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 中华民国24年(1935年)至37年(1948年),全县仅产树苗11.69万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主要繁育香椿、紫穗槐、软棘等,年出苗10~12万株。1957年繁育刺槐、苹果、桑楸、紫穗槐等,出苗30~50万株。1960年后,各社队自采、自育,采啥育啥,育苗发展迅速。迄1969年9月,全县共育苗6018亩。1966年育苗2000亩。1971~1976年,年育苗3800亩。1981年,县人民政府拨款4万元、粮食75万公斤,支持山区育苗。1982年后,农村出现育苗专业户,迄1984年达到88户,共育苗608亩。纪杨乡黄堆村专业户李志超年售苗收入逾万元。1985~1989年,全县共育苗2847.38亩,其中花卉和经济苗木98.4亩。
苗圃 中华民国22年(1933年),长安县有兴善寺、灞河两个苗圃,有育苗地48亩。另,各地小块育苗地40.8亩。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以镐京乡东南漳浒寨魏某的54亩花园为基础,又征用30亩地,合并建成漳浒寨苗圃,后扩大到104.72亩。但归属多变,时而园艺场,时而农场,时而苗圃,固定苗圃地只有60多亩。初,漳浒寨苗圃年出苗10~12万株。1976~1980年年出圃苗木2万余株,产水果2.7万多公斤。1981~1983年年出圃苗木3.4万余株,产水果3400多公斤。1989年育苗3亩,出苗1万余株。1959年,陕西省林业厅在长安杜曲镇西韦村建立长安县中心苗圃,面积103亩。1962年与省属南五台林场合并。1965年下放长安县。年育苗70~80亩,出苗30~50万株。1958~1966年,长安县相继建立南五台林场苗圃60亩、沣峪林场苗圃70亩、大峪林场苗圃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