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25年间,作为乡镇企业前身的社队企业,虽于50年代中期脱颖而出,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多种历史因素的羁绊,时办时停,很不稳定。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正当的家庭副业往往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而处于随时被割掉的境地。辖区经济建设的主流始终集中在农业战线,人民群众为解决温饱问题,一直在土地上周旋,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民经济长期处于穷过渡阶段。1979年,全区社会总产值仅为974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为7816万元,社队(乡镇)企业总收入为2876万元,财税总收入为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93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使未央人民摆脱了困扰生产力发展的种种束缚。特别是未央区建置恢复后,全区人民在中共未央区委、区人民政府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思想,重创新业。1980年,全区285个社队企业中的11850名职工,振奋精神,完成总收入3507万元,实缴税金161万元,拉开了乡镇企业大显身手的序幕。
1981~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和诸多物质保障,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入发展阶段。
1984年是乡镇企业进入大发展的关键年。是年,全区上下开展商品生产大讨论。通过讨论,干部群众克服“以粮为纲,温饱即满”的小农经济思想,明确了“只抓种粮,难奔小康”的道理,商品经济观念普遍增强。中共未央区委、区人民政府抓住这一有利环节,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未央的突破口,并响亮地提出乡、村、组、联办、个体“五轮驱动一齐上,遍地开花大发展”的指导方针,迅速形成大办乡镇企业的高潮。至1987年底,乡镇企业即发展到4992个,有职工64102人,总产值达6.43亿元。在乡镇企业粗具规模之后,中共未央区委、区人民政府又于1988年针对乡镇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时提出“上管理、上质量、上技术、上档次、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五上一高”指导方针,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对乡镇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在此期间,乡镇企业总数、职工人数虽无大的变化,但总产值和区财政收入每年却分别以近亿元和近500万元的速度递增,全区乡镇企业稳步迈上一个新台阶。
90年代以后,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遵循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改革要“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指示精神,适时提出“高起点改造,高技术嫁接,高档次开发,高速度发展,高效益结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五高一促”的构想,坚定“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敢想、敢闯、敢干、敢‘冒’”的信念,把发展乡镇企业摆在全区经济工作的优先位置。区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乡镇企业管理大纲》、《关于对重点企业、重点村扶持的若干规定》等10多个文件,强化管理和宏观调控,加强“甲级队”建设,开发工业园区,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为乡镇企业“筑巢引凤”,引进专业人才,使乡镇企业持续腾飞,再次步入快车道。
至1993年底,全区乡镇企业总数和职工人数分别比1980年增长21.3倍和5.49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和总产值提前两年实现双跨20亿的奋斗目标。乡镇企业总收入占全区经济总收入的95.26%,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2.22%。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比1980年增长70.3倍和64.8倍。在这14年中,累缴税金2亿0531万元,实缴税金占全区总税收的比重由1980年的24.75%上升到1993年的72.83%。在区财政每百元的收入中,就有63元来自乡镇企业。
由于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全区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壮大。1980~1993年,全区社会总产值由9570万元增至25.3亿元,增长25.38倍;工农业总产值由7816万元增至21.07亿元,增长25.96倍;国民收入由5457万元增至8亿3408万元,增长14.28倍;区财政收入由510万元增至6080.2万元,增长11.8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8元增至1283元,人均增加●075元。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0~1993年,全区乡镇企业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65473人,在缓解地少人多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均起到良好作用。乡镇财政收入的增加又为以工补农创造了前提。仅“七五”期间,乡镇企业投入的补农资金就达3041.73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乡镇企业的工业产品行销全国各地,部分已成为名优产品销往国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辖区城乡一体化步伐。在城乡建设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中,处处都展现着乡镇企业职工用汗水换来的成果。一批又一批先进企业、先进企业家和先进工作者,受到全区人民的拥戴。
在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上,未央区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好,对社会贡献大的市县(区)”。
(五)
解放44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区内各项社会事业得到相应发展。1993年,全区建立各类科技学(协)会59个,有技术人员18175人,其中1030名农民科技人员获各类专业职称证书。有4项科研项目列入市级科技计划,2项列入市“星火计划”,1项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完成技术改造64项。普通中学由解放前的1所增至27所,小学由解放前的35所增至79所,幼儿园由解放初的1所增至17所,中、小学教育分别达到“普九”、“普六”标准。文化事业发展很快,区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和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0个驻区单位设有影剧院、图书馆、体育场和其他文化娱乐设施。11个乡、镇、街道分别设有文化站或文化中心,85%以上的村建有文化室。有线广播通播率96%,覆盖率95%,闭路电视收视率3.5万户。全区有3个区级医院,11个驻区单位医院,8个乡、镇、街道卫生院,188个农村医疗站,形成三级医疗网。地方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病得到有效控制。体育活动普及全区,在中、小学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参加率89.56%,达标率95.34%,被评为市级先进区(县)。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5.32‰,死亡率4.7‰,计划生育率达96.5%。1989年起,连续5年完成人口计划和各项计划生育工作指标,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县)。1987~1996年,未央区蝉联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县)“十连冠,,。
(六)
50年代前期,今未央区辖境除草滩、三桥两个历史古镇外,仅有西安车辆工厂、新西北印染厂和草滩农场等千人以上的驻区单位6个,职工万余人,余皆空旷农村,碧野茫茫,夜间一片漆黑。道路仅有西兰、西宝南线两条过境里程为11.1公里的碎石公路,其余均为土马路和乡间小道。农民住宅以土木结构的小瓦房居多,茅草房亦到处可见。农田灌溉多用木制畜力水车、手扳辘轳或用栲栳人工汲水浇地,区境旧貌改变甚微。1956年全区通电后,农村始告别数千年遗留下来的“油灯”生活,辖区面貌初露生机。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红旗机械厂、五二四厂、煤矿机械厂、西安造纸机械厂、华山分厂等48家大、中型企业陆续进驻,逐步形成徐家湾、西纺街、辛家庙等3个自然街区,给清一色的未央农村增添了城镇景色。
在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辖区城乡面貌无大的改变。直至70年代末,区内几条主要公路干线上仅有四五条公共汽车线路。从事工农业生产的运输工具仍以人力架子车、胶轮大车和机械拖斗车为主。在距北城门不足1.5公里的龙首村(今未央区人民政府驻地)只有几家零星店铺,道路泥泞,路灯昏暗,景象萧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未央区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性发展时期。至1993年底,驻区单位增至168个,职工7万余人,城镇人口近20万。全区城镇人口的剧增和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不仅使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几个早期自然街区更加兴旺,且又陆续形成草滩新街、张家堡、二府庄、花园街、三桥新街等一批规模较大的新兴街区,以及未央路、太华路等工商业聚集的街市,进而带动了周边地区交通、邮电、文化、服务业及相关公用事业的兴起,促进了辖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辖区道路质量、规格大为改观。主要道路面层均由碎石路改建为水泥路或沥青路。上等级公路干线由70年代的18条猛增至1993年的105条,总里程达337.84公里。其中108、210、211、310、312国道呈“米”字形穿越南北,横贯东西,与3条省道、8条市道、8条区道、66条乡镇公路以及18条专线公路交织成网,遍布全区。西宝高速公路、西铜一级公路和西兰二级公路,车流如注,日夜穿梭,已成为辖区西往宝鸡、兰州,北通咸阳国际机场和境外各地的现代化公路干线。在辖区主要公路干线上,除过境客车外,来自城区的公共汽车线路已从70年代的6条增至12条。小中巴、出租车川流不息,车水马龙,通往辖区各个角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