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专题|景点|特产|美食|传说|吃住|休闲|交通|论坛|团购|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蓝田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蓝田县大事记(旧石器时代-1988)(1)

2011-9-13 20:23:19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旧石器时代
    约115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蓝田猿人”,就在县境内公王岭一带繁衍生息,逐渐散居于灞河中下游。
    新石器时代
    约距今1万年左右,先民们在灞河、辋川河、焦汤河流域定居,制陶器,磨石器,养家畜,从母系氏族逐步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蓝田有华胥氏陵、尊庐师陵、女娲氏谷遗址,史称“三皇旧居”。
    夏
    禹子启建立夏,蓝田属有扈氏(夏之方国),为传说中的雍州辖地。
    商
    商汤灭夏,建都亳,蓝田属骊山氏,史称商之西陲。其后属周,仍为传说中的雍州辖地。
    西周
    周封弭氏于蓝田地,故称“弭”,为宗周之畿内地。这是有史以来,蓝田的最早得名。
    春秋
    秦宁公十二年(前704)弭为荡氏所灭。秦宁公灭荡氏,弭改隶秦国,称“蓝”。蓝地有滋水(今灞水)。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滋水更名为灞水。
    战国
    秦献公六年(前379),秦始置蓝田县。
    秦献公十七年(前368),秦献公封其子向为“蓝田君”。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初以小邑为31县,割蓝田西北部置芷阳县。
    秦惠王十三年(前312),楚怀王发兵攻秦,会战于蓝田,楚败。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丞相吕不韦被封文信侯,管辖蓝田等12县。
    秦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在蓝田建鼎湖宫、御羞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分全国为36郡,蓝田隶内史郡。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秦修驰道于全国,其东南向驰道自咸阳,经蓝田,通武关,达襄阳。
    秦二世三年(前207)九月,赵高遣将守峣关。刘邦引兵绕峣关,越篑山与秦军大战,秦兵败。
    西汉
    高祖元年(前206),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置塞国,分封司马欣为塞王,蓝田隶塞国。
    高祖二年(前205),关中大饥,人相食。是年汉更秦内史郡为渭南郡,蓝田属渭南郡。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临江王荣自杀,葬蓝田(即今罗李村西南燕子冢)。
    元狩五年(前118),汉武帝刘彻养病于上林苑鼎湖宫。其宫后更名为鼎湖延寿宫。
    东汉
    建武元年(25)置雍州,蓝田县隶雍州。是年,三辅大饥,人相食,时武安王延岑据蓝田。
    十五年(39),省雍州,复置司隶,蓝田属司隶。
    熹平六年(177)秋,地震。大雨35日不绝,山洪溢流,淹没900多家,民房8000余所,300余人丧生。
    建安十七年(212)七月,马超余众梁兴部屯蓝田,夏侯渊击平之。
    建安十八年(213)正月,省司隶,复雍州,下辖京兆郡,蓝田隶之。
    西晋
    太康元年(280),地震,灞河连续三日起 白云。
    永平元年(291),建圣寿寺于杨孔寺(地名,今安村乡辖),为蓝田有史以来最早的寺院。
    元康六年(296),关中饥而疫。至次年,斗米万钱。第三年,民以饥馑荒乱流入汉中。
    永安元年(304),关中大饥,蓝田山竹林开花结米,民采以疗饥。
    永嘉四年(310),灞河水冲出玉龟一件。
    东晋
    永和十年(354)四月,东晋桓温伐苻苌,战于蓝田。六月,桓温与苻健战于蓝田白鹿原,桓温别将薛珍等进击青泥,破之。
    太元十一年(386),姚苌称帝于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蓝田属后秦地。
    义熙二年(406)秋,扬武安乡侯蓝田康循,率白鹿原氏族数百家奔上洛(今商洛),太守宋林拒之。
    义熙十三年(417),刘裕灭姚秦,关中复属东晋,置雍州,下设京兆郡,蓝田属京兆郡。九月,征关西,筑城于蓝田,南人思乡,因名“思乡城”。
    北魏
    太平真君七年(446),魏并蓝田入灞城。
    太和十一年(487),复置蓝田县,划灞城、山北县部分地入蓝田县。
    孝昌二年(526),蓝田县发现银矿二石,得银7两。
    永安三年(530)置蓝田郡,以韦彪为太守,辖山北、 灞城、杜陵诸县。旋废郡复县。
    建明二年(531),封于谨为蓝田县公,食邑一千户。封赵善山为山北县伯,食邑五百户。赫连达进爵为蓝田县公。
    西魏
    大统二年(536),封王悦为蓝田县伯,食六百户,又进封山北县公。
    北周
    天王元年(557)割京兆之蓝田,置玉山、白鹿2县。又置蓝田郡以辖之,次年起移关于青泥故城侧,改名青泥关。
    建德二年(573),省蓝田郡,复蓝田县。并废玉山、白鹿2县入蓝田。是年移治峣柳城(即今县城)。改青泥关曰蓝田关。
    隋
    开皇元年(581),刘臻为蓝田县令,改灞水为滋水,蓝田隶属雍州。
    开皇中(582~600),悟真寺在蓝田建成,分上、下二寺,上寺名竹林寺,高僧净业居此。
    唐
    武德元年(618),改京兆郡为雍州,蓝田县为畿县。
    二年(619),分蓝田一部分另置白鹿县。
    三年(620),分蓝田一部分置玉山县,改白鹿县为宁民县。
    贞观元年(627),置关内道,废宁民、玉山2县并入蓝田县,蓝田隶关内道。
    永淳元年(682),五月,关中旱、蝗为灾,死者枕藉。是年,造万全宫于蓝田之东(今许庙镇一带)。次年,改万全宫为万全寺,武则天于此置僧。
    景龙四年(710),大旱,蓝田山竹开花结实。
    开元十七年(729),四月,地震,大风震电,蓝田山摧百余步。
    天宝十五年(756),王维隐居辋川。
    大历六年(771)四月,地大震,西原地陷。
    元和八年(813)十月,大雪,鼠雀多冻死,人亦有冻亡者。
    九年(814),诗人白居易来蓝田,游悟真寺、王顺山等,有诗作。
    会昌五年(845),奉敕铸钱。文曰:“开元通宝”,蓝田铸者,有“蓝”字在钱背穿右。
    乾符六年(879)三月,京师地震,有声如雷,蓝田山裂水涌。
    中和三年(883)三月,黄巢发3万人扼守蓝田道。四月,李克用等诸镇兵大败黄巢。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907),改京兆府为大安府,蓝田隶之。
    后唐同光元年(923)十一月,改大安府为西京兆府,蓝田隶之。
    三年(925)七月至九月,蓝田阴雨75日。
    后晋天福元年(936),以西都为晋昌军节度使,管辖京兆府,蓝田隶之。
    后汉乾祐元年(948)三月,改晋昌军为永兴军。蓝田隶永兴军京兆府。
    后周显德二年(955),废非敕额寺院,蓝田寺院多被废。
    北宋
    建隆三年(962),陕西旱蝗蠲除租税,蓝田置义仓,至966年废。
    至道二年(996)九月,陕西地大震。是年,蓝田为次畿县,隶属陕西路京兆府。
    庆历元年至八年(1041~1048),王猎(字后之)受范仲淹推荐,出任蓝田主簿府掌学,寻迁林虑县令。
    大观元年(1107),京兆府设大都督府,蓝田属之。
    金
    皇统六年(1146)大旱,灞、浐河皆竭。
    正大八年(1231)春,庆山奴弃京兆,退守蓝田,适逢鹰扬都尉大娄室运兵器至白鹿原,路遇蒙古兵,力战而死。四月,金将完颜陈和尚(名彝,字良佐)与蒙古苏不特大战于蓝田倒沟峪(即今灞源乡),大胜之。
    元
    蒙古至元七年(1270),改京兆为安西路,蓝田隶之。
    至大四年(1311),平阳人雷学为蓝田尹,重修县厅。
    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蓝田属奉元路。
    至正三年(1343),荆茂(字仲昌)为蓝田尹,兴利除弊,民甚称之。
    十七年(1357)二月,红巾军克商州,夺七盘,进蓝田,直至灞上,元将察罕帖木儿率轻兵五千迎战,红巾军退入南山。
    二十二年(1362),张良弼出南山义峪驻蓝田,扩廓帖木儿将歹驴等驻兵蓝田七盘。
    明
    洪武二年(1369)三月,明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蓝田县隶之。
    成化十九年(1483),刘震任蓝田知县,修建宋四献祠,至弘治中改云阁书院。
    弘治十八年(1505),知县任文献与邑人荣察等纂修《蓝田县志》。
    嘉靖元年(1522),王科任蓝田知县,劝课农桑,振兴学校,扩建城廓。是年,凿青泥坊渠,引土胶河水入城中,民享田园之利。并移城隍庙于城治东南隅。
    七年(1528)八月初,有流星下坠,大如拳,垂地而散。八月十六日大火,烧民房50余间。是年大饥。
    二十年(1541),吉大来知蓝田,于城墙西南隅开辟水门。
    三十四年(1555),大旱,秦岭竹子开花结籽,饥民采以充饥。十二月二十三日(1556年1月23日)地大震,震中华县、蓝田房廨倾倒,压死男女无数,其余震至第二年正月始止。至四月又震一次,官免夏税。
    四十二年(1563),明秦藩王朱怀埢改建蓝渚庵为水陆庵,大兴壁塑并奉之为家佛祀。1567年,朱敬溶重建, 1602年朱谊漶又重修。
    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地震,房屋树木多倒。
    四年(1570)六月,地震,雨雹,河溢、地陷。翌年五月廿五日,聚仙坊出现龙卷风一次,未成灾。
    万历八年(1580),重修祝国寺于篑山。
    十六年(1588),大饥,汤峪民采白绿二色石磨面充饥。
    二十年(1592),灞河水溢,冲毁民舍。
    二十七年(1599),河南卢氏人王邦才任知县。二月,御马监监丞梁永征收名马货物税,于额外增耗数倍,蓝田等7关,岁得10万。是年七月地震,大雨如注,昼夜10日,土窑皆陷。
    同年,东乡柳庄寨(今邵家寨)村民合资创修“约亭”并铸乡约钟一口,铭宋吕氏《乡约》于其上,以正乡俗。
    四十一年(1613),沈国华为知县,摹辋川图刻石,并重修《蓝田县志》4卷。
    四十三年(1615),蟋蟀成灾,食禾殆尽。翌年春大饥,六月十六日,飞蝗蔽天,幸次日大雨如注,蝗多死,蓝田告灾请赈而未可。
    崇祯元年(1628),白鹿原绛村一带降雨中有异物,似豌豆,摩之如粉。
    七年(1634)三月大旱,人相食。五月,李自成、刘宗敏义军出南山,自白鹿原至县,其别部入大峪,饥民应之者甚众。七月,洪承畴率官兵入蓝田,义军东走辋峪。承畴兵驻县月余,兵荒交至,民不堪命。官兵欲从山后间道进击,义军闻讯而夜走商洛。翌年八月,张献忠由蓝田走卢氏。
    十年(1637)正月,孙传庭兵发蓝田,其兵躁叛据城,县署、察院、城楼、民间房屋,烧毁无数。后河南马进忠义军复入蓝田,叛兵与之合。
    十四年(1641),大饥,民相食。
    十七年(1644),李自成称王于西安,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其别部攻破蓝田。
    清
    顺治二年(1645)正月,清兵破潼关入西安,李自成经蓝田走襄阳。
    三年(1646),明将贺汝珍攻西安,大败,残兵过蓝田,清肃亲王豪格领兵过蓝田,南攻四川。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蓝田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蓝田悟真西寺 蓝田流峪飞峡旅游区 蓝田悟真寺旅游风景区 蓝关古道
蓝田县陈家窝蓝田猿人遗址 蓝田县文庙建筑群体 蓝田县悟真寺古建筑群
蓝田县水陆庵古建筑群 蓝田县汪锋同志故居纪念馆 蓝田县中共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
蓝田县中共蓝田支部旧址 蓝田县李先念住址 蓝田县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蓝田吕氏墓群 蓝田文庙 蓝田王维墓
蓝田汉孝宣霍皇后墓 蓝田秦昭襄王墓 蓝田荆轲墓
蓝田县美食 更多
蓝田农家葱花大饼
蓝田县美食:蓝田高馔蒸馍
蓝田县美食:蓝田糍 蓝田县美食:苦荞小
蓝田县美食:蓝田楼 蓝田县美食:蓝田高
蓝田农家葱花大饼 蓝田泡油糕
蓝田醋粉 蓝田水晶饼
蓝田神仙粉
蓝田县特产 更多
陕西蓝田玉雕
蓝田油辣香椿
陕西蓝田玉雕 蓝田油辣香椿
蓝田板粟 蓝田大葱
蓝田无公害蔬菜 蓝田大杏
蓝田核桃 蓝田柿子
蓝田樱桃 蓝田玉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蓝田县概况介绍
·蓝田县概况:蓝田旅游概况
·蓝田县概况:蓝田县历史沿革
·蓝田县概况:蓝田县地形地貌
·蓝田县概况:蓝田县经济发展
·蓝田县概况:蓝田县矿产资源
·蓝田县概况:蓝田县历史文明
·蓝田县概况:蓝田县行政区划
·蓝田县概况:蓝田县旅游资源
·蓝田县概况:孟村乡简介
·蓝田县概况:史家寨乡简介
·蓝田县概况:小寨乡简介
·蓝田县概况:三官庙乡简介
·蓝田县概况:金山乡简介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