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涝
水涝在本区是仅次于干旱的自然灾害。据气象部门统计,自公元601~1985年的1385年内,142年发生过水涝,占有灾年的26.4%,另有旱涝交错的96年。在238个涝年中,因连阴雨和局部暴雨造成水灾的有171年,占72%,洪水危害年有67年,占水涝年的28%。7~9世纪为涝年多发期,每世纪在10年以上;11~15世纪为涝年少发期,各世纪在2~7年不等;16~18世纪逐年增多,平均每世纪15次左右;19~20世纪涝年急剧增加,水涝由18世纪的7年一遇,增至20世纪的不到2年一遇,据宝鸡市气象局统计,1953~1980年的28年中本区共有连阴雨107次,平均每年3.8次,主要集中在8、9、10月,时间长,雨量大,对蔬菜粮食作物生长危害大,并成为作物发病的主要原因。这28年中,暴雨21次,平均每年0.8次,即十年有八年出现,多发生在6~9月间,常造成山洪暴发,房屋倒塌,崖原滑坡,河水猛涨、冲垮河堤,淹没农田,甚至造成人畜伤亡、财产损失。1988年8月8日,由于陇县、千阳、宝鸡县县功地区发生大暴雨,金陵河发生了50年来最大洪水,市区流量达1200m3/秒,冲毁桥涵8座,房屋50多间,毁坏农田19万亩,21个企业受损,死亡7人,失踪19人,直接经济损失2000名万元。
水涝年表
┏━━━━┳━━━━━━━━┳━━━━━━━━━━━━━━━━━━━┓
┃公元 ┃历代纪年 ┃灾情 ┃
┣━━━━╋━━━━━━━━╋━━━━━━━━━━━━━━━━━━━┫
┃前179 ┃汉文帝初年 ┃多雨,积霖至百日而甚 ┃
┃前86 ┃始元元年 ┃秋七月至于十月大雨,渭桥断 ┃
┃38 ┃建始三年 ┃秋,关内大雨四十余日 ┃
┃20 ┃新地皇元年 ┃九月大雨六十余日 ┃
┃106 ┃东汉延平元年 ┃九月,六州大水,渭水盛涨泛滥,伤秋稼 ┃
┃277 ┃晋咸宁三年 ┃九月宝鸡等地大水 ┃
┃298 ┃元康八年 ┃秋九月雍州水 ┃
┃323 ┃太宁元年 ┃大雨霖 ┃
┃460 ┃大明四年 ┃八月,雍州大水 ┃
┃482 ┃北魏太和六年 ┃七月,雍州大水 ┃
┃484 ┃太和八年 ┃四月,雍州暴雨,蝗 ┃
┃618 ┃唐武德元年 ┃秋雨 ┃
┃624 ┃武德七年 ┃八月,关中霖潦,饷道绝 ┃
┃682 ┃永淳元年 ┃六月雨,麦涝损 ┃
┃732 ┃开元二十年 ┃水,害稼 ┃
┃733 ┃开元二十一年 ┃久雨,害稼 ┃
┃734 ┃开元二十二年 ┃关辅秋水害稼 ┃
┃751 ┃天宝十年 ┃秋,霖雨积旬,墙屋多坏,西京尤甚 ┃
┃753 ┃天宝十二年 ┃八月连雨二十余日,米踊贵 ┃
┃754 ┃天宝十三年 ┃秋,大霖雨,害稼,六旬不止 ┃
┗━━━━┻━━━━━━━━┻━━━━━━━━━━━━━━━━━━━┛
续表
┏━━━━━━┳━━━━━━━━┳━━━━━━━━━━━━━━━━━━━━━━━━┓
┃公元 ┃历代纪年 ┃灾情 ┃
┣━━━━━━╋━━━━━━━━╋━━━━━━━━━━━━━━━━━━━━━━━━┫
┃760 ┃上元二年 ┃自七月霖雨,八月尽方止,京城宫寺庐舍多坏;街市 ┃
┃ ┃ ┃沟渠中得小鱼 ┃
┃763 ┃广德元年 ┃九月,关中大雨,平地数尺 ┃
┃813 ┃元和八年 ┃六月辛卯,渭水暴涨,毁三渭桥,南北绝济者一月 ┃
┃ ┃ ┃霖雨百源皆发,川渎不由改道 ┃
┃982 ┃宋太平兴国七年 ┃七月关陕诸州大水,三月渭河涨,坏浮桥溺死者五十 ┃
┃ ┃ ┃四人 ┃
┃1324 ┃元泰定元年 ┃六月,陕西大雨,渭水及黑水河溢,损民庐舍 ┃
┃1534 ┃明嘉靖十三年 ┃秋,水灾,淹没渭河两岸居民畜产无数 ┃
┃1616 ┃万历四十四年 ┃六月十九日,宝鸡大雨,古城东冲为壑,淹没寺庙居 ┃
┃ ┃ ┃民 ┃
┃1662 ┃清康熙元年 ┃大雨水,十月泾、渭水溢、千水涨 ┃
┃1702 ┃康熙四十一年 ┃秋,淫雨,渭溢,崩塌沿渭地亩 ┃
┃1745 ┃乾隆十年 ┃秋,秋雨连绵,渭水溢。七月内被水冲淹民屯410顷 ┃
┃ ┃ ┃66亩,水冲、水淹、沙压,秋禾无收 ┃
┃1814 ┃嘉庆十九年 ┃宝鸡水灾 ┃
┃1826 ┃道光六年 ┃入夏以来被水 ┃
┃1829 ┃道光九年 ┃宝鸡五月二十五日大雨如注 ┃
┃1831 ┃道光十一年 ┃宝鸡大雨 ┃
┃1848 ┃道光二十八年 ┃六月大水,渭水溢,坏民舍田无数 ┃
┃1867 ┃同治六年 ┃七、八月淫雨,檐滴不绝者四十余日,千、渭水溢 ┃
┃1868 ┃同治七年 ┃大水,渭河泛滥 ┃
┃1900 ┃光绪二十六年 ┃大水 ┃
┃1901 ┃光绪二十七年 ┃七月二十四日大雨 ┃
┃1904 ┃光绪三十年 ┃大水 ┃
┃1931 ┃中华民国20年 ┃秋夏之交,天雨连绵,山水暴发,纵横泛滥 ┃
┗━━━━━━┻━━━━━━━━┻━━━━━━━━━━━━━━━━━━━━━━━━┛
续表
┏━━━┳━━━━━━━━┳━━━━━━━━━━━━━━━━━━━━━━━━┓
┃公元 ┃历代纪年 ┃灾情 ┃
┣━━━╋━━━━━━━━╋━━━━━━━━━━━━━━━━━━━━━━━━┫
┃1932 ┃21年 ┃渭水暴涨,冲进县城南(今宝鸡市区)水灾 ┃
┃1933 ┃22年 ┃自六月起,暴雨迭降,山洪陡发,宝鸡六月二十一 ┃
┃ ┃ ┃日,暴雨巨雹六小时之久,山岳轰动,骤起洪涛,田 ┃
┃ ┃ ┃禾打毁无余,房屋牲畜损伤甚多。渭河洪水进宝鸡县 ┃
┃ ┃ ┃城南门,淹死冲走南河滩居民数千人 ┃
┃1934 ┃23年 ┃夏,渭河发大水 ┃
┃1936 ┃25年 ┃六月六日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八月淫雨连绵 ┃
┃1947 ┃36年 ┃七月二十七日大水,渭河木桥全被冲垮 ┃
┃1949 ┃38年 ┃八至九月阴雨约四十天,渭、千、金三河暴涨 ┃
┃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秋,下暴雨,山洪暴发,渭河涨溢 ┃
┃1954 ┃ ┃8月16日,渭河上游甘肃及千河上游日降雨量166 ┃
┃ ┃ ┃毫米至204.9毫米,当日下午至17日上午,全境降 ┃
┃ ┃ ┃暴雨,下午两时半渭河出现罕见洪水,水位高达4.5 ┃
┃ ┃ ┃米,洪峰流量5030m3/秒,渭河沿岸崩秋田上万 ┃
┃ ┃ ┃亩,河水漫及市区经二路陇海铁路边,湮没居民房屋 ┃
┃ ┃ ┃财物甚多 ┃
┃1956 ┃ ┃6月出现霖雨19天,最大过程降水量近300毫米, ┃
┃ ┃ ┃未收获成熟小麦生芽 ┃
┃1957 ┃ ┃7月12、17两天分别出现暴雨,河水泛滥,冲淹良 ┃
┃ ┃ ┃田 ┃
┃1959 ┃ ┃7月15日,渭河上游下暴雨,水位暴涨,流量达 ┃
┃ ┃ ┃5000m3/秒,沿河秋田被淹 ┃
┃1961 ┃ ┃6月15日至7月5日连续阴雨21天,过程降水量达 ┃
┃ ┃ ┃100毫米以上,垛麦普遍生芽 ┃
┃1963 ┃ ┃3~5月,阴雨连绵,5月降水量为常年的一倍多,市 ┃
┃ ┃ ┃区过程降水量达182毫米,小麦灌花倒伏严重减产,秋 ┃
┃ ┃ ┃9月5日至23日,连雨19天,玉米、棉花因而减产 ┃
┗━━━┻━━━━━━━━┻━━━━━━━━━━━━━━━━━━━━━━━━┛
续表
┏━━━┳━━━━━━━┳━━━━━━━━━━━━━━━━━━━━━━━━┓
┃公元 ┃历代纪年 ┃灾情 ┃
┣━━━╋━━━━━━━╋━━━━━━━━━━━━━━━━━━━━━━━━┫
┃1964 ┃ ┃解放后春雨、秋雨最多年之一,4至5月出现三次强 ┃
┃ ┃ ┃连阴雨,小麦倒伏,空壳率增加,严重减产。秋8月 ┃
┃ ┃ ┃底至11月3日,68天里下雨51天,秋粮、棉花大 ┃
┃ ┃ ┃幅度减产 ┃
┃1966 ┃ ┃7月22日,渭河发大水,最大洪水量4800m3/秒 ┃
┃1967 ┃ ┃6月16日至7月4日,间断阴雨19天,大部分垛麦 ┃
┃ ┃ ┃生芽 ┃
┃1975 ┃ ┃8月底至10阴雨76天,房屋倒塌,死伤多人 ┃
┃1976 ┃ ┃8月19日至29日,降雨11天,过程降水量200毫 ┃
┃ ┃ ┃米上下、由于伴随低温,当年晚秋、棉花大幅度减产 ┃
┃1980 ┃ ┃5月上旬至7月上旬,降雨达110天左右,降雨量 ┃
┃ ┃ ┃270毫米,小麦登场后霉芽,损失严重。8月14日至 ┃
┃ ┃ ┃9月3日,连降大雨暴雨,山洪暴发,渭河涨溢,两 ┃
┃ ┃ ┃岸村庄、农田被淹 ┃
┃1981 ┃ ┃8月14日至25日,大暴雨迭降,过程降水量达400 ┃
┃ ┃ ┃毫米,为历年少有,宝成铁路、川陕公路因灾停运长 ┃
┃ ┃ ┃达月余 ┃
┃1983 ┃ ┃6月18日至26日连阴雨,小麦在地里生芽,损失严 ┃
┃ ┃ ┃重 ┃
┃1988 ┃ ┃8月8日,由于陇县、千阳、宝鸡县县功地区发生大 ┃
┃ ┃ ┃暴雨,金陵河发生50年来最大洪水,本区段流量达 ┃
┃ ┃ ┃1200m3/秒,冲毁桥涵11座,房屋50多间,毁坏 ┃
┃ ┃ ┃农田四十九万亩,21个企业受损,死亡7人,失踪 ┃
┃ ┃ ┃19人,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 ┃
┗━━━┻━━━━━━━┻━━━━━━━━━━━━━━━━━━━━━━━━┛
第三节 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