杉河、秋山向四川转移。
是年 国民党陕西省安康绥靖军沈玺亭团在平利举办干部教育班,部分学员受到进步教职员的思想影响,酝酿兵变。1939年9月,肖团(原为一团,后改为警2旅4团)9连于1935年12月11日在长安县引驾回起义。张孝德(原安康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今镇坪人)、洪九畴是起义的骨干。9连后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
22年(1933)
春桐油俏销,乡民积极植桐。
3月 成立慈善会,置水旱稞百余石,后转为公立“赈济会”,旋即恢复慈善会。
23年(1934)
春夏东南乡大饥,外来股匪刘汉章、钟仁杰、柯麻子、朱二八、崔二旦相继窜扰,乡民商贾苦不堪言。
24年(1935)
夏国民党政府颁布《六年禁烟计划》,平利列为第一期禁烟县,设置禁烟委员会,但奸商仍暗中贩卖,28年(1939)县府增设禁烟科,29年(1940)5月,烟毒基本肃除。
8月 大雨倾盆,灞河洪水流量每秒1800立方米,水位高4. 195米,冲毁良田、房舍、淹死畜禽无数。
是年国民党中央施行新币制,取缔私人钱票。
25年(1936)
6月21日 平利县成立三等乙级邮政局。
8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军长何继周,派二中队文书杨子珍(石牛河人)回县策动国民党保安队兵变未遂。杨潜家中暗中串联农民,经两年时间,会集110名农民青壮年,备刀矛武器,于民国27年(1938)腊月十三日在八里关四方石吴家院子成立“抗日义勇军营”,杨自任营长,反抗国民党统治,后遭众敌围剿,失败。
秋生漆生产最盛,全县产209吨。
是年 平利县民众教育馆成立,29年(1940)停办。
26年(1937)
7月 日军侵华,交通受阻,县内山货土特产滞销,城乡贸易逐衰。
是年 县城内举行抗日募兵抽签会,县长王定邦自安康邀一京剧班来平利,演出两天。
27年(1938)
夏在安康师范就读的平利籍学生杨铭、胡乾、严振、吴骏、王明哲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是年 暑假前,中共陕西省陕南工作委员会决定,利用学校放假机会成立中共平利党小组,由胡乾、严振、吴骏三人组成,胡乾任组长,回平利开展工作,未成。
秋民政、财政、教育均设科,置科长。
秋霪40余日,粮食大减,市场食品价暴涨。
是年 征民工修筑安康飞机场
28年(1939)
春春荒大饥,投机商人囤积粮食,牟取暴利,县内贫民饿死二万余人。
29年(1940)
9月27日 陕西省政府委员会228次会议,定平利县为二等县,县政府员额编制48人。
30年(1941)
5月 平利县成立漆商、国药、百货等6个同业公会。
6月 陨石坠落县城南门内(陨石现存平利县文物管理所)。
9月 安师学生与本地教员组成“返乡工作队”,宣传抗日救国,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朱大嫂送鸡蛋》等剧。
10月 成立粮食管理委员会。
是年 平利县粮食管理委员会改为“财政部平利县田赋管理处”,实行每圆钱折征粮食3.5市斗。
年底 全县16乡(镇)有14乡建立中心小学。
31年(1942)
6月 泗王庙商场火药爆炸,烧死5人,伤数十人。
是年 改建城隍庙为初级中学;书院巷小学开设幼稚班。
32年(1943)
平利县城关镇卫生所成立,助产工张赤金在城关进行新法接生。
抗战紧急奉令成立县“民生工厂”,资金由饶姓捐洋1万元,地方筹洋4万元,厂址普济寺庙,后又筹洋5万元,遂购城内廖姓房屋及耕地一分,抗战胜利后厂址移于县农会。
33年(1944)
平利县教师、学生、政府职员、社会青年40余人参加“青年军”,编入国民党军队207师。
34年(1945)
乡(镇)中心学校改名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平利初中首届毕业学生42名。
10月 成立救济院,院长由政府聘任,内设安老、助产、施医三所,所长由县府委派。
12月 国民党平利县参议会成立,参议员22名,武言如当选为参议长。
是年 平利县奉令征民工5千人,扩修安康飞机场。
35年(1946)
改田粮处为田粮科、隶属县政府。
7月3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军区罗厚福、文敏生率部近万人西进,其先遣部队警卫团和第三团从竹叶关进镇坪牛头店,攻破国民党县政府。后因其奉令折回迎接王树声部,加之受四川国民党部队阻击,回师东去。
8月28日 江汉军区罗、文部在湖北房县与中原突围的王树声率领的一纵会师后,成立中共鄂西北区委、鄂西北军区。接着建立白(河)、竹(溪)、平(利)中心县委和白竹平指挥部。浴血奋战数月东移 。
上年雨雪过少,入春后,淫雨连绵,至夏季农作物腐烂,受灾73000亩,减收5~7成。秋雨又减产,84000余人无粮度日,救济无力,时有饿殍。
36年(1947)
牛瘟严重,死千头以上。
7月9日 县参议会第五次大会决议,办理壮丁所需缴费,专设乡镇队副,筹借壮丁被褥。
8月6日 县筹国大代表选举事宜,成立5人选举委员会,县长袁增华任主任委员,分配名额以省参议员吴惠畴、县参议长武言如、三原县财政科长平利籍人宋铭垣三人竞选,吴声退,宋、武竞选,宋为中统,省地电饬保宋。经过选举,宋当选为正式代表,武为候补代表。民国37年(1948)3月29日国大召开,宋于会期亡故。
37年(1948) 吴惠畴编纂民国《续修平利县志》,经袁增华修改,基本定稿。据该志载:民国旅外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共40人,其中王翰芳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
一九四九年
4月 平利县财粮科枉湖北省郧阳县城关镇组建,编制3人。
5月 中共平利县委、平利县人民政府、县公安局、在湖北郧阳城关成立,郑存义任副书记,龙文宇任代县长,颜本善任公安局长。
5月3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2野19军军长刘金轩、政委汪锋等率55、57两师,攻破敌设两道防线,首次解放平利县城。
6月2日 平利县人民民主政府发布第一号布告,宣布有关安民政策。
6日 19军正当攻破敌第三道防线(药妇山、 女娲山一线)时,奉命战略转移竹溪。
7日 57师调一团兵力于马盘山双龙寨、蒙溪垭一线设防,打退国民党军数倍于我的兵力猛攻,歼其大部,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14日 57师一个团于老阳山阻击国民党27军37师的进攻,歼其官兵500余人,敌军却步。
7月10日 55师在57师和安康军分区部队配合下,攻占陕鄂要隘关垭子,歼国民党部队144师及135师2400余人,144师师长符树蓬被俘。再次解放平利县。旋即建立机关党支部,党员14名。
是日 平利县人民民主政府复立。财粮科正式接管旧财政科、田粮科、同时接管城关、老县、百家湾三所粮库。
14日 19军党委、55师党委、中共平利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南操场召开万人大会,庆祝平利县解放。
中旬 平利警卫连组成,各区建立区干队。
26日 19军55 师在回平利县休整,表彰英模,接收新战士,进行阶级教育,开展以三大技术(射击、刺杀、投弹)为主要内容的军事大练兵。
是月 中共安康地委副书记李力安在连仙区试点建立第一个乡级人民政权——连仙乡政府。
月底~8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军长刘金轩与军政委汪锋率军部机关驻平利,指挥解放安康战役。
8月初~9月 县筹粮食150吨,担架500付,民工1000人,随军西进安康。
上旬 八仙“自卫大队”的范幼文、黄自琢率第三中队21人起义,受到县领导的热烈欢迎。
8月 中旬警卫连扩建成独立营,400人,营长苏振海,副营长黄自琢(起义人员)。
9月17日 平利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部署秋季农业税征收和“减租反霸”工作。
下旬 首次举办地方干部训练班,10月继办第二期,(含教师学习班),135名青年参加培训,有102人分配在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2日 八仙伞子坪反共头目袁碧臣据山为匪,被部下康衢枪杀,余部投诚。
是日 平利县党政、军民近万人在南操场举行隆重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大会,随及在城内举行火炬游行。
25日 陕南行政主任公署安康专署向已解放的白河、旬阳、平利三县政府发出财贷字第一号文件,通知从接管粮库小麦中发放麦种120石(每石折合200公斤),拨给平利县30石,解决贫苦农民缺种困难。
是日 县政府派洛河区干队队长唐炳章到三阳侦察敌情,被“反共巴山游击队”杀害在朝阳乡冷盘垭。
27日 中共陕南区党委书记汪锋在平利县召开的各县地方干部会议上作《关于新区工作几个问题的总结》,强调恢复发展城市工商业。月底,城内有150户恢复营业。
11月 17日~21日,平利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县城举行,会期五天,出席代表156人。
25日 55师在县城西河坝举行誓师大会,接受19军首长检阅,于翌日两个团从平利县洛河,经岚皋、紫阳向汉中进军,一个团随军部直达安康,接收鲁秦侠起义。平利县组织一个大队三个中队共400名民兵随军支前。
12月 平利县锄奸保卫委员会成立,由郑存义(县委副书记)、刘建平(县长)和公安局、独立营、税务局负责人组成。
20日 国民党平利县自卫团副团长李翰芳、警察局长马保畦及“反共巴山游击队”大队长肖贵隆率部投诚。
是月 粮食、财政机构分设,成立平利县粮食局。1953年5月,陕西省政府将粮食局改称为粮食科,1956年7月1日又改名为粮食局至今。
是月 县政府设民教科。
是年平利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
是年全县设8个区公署,52个行政村。
一九五○年
1月 14~18日,平利县独立营配合安康军分区独立第七团在大巴山巅的沙子岭、鸡石堂、元木沟歼灭国民党川陕鄂边区自卫指挥部,解放镇坪县,受到军分区嘉勉。
1月 逃回三阳境内股匪分化瓦解,全县股匪消灭。破获李金山为首的“陕西省陕南救国军安康地区第四大队平利16中队”潜伏特务组织,捕办11人。
1月 开始登记县外逃返回的国民党党、政、军职人员及地主恶霸,2月止,共登记161名。
1月 设县委组织部。
2月 安康军分区独立9团(7月改建为陕西独立14团)驻平利,投入大生产运动,在女娲山、药妇山、秋山等地开荒种地。冬配合地方全面清匪肃特。后曾三次驻平利,直至1954年剿匪全胜。
4月 安康贸易公司平利采购站成立,10月,成立平利县支公司。
4月 县人民政府成立整编委员会,对原有干部(含教师))262名进行整编,编余干部50名,勤杂20名,调出省4名,清洗教师3名,留185人。
4月 13~16日,县召开首届农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34人。是年各乡普建农会,发展会员52681人。
4月 17~20日,举行平利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56人,选举成立郑存义等11人常务委员会。
4月25日 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平利县支行。
5月 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平利县工作委员会。
5月12日 建立平利县人民法院,院长由县长刘建平兼任。
5月 撤长仙区并入城关区,撤三阳区并入锦阳区。
6月 成立工商科,负责全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开始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6月 民教科分开为民政、文教两科。不久,成立人民文化馆。
6月 安康军分区派武装工作队(一个排),进驻八仙区剿匪。
7月 在各乡普遍建立治安委员会。同时,取缔一贯道,收缴枪枝弹药;禁种、禁吸、禁卖大烟。
24日 以登记敌党团特务为中心,开展锄奸保卫工作。县人民政府颁布《伪党团登记实施办法》,《国民党特务人员申请悔过登记实施办法》。到8月24日,全县共登记115人,计中统特务33人,军统特务5人,区分部委员以上77人。
是月 平利独立营与镇坪独立营合编,成立平镇独立营,苏振海任营长,刘蓬田为副政治教导员。
9月 成立县审干委员会。
10月1日 平利县召开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50人,会期3天,选举20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继召开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132人,通过学习和讨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借贷政策,坚决纠正在借贷中违背借贷自由的原则;会议要求开展节约用粮,安全度过灾荒,推动生产发展。为活跃农村自由借贷,县银行借出大批粮食、棉花、土布等物资和现金,使5000多户受灾群众恢复生产,战胜灾荒。
30日 暴雨夹冰雹,乌药山村毛家沟发现了8厘米厚方圆0 6米的冰砖,李姓院外有2公斤重的冰雹,打坏房屋30间,塌死2人,打伤3人,受灾面积19120亩。
11月26日 县召开城关地区干部群众大会,县长刘建平传达彭德怀副总司令员9月的形势报告,动员全县人民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是月全县53名青年勇跃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
12月 三阳与锦阳区分设,全县设7区,改区公署为区公所,改村为乡。
中旬 县抽调1 50名机关干部和农村积极分子,组成工作队深入各区、乡,历时4个月,斗恶霸65人,不法地主305人。
月底 县人民政府发布查禁烟毒、赌博的布告。
一九五一年
1月 开展镇压反革命,查出反革命分子724人,其中土匪63人,恶霸94人,特务50人,反动党团骨干分子307人,反动会道门头子210人。
下旬建立平利县人民武装部,下设10个区武装部。
3月 是月18日~4月2日,全县各级干部、民兵一起执行逮捕反革命分子任务。
4月7日 县公安局破获药妇山僧、道、匪阴谋暴动案,逮捕刘光明、李垂运等11人。
4月14日 安康军分区军法处,平利县人民法院在县城南操场联合召开公判大会,依法处决以郑重为首的19名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
5月 八仙区狮坪乡与西北局统战部所属西北新华石棉建筑器材公司联合开办公私合营的陕南石棉矿,1955年停办。
7月 新华书店安康支店,在平利县设立图书发行站。
9月13日 平利县成立以县委书记郑存义为主任,县长刘建平为副主任的土改委员会,1952年5月底完成土改任务,共划地主2366户,半地主式富农677户,富农577户,佃富农84户,全县34900户农民获得土地,从此彻底废除了土地封建所有制。
10月 县委将68名土改积极分子提升为干部。
12月 安康专区合作办事处派员来县筹建县、区两级供销合作社。年底,松鹤(今松河)供销合作社、八角庙供销合作社相继成立。
是月 县在县城内设孤儿院,同时设救济院。
是月 城关镇谢大江等四户铁匠联合组成益群联营工厂,为县供销社加工铁制农具。
是月 征兵始,平利县配额287名,报名应征青年达1919名。
是月 县人力搬运站成立,有工人50名,系县运输公司前身。
年底 至1957年建立49个民兵分队部,约8000人。
一九五二年
1月 中共平利县委决定结合“三反”运动,用两年时间进行整党建党,至1953年结束,全县新建党支部22个,发展党员66名,清除不合格党员2名。
2月 举办全县首次群众文艺会演。
2月 平利县成立节约检查委员会,在机关内部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理犯错误干部12人;同时,在私营公商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捕办犯罪分子3人。
3月 平利县工会联合会成立。
5月 设“平利养路工区”,负责汉白公路平利段修复工作。
月底 在全县农村掀起成立互助合作组织高潮,至1953年25464户、112980名农民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建立互助组4548个。
是夏 平利县人民监察委员会成立。
7月23日 平利县首次召开为期6天全县各乡治保主任联席会议,总结部署治保工作。
是月 全县干部统一评定级别。县级机关干部当年10月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制。
9月 在“三反”运动开展的基础上进行机关整党。
是月 平利县人民检察署成立,1955年5月改称为平利县人民检察院。
是月 中共平利县纪律检察委员会成立。
11月10日 召开全县第一次防奸治安模范代表会议,有36名代表出席会议。
15日 将原工商科改为商业局。
12月 设县委宣传部。
12月 县委统战部与宣传部合署办公。
是月 平利县召开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按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第7条规定,平利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陕西省人民政府1952年10月24日通知,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是月 八仙、秋坪、丰狮、三阳等区发生瘟疫,截止1953年3月10日报告,发病人数达2770余人,亡210人,经紧急救治,疫情控制。
年底 至翌年春,中共平利县委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将全县机关120名党员分三批集中到县进行整党。
一九五三年
1月 平利县首次物资交流大会在县城南操场举行,会期5天,交易总额26.9亿元旧币,折人民币26.9万元。
是月 全县全面开展土地复查,处理土地遗留问题,向农民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召开庆祝大会。
2月16日 平利县人民政府颁布禁止宰杀耕牛的布告。
3月 月初,中共平利县委制定《关于婚姻法运动计划》,培训乡村干部1200人,在全县开展婚姻法宣传月活动。
3月 20日~4月11日,中共平利县委将农村党员分两批集中到县开展农村整党,1954年8月30日结束。
3月 始设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工作站。
是月 乡统称为乡人民政府。
4月3日 平利县防空降斗争委员会成立。
6月30日 第一次人口普查开始,至年底结束。
7月10日 国家委托供销社代购粮食。
7月15日 全县开展再次取缔“一贯道”活动。
7月 平利县召开第一次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平利县工会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
8月 平利县将化龙山东侧15华里面积和第二区所管辖的曾家、洪石等5个乡划归镇坪县。
12月8日 平利县第四届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召开、出席代表135人,会上选举孙杰为县长。
12月 13—19日,平利县举办第一期互助组长训练班。
22日 县遵照上级指示,对粮食、油料、油脂实行统购统销。
是月 县设财政经济委员会。
是月 县文教科对全县儿童和学校进行普查。
月底 县建梁家桥信用社1个,信用组19个。
月底 普济乡建成银红堰,全长3.05公里,扩灌170亩,保灌125亩。
是年 建县人民政府党组,1955年7月,改称县人民委员会党组。
一九五四年
1月20日 为城关地区居民颁发《户口簿》。
2月20日 成立以县委书记郑存义为主任的县选举委员会。从当日开始,集中40天时间进行民主选举(普选),3月底结束,选举出席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515人,选举出席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46名。
3月初 中共平利县委在普济乡、大贵乡试办1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1954年底,县委又制定互助合作发展规划,到1955年全县办初级社484个。
4月 全县茶叶实行统购。
5月 建立巡迴法庭,全县设3个审判站。
5月22日 建立大贵营业所。
5月~8月 中小雨不断,山洪多发,据统计,6个区38个乡受灾,冲毁旱地2542亩,水田1278亩、洪涝共减产粮食4150吨,冲塌河堤792丈、堰道241条、筒车15架,塌房71间。
6且1日 三阳区朝阳乡突下冰雹,成熟豌麦及包谷、洋芋青苗,损失极大。
6月13日 从是日至21日中共平利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平利县第一届委员会。
6月中旬 平利县合作社联合社成立,10月2日更名为平利县供销合作社,1958年并入商业局,1961年底独设,1984年9月28日又更名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7月 平利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7月 县人民武装部改为平利县兵役局。
8月2日 下午4时起,特大暴雨持续2小时30分,秋坪、洛河6个乡有49户房屋倒塌,压死2人,伤1人。
8日 撤县贸易支公司,分别成立县土产公司、县百货商店。
9日 夜,秋坪区大雨9小时,水涨6.6米,山崩地裂,冲毁水田765亩、旱地1.19万亩,减产310吨。
9月 3日晚至4日上午10时,暴雨倾泄,老县区东河、百河水头高6米多,泥石冲塞河道,川道一片汪洋,旧县城淹没,街道狼籍,房子倒塌百余闸,325人无家可归,溺死23人,重伤7人, 直接损失达18万多元。同时,八仙区也遭到暴雨洪水袭击,溺死23人,倒塌房屋5191间,毁农田709亩,粮食少收577.625吨。
10月 城关镇人民政府成立,直属县政府。
11月26日 平利县首届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代表因天雨阻隔只出席64人。
12月 设生产合作部,1957年7月改称为农村工作部,“文化大革命”中瘫痪,1975年10月恢复至今。
是年 平利县被国务院评为农业先进县,颁发奖状一面。
年底 成立中共平利县级机关党总支。
一九五五年
2月26日 中共平利县委制定《关于1955年工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发展计划》,此后,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5月上旬建手工业合作社5个,社员133人,到1957年上半年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户数达到69%;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户数达到93.58%,基本完成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月 平利县首届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宣布将县人民政府改称为平利县人民委员会,并选举产生县人民委员会的县长、副县长、人民法院院长,孙杰继续当选为县长。
3月 撤2区并入1区,撤第10区并入7区,全县为8区。
6月 阴雨半月,夏季作物30%生芽霉烂。
7月 从是月至1956年12月,开展第二次镇压反革命运动,捕办反革命份子89人,刑事犯罪分子155人,65名反革命份子和17名刑事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7月 中共平利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中共平利县监察委员会。
7月 31日~8月9日,中共平利县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讨论、审议1954年7月以来的工作。
9月20日 成立县糖业烟酒专卖公司。
9月 27日~10月1日,公安、 检察、法院、文化馆联合举办反革命罪证展览会,历时5天,观众达8440人次。
12月26日 平利县首届第四次人民代表大分召开,出席代表81人。
一九五六年
2月11日 中共平利县委机关报——《平利报》创刊。
中旬 中共平利县委在普济乡试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此后,全县掀起建高级社高潮,至1957年1月15日,全县建高级社539个,基本实现高级社化。
3月15日 各区成立粮食管理所。
4月 全县行政区划调整,撤3个区,保留吉阳、秋坪、魏汝、锦阳、洛河、八仙6区,撤33个乡,合并为40个乡(镇)。
4月 公、检、法机关对1955年以来的反革命案件和刑事案件进行复查,纠正并释放错判错捕的25人。
4月 为解决与邻县插花地界问题,经协议,平利县将八仙区丰金乡划归岚皋县,同时,岚皋县将花里区金鸡乡划归平利县。
5月 汉白公路平利段经整修,全线通车。
5月 安康县将三合乡的23户划归平利县。
6月 全县评出12名教育先进工作者,并光荣地出席陕西省召开的先进教育工作者会议。
7月18日 平利县首届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宣布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完成。
8月15日 中共平利县委批准成立政法党组,财贸党组。
23日 成立以县委书记薛子云为主席的17人县选举委员会。选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486人,10月中旬各乡(镇)召开代表会,选举正、副乡长(镇长),并选举出席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47名。
9月 湖北省竹溪县将佛名乡16户划归平利,平利县将松河乡梓桐村16户划归竹溪县。
9月 中国农业银行平利支行成立,1957年4月撤销,1964年1月1日恢复,1965年10月1日又撤销,1980年1月1日再次恢复。
12月 中旬县设手工业联社,统管全县手工业。
12月27日 平利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平利县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和法院院长,孙杰继续当选为县长。
是月 平利县汽车站建成,隶属汉中运输公司。
是年 党员总数达1549名,建立基层党支部64个。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