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地处秦汉古都之区,古代教育当有较早的发展,惜年代久远,旧志无载。据现存资料所知,境内旧式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有私塾、义学、社学和书院几种。私塾,清末民初较为普遍,义学、书院很少。这些学校均没有固定的学制和入学的年龄限制,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办学目的主要是为封建统治者开科取士服务,但在客观上对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私塾
系古代社会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一种私学,是童生进入儒学成为秀才取得仕进资格的必经阶段。据老教育工作者回忆,本地区的私塾有三种形式;一种为家塾,是一些乡绅富户聘请教师在家教授子弟,也有亲属附请者,其一切费用由东家负担,教师待遇较好,并受东家尊敬。第二种为馆塾,学问品德在当地有声望者在家设馆,招收就近儿童入馆施教,收取一定的学费。第三种为乡塾,较大的村庄多设有此类学校,由几家富户,几个户族或几个小村联合筹资,利用庙宇、祠堂等公房设馆,请教师教授子弟,并推举一二人为校董,管理办学事务。
清道光年初,阎良绳张村张英才先祖,在家设馆教学颇有声望。光绪三十一年(1905),北屯李桥村秀才魏炳彦在家设馆,教授附近弟子十余名,颇受好评。同年,粟邑庙村也办起私塾。私塾无固定学制,教材多采用《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识字、写作、背书、作文是教学的基本方法。
社学、义学
社学本为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学校,教育15岁以下儿童。明代洪武年间,朝廷始诏天下广设义学,由官绅捐资置田,免费接收贫寒童生就读。明清两朝,境内社学只有关山一处,义学较多。据乾隆《临潼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关山建立起“关山社学”,后改为“渭北书院”。清道光年间,关山付马村富商马鸣岗捐地70余亩,创办“培元义学”,劝喻乡里子弟就读,为乡里所称道。民国初年,武屯三义村孙某办起“义学”,还编了“贫民千字课”,对农民进行教育。
书院
境内只有“渭北书院”一所,校址在今关山小学院内,创办年代不详。据原关山小学校长付筱介回忆:关山小学院内原有石碑一座,系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渭北书院”记碑。碑文中说“渭北书院”原系明代社学,后改为“渭北书院”。碑身于1958年已毁,碑座尚存。由此推断:该院创办时间,当在乾隆四十四年以前。又据关山张明农(清末秀才)在《六十年家记事》中记载:光绪十五年(1889),田市人杨幼溪出资重修“渭北书院”,由张明农主持,贡生王仙峰、雪樵等协助,县令(临潼县)焦云龙亦大力支持,当年九月动工,光绪十七年(1891)完成。书院设有山长(院长)、讲习、监院等职。先后有郭秀夫、张维敬等任院长。教学内容多是研习儒家经典,宣讲理学理论,为封建科举取士服务。“渭北书院”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渭北高等小学堂”。
又据光绪年《临潼县志》记载,关山老王村王孙蔚,清朝初年人,在顺治九年(1652年)与其叔父王元衡、王元士同登进士,当时人称“一门三进士”。其子侄在此前后有五人中举,人称“四科五举人”。由此可看出明清时代,关山一带初等教育是比较发达的。王孙蔚后任湖广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两湖提学使,殁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