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俊在试飞岗位上,29年如一日,以拼搏的精神,试飞多种飞机,多次化险为夷,共安全飞行了892架次、1440小时,科研试飞项目50多次,为发展我国航空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他先后荣立过二等功1次,三等功两次。1980年1月,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科研试飞英雄”光荣称号,出席了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军英模代表大会。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他经常带病上班,坚持完成试飞任务。1955年冬天,年仅25岁的滑俊担负了战斗值班任务,不料受了风寒,得了风湿性关节炎。一连4年,经常腰酸腿痛,病重时咳嗽得不敢直腰,睡觉不敢翻身。为争取继续试飞,他不分严寒酷暑,坚持早晚锻炼,以惊人的毅力一面治病,一面坚持工作,顺利地完成从螺旋浆飞机到喷气机等多种新机改装试飞任务。
滑俊为祖国航空事业,集中精力工作,20年不带家属。他考虑到党和人民培养一个飞行员是非常不容易的,再说一个人从事飞行时间是有限的,家属随军会增加许多家庭负担,分散飞行精力,所以几次推迟家属随军时间。
1976年,为加快我国高空高速新机定型试飞速度,上级要求试飞院抓紧改装某新型飞机试飞研究。年近半百的滑俊,以一名党员和老试飞员名义,率先向团党委递交一份参与改装某新型飞机试飞决心书,硬是把试飞任务争取到手。要真正攀登这个高峰,对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滑俊来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而,他抓紧学习技术和业务知识,认真听取科研人员讲飞机性能,对收集的大量资料认真琢磨、深刻领会。他一进座舱就工作几个小时,对每个电门、仪表进行熟悉和练习;宿舍的墙壁上挂着座舱图,桌面上摆满了有各种数据的卡片、笔记和飞机模型。白天他在机场实习,晚上在宿舍演练,甚至就连回家往返的路上和上厕所的时间,他都不放过。由于滑俊勤奋努力,仅飞了十几个起落,就顺利地完成了某新型飞机改装任务。
1978年1月,滑俊承担了空中打炮这项试飞任务。他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起落任务,但在试飞第二个起落时,突然发生了主冷气导管震破,冷气全部跑光,刹车系统失灵的严重险情,人与机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时,他凭着多年的飞行经验、娴熟高超的技术和惊人的勇气,严格听从指挥,按照预定处置方案,采取全跑道发动机关车,适时放下减速伞,应急刹车等措施,终于操纵某新型飞机安全着陆,完成了检验火炮连射后所产生的废气对飞机发动机工作影响的艰巨任务,避免了一场机毁人亡事故。
有一次,滑俊接受了一项空中发射某新型导弹的紧急试飞任务。试飞开始后,他按照要求在高度13000米、马赫数(音速的倍数)1.50飞行中同时发射两枚导弹。但右边一枚导弹霎那间消失了,滑俊立即判断出,一定是此枚导弹提前爆炸了。此时,滑俊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飞机安全地飞回去。飞机着陆后,经检查发现座舱前沿档风玻璃整流包皮上,有个巴掌大的凹陷,还有一个小窟窿。鉴定结果认为,那是导弹引爆时弹体尾部硬胶垫撞上了飞机。
29年来,滑俊凭着超人的勇敢和智慧,数10次临危不惧,化险为夷,为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带头人薛济民
薛济民,中共党员,区农林水利局助理农艺师。1958年毕业于陕西省大荔农业学校,在从事农业技术研究的36年里,为改进全区棉花、粮食耕作技术,提高粮棉产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薛济民参加工作后,目睹区内粮棉产量低下,广大农民虽有一颗种好粮棉的热心,辛辛苦苦干上一年,但最后却很难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哪里还能谈上给国家多做贡献呢。于是,薛济民用他学到的知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开始进行棉花生态、品种、栽培方法试验和研究。他经常深入农村,到田间地头,亲自调查询问,亲手操作,总结出棉花生长发育规律,间套规范栽培方式,以及在作物间互补互损管理技术等对产量的效应等试验课题等共计28项,写专业总结28篇。他设计制作的“棉花各生育阶段、生长指标查对转盘”、“棉花果技发育预测查对转盘”和“各作物相补相克查对转盘”得到实际运用,并编写出《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和衣分查对手册》、《西安市棉花生产栽培技术月历表》,在各农科网站、植棉村组广泛应用。
薛济民连续两年受聘于省、市有关部门为棉花高产示范田技术指导,他编写系统棉花管理技术稿40期,印发各种技术资料3万余份。先后被长安等5个县(区)农业局聘请去讲课,培训技术骨干和咨询达24万人次。培养出市级植棉能手23人,参加省市组织的考察团、讲师团,巡回宣讲棉花生产技术,听众达18万人次。先后到农村蹲点,种植棉花样板田长达12年。在农村和农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搞科研在一起,向农民传播植棉技术,听众达5万人次。从棉花生产、技术改进的实践中,总结编写出调研论文23篇,先后在《中国棉花》、《陕西农业科学通讯》、《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陕西农业科技报》、《西安农技简讯》等报刊上发表过;所撰写的《西安地区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西安地区冰雹对棉花的危害及棉花恢复机理和雹后抢救技术措施》、《浅论西安地区棉花最佳播期》、《发展立体农业、实行集体经营、推广间作套种、提高单位面积综合效益》等13篇科普文章在有关杂志上刊登过。参与“阎良区小麦丰收计划”、“增产菌在小麦上的应用”、“商品棉基地”、“商品粮基地”、“阎良区农业种植业区划”等多种项目的论证、立项及实施、总结工作。其中,有关农业方面的项目,分别得到西安市开展的“丰收奖”、“推广奖”活动的奖励。
薛济民在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战线上,风风雨雨,任劳任怨,工作了大半辈子,在棉花生产上做出突出成绩。先后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38项。其中推广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累计面积58万亩,亩平均增产30%至50%,总增收皮棉7800吨,按国家牌价计算,总增值为2340万元;推广间作套种累计82.22万亩,其中棉麦套种46.62万亩,亩增收小麦200公斤,总增值为4662万元;棉瓜间套9万亩,亩增值500元以上,总增值为4500万元;粮粮间套25.60万亩,平均亩产311.90公斤,比对照田增产32公斤,亩增值14.67元,总增值为175.60万元,三项(间作套种)增值9538万元。他先后受到省、市、区各级政府,省农牧厅、市科委、市棉花办、市农业局等单位表彰奖励18次。
用科学技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张学政
张学政,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畜牧兽医学校,同年参加工作。1988年取得助理畜牧师职称。从1992年起,先后任阎良区畜牧兽医站书记、站长等职。他热爱畜牧兽医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在技术上积极进取,精益求精,对促进全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农业部、陕西省政府的奖励。
张学政到区兽医站工作时,5个工作人员中,仅有1名专业技术干部,他既当指挥员,又是具体工作人员。他千方百计地引进、推广各种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畜禽品种,在全区推广青贮饲料共3000多万斤,为国家节约粮食1200万公斤,增收360万元。在他主持下,选育提高奶牛、奶山羊品质,使奶牛产奶由头均年产量不足3000公斤提高到6500公斤;奶山羊产奶由头均年产量10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以上两项年增收共计5000万元。为满足职工群众喜欢吃瘦肉的要求,他大力推广瘦肉型猪快速育肥技术。经过三年努力,到1990年,全区瘦肉型猪覆盖率已达100%,育肥期由12至18个月缩短到4至6个月,每头节约饲料100公斤。在鸡良种化普及活动中,通过反复宣传、示范,取消了土种鸡、商品鸡,全部饲养上优质品种鸡,每只鸡年产蛋由60至80个提高到200个左右,全区年增收3000多万元。
1990年,阎良区畜禽疫病普查办公室成立,在张学政主持下,开展对1949至1989年40年间阎良境内发生的各类畜禽疫病调查。他头顶烈日,不避风雨、下农村、去乡间,走村串户,实地调查访问,搜集掌握大量一手材料,经整理总结出在40年中,共发生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等43种,人畜共患病3种,并编制了科学防治疫病规划。到1995年底,全区畜禽病防治达到部颁牛瘟、马鼻疽、口蹄疫三个病消灭标准;使马传贫、猪丹毒、布氏杆菌等病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先后荣获国家农业部畜禽疫病普查成果奖,陕西省政府疫病防治先进科技成果奖。
区内许多消费者不断地向有关部门投诉病害肉问题,仅1993年就接到投诉信件583份。他们认真学习有关法规、文件,到机关单位、人民群众中进行调查访问。经过整理,向区政府递交了《阎良区畜禽及其肉品集中定点检疫实施方案》。1994年区政府很快采纳了他们的意见,率先在全区开展“集中定点检疫工作”,检疫率达到100%。病害肉检出率达到国家标准,使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1994年11月,市政府在本区召开“集中定点检疫现场会”,1995年11月,省农业厅、财政厅、法制局、工商局几家联合在本区召开“陕西省畜牧兽医执法现场会”,向全省108个县(区)推广了阎良区检疫工作经验。国家农业部制做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多次播放。张学政分别获得国家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奖”、省农业厅“全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奖”。
张学政主管全区畜牧兽医工作期间,大力发动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使畜牧业生产占农业总值的比重由7.80%上升到30%以上,成为全区支柱产业。在他带领下,把一个仅有4张桌子、5把椅子、3块床板的单位,发展成拥有固定资产80多万元的先进单位。1990至1995年,他两次被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评为“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被国家农业部和省政府评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疫病普查先进个人”;获区政府奖励8次。单位被省、市、区各级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达19次;职工中有31人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坚持技术革新、科技兴厂的朱文学
朱文学,中共党员,陕西省蒲城县人。1972年调入阎良区造纸厂,任党委书记兼厂长。在任职18年间,坚持走“技术革新、科技兴厂”的道路,使该厂生产快速发展,利税大幅度增加,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
朱文学上任后,大抓技术革新,挖潜改造工作,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造实施细则》,鼓励职工大胆进行技术革新。
为解决纸厂用水问题,他多方奔走,学习外地经验。1979年修建300立方米纸机白水回收池;1982年,又修建了3000立方米蓄水池,基本上解决了纸厂水源不足问题,使工厂生产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为降低成本,减少消耗,他抓了锅炉改造工作,把2台2T/时管架式锅炉改造成SZL4—13水管锅炉和KZL4—13快装水管锅炉。通过技术改造,降低了煤的消耗量,提高了热效率。1992年又将一台一号纸机和一台二号纸机ZV31092园网造纸机改造成两台ZV31092短网造纸机。经过改造,大幅度提高了质量,增加了打字纸新品种,一品率从71%提高到91%,当年增加效益40万元。后来又将一台三号ZV31092圆网造纸机传动装置改造成烘缺传动装置,方便润滑维修,减少机修时间,提高了功效。1988年10月,朱文学又提出技术先进的“内循环式汽浮法”收回回水,既节约地下水源,又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源问题。工程于1988年5月动工,10月竣工投产,共投资20万元,年处理能力693000吨,年收回水价值83160元,年经济效益20.39万元。他还带领技术人员,改锅炉除渣装置为水封链条刮板装置,提高除渣速度和锅炉的热效率。
经过技术改造,经济效率显著增加。1985年,完成五项技术改造后,实现利润86万元,是1984年的3.2倍;1986年,三号纸机改造后,实现利润103万元,比1985年增加20%。1987至1988年两年,实现利税422万元,收回纸厂全部投资。
1987年,西安市经委授予阎良纸厂“西安市技术改革先进企业”称号,1988年4月,陕西省政府授予该厂“省先进企业称号”。朱文学获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先进企业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好厂长王淑兰
王淑兰,女,中共党员,辽宁省新民县人。1978年,任阎良区搪瓷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1995年退休。在多年工作中成绩优异,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1974年,她带领34名家属打短工、卖冰棍、爆米花积累资金,办起综合冶炼厂。1975年,她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求师学艺,建成区内第一条搪瓷生产线。1976年发展搪瓷新工艺,“玉兔牌”搪瓷系列产品相继问世,同年成立阎良区搪瓷厂。在短短三年中,工厂工人由34人增至162人,并购进压车、冲床、刨床、切卷机、感光机、球磨机等专用设备,壮大了企业实力,实现年产值21万元,年利润5万元的可喜成绩。1984年7月,她与西安市搪瓷厂达成协议,给“西搪”加工半成品,开拓生产门路,1988年,被西安市搪瓷厂吸收为分厂,企业产、供、销进入良性循环轨道。1992年,王淑兰率领员工向搪瓷胶木配件进军,研制生产日用搪瓷、铸铁锅类、玻璃器皿、保温杯等胶木配件,年生产能力达150万件以上,使企业总产值猛增到141万元,成为全区工业系统“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先进企业,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王淑兰1992年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