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过县境省干线公路有西(西安)潼(潼关)路、西(西安)长(长武)路、西(西安)凤(凤翔)路,总长850公里。解放后至1989年,改建、修建干线公路11条,总长197.93公里。
长(西安)益(宝鸡益门镇)公路 西宝公路南线。民国11年(1922年)在官马大道基础上修建,沙土路面。在长安县内经王寺、镐京、斗门镇、马王镇,由石桥村西入户县境。1952年长安县改建过境路段,截弯取直,缩短里程。初为3级碎石路面,后铺设沥青。现成为2级路面,长16公里,宽7米。
西(西安)太(太乙宫)公路 又称西马线(太乙宫马场子)。由杜曲镇东岔道起,过潏河桥至太乙宫,全长11.45公里,宽7米,为3级碎石路面。始建于民国22年(1933年)。1968~1979年铺设沥青。
西(西安)弥(弥陀寺)公路 从韦曲樊家什字起,经皇甫、王曲,抵弥陀寺。长21.96公里,宽6米。民国23年(1934年)依官马大道修建简易公路。1957年改3级碎石路面。1971~1980年铺筑沥青。
西(西安)汤(汤峪)公路 民国时为简易公路。沙土路面,县境内20公里。原经鲍陂、大兆、北留、引镇。1955年改走韦曲、杜曲、韦兆、引镇,长25.7公里,宽7米。3级碎石路面。1974~1975年铺沥青。
西(西安)万(万县)公路 自郭杜镇北10.7公里处入长安,经南高桥、滦镇、喂子坪,于秦岭69.7公里处出境,县内长59公里,宽7米。1959年修建,3级碎石路面。1964~1965年改铺沥青。现为2级路面。
西(西安)鸭(鸭池口)公路 由西安经郭杜镇、南高桥、泉子头至鸭池口。1959年修建南高桥至鸭池口段5.7公里,宽8.5米。初为3级碎石路面,现已铺设沥青。
半(半坡村)引(引镇)公路 自王乐村入县境,经马连滩、鸣犊,至引镇。1958~1964年建成,长14.68公里,宽8.5米,3级碎石路面。鸣犊至引镇段6公里1978年铺设沥青。
马(马腾空)鸣(鸣犊)公路 由西安市马腾空经酒铺、留公至鸣犊,长12.7公里,宽8.5米。1965年初建。3级碎石路面。1981年铺设沥青。
红光公路1966年2月建成。由西安市汉城制药厂什字至王寺村,在长安境内长3.9公里,宽6米,沥青路面。
雁(大雁塔)引(引镇)公路 即改线前的西汤路。1958年重建。1966年铺设为3级碎石路面。1973年铺筑沥青。县境内由东伍村至引镇,长14.04公里,宽8.5米。
西(西安)户(户县)公路 1989~1990年修建,投资773万元,2级沥青路面。在长安境内起于祝村乡河池寨,终于沣惠乡桥头村。全长12.88公里,宽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