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境历史悠久,1500年来政治地位十分突出。远在西周、秦、汉之时,就是京畿之地。隋开皇二年(582年)兴建大兴城后,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唐长安城宫城的东宫,大明宫的含元殿、丹凤门,以及翊善坊、光宅坊、永晶坊、来庭坊、延政坊、大宁坊、十六王宅、兴宁坊、永嘉坊、安兴坊、永兴坊位于区境。含元殿、丹凤门当时是皇帝举行重大朝会、颁布诏令、阅兵凯奏、庆典仪式的场所,唐高宗之后200余年间唐诸帝曾在此号令全国,为全国政治中心。唐张祜诗云:“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上皇一御含元殿,丹凤门开白日明。”
唐朝之后,全国政治中心东移,西安作为西北重镇,以具有维系西北稳定,屏障中原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受到宋、元、明、清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新城区境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仍起着西北和全省行政中枢的作用。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封其第三子忙哥刺为安西王,次年在浐河西岸(今石家街)营建安西王府(“斡珥垛”),拥兵15万,镇守关中和六盘山,并兼管河西、吐蕃、四川广大地区。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秦王府就建筑在今日的新城,称王城(后讹为皇城),其“宫殿轩敞,川原亭池,极一时之盛”。清王朝对西安也极为重视,派5000骑兵驻防,并沿今东大街、北大街修筑城墙将城东北隅建为“满城”,作为清八旗军驻防地,形成城中之城,约占西安城区面积四分之一强。“满城”内设有将军署(在今西五路西段)、右翼府(在今南新街)、左翼府(在今市体育场),又以原秦王府(今新城)作为八旗教场。新城区境仍发挥着扼据要冲,震慑一方的作用,是西北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
但是,由于“满城”的存在,区境城内部分在清代二百多年间,成为市区的一个封闭的特殊区域,其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安市其他区域。民国初年,政局动乱,经济凋弊,落后情况基本没有改变。民国23年(1934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火车站坐落区境,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蕈沦陷区难民流入,大批工厂企业内迁,尚仁路发展成为商业街,火车站周围发展成为工业区。西安解放后,随着大规模国民经济建设的开展,区境不仅城内发展迅速,城外也被规划为重点工业区,迅速发展成为国防工业重要基地、西安商贸物资的主要集散之地,城区中心功能日益突出。
新城区境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以其深远的历史渊源,优越的地理区位,形成独特的发展轨迹,具有鲜明特点。
古城新市区
新城区境既古老又年轻,它是西安的一部分,具有古城的历史风貌;又是古城中新的开发区,具有新市区的时代特色。
辛亥革命时,区境内的“满城”,毁于兵火,几成废墟,荒芜空旷,人烟稀少。民国元年(1912年)9月,陕西都督府下令拆除“满城”西、南两面城墙,同时,将“满城”南部官地327.5亩划归西安红十字会医院建院(今西安中医医院及尚德路至炭市街地段)。民国5年(1916年),又将“满城”东南部官地41亩划归英华医院(今第四医院)。从此,翻开重新开发区境的序幕。民国10年(1921年),冯玉祥拨款1万元资助张子宜在今东二路至东四路之间创办西安孤儿教养院(后更名西安私立子宜育幼院)。民国16年(1927年)2月,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在皇城东北面,将150亩空地开辟为革命公园,营建两大墓穴,安葬“围城”期间死难的军民2743人,并建革命亭,以资纪念。7月,陕西省政府迁入皇城后,在东、西、南门外分别开辟了东新街、西新街、南新街。翌年又拓修北新街。
民国17年(1928年),西安市政府正式将原“满城”地域划为新市区,规划道路,标卖荒地,进行开发。是年秋,开拓修筑了尚德路、尚仁路(今解放路)、尚俭路、尚勤路4条道路,修建了民乐园。民国18年(1929年),开辟了以“崇”字起头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8条道路(今东、西1~8路)。这样,就将新市区建成为各大约50亩大小的30多个街坊。民国19年(1930年),西安市政府正式设立新市区管理处,负责新市区的建设和管理。民国23年(1934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在尚仁路北端凿通城墙,开辟了中正门(今解放门)。民国25年(1936年),在尚平路两侧及北新街陆续建成一德庄、二华庄、三秦庄、四皓庄、五福庄、六谷庄、七贤庄、八仙庄;在北大街中段东侧建成通济南坊、中坊、北坊,成为当时西安城内最整齐、最美观的居民住宅,与城内广大地区、铁路两侧低洼阴暗、杂乱脏臭的棚户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三、四十年代,沿尚仁路一线建成民乐园市场、民生市场、国民市场、游艺市场,在案板街建成平安市场。至此,区境城内部分的建设格局基本形成。此谓第一次开发。
新城区境的第二次开发在建国后的50年代,重点在城外部分。当时区境东郊是广阔的农村。为配合大规模经济建设,1954年,辟修了长6720米的长乐路,它西连东、西五路、莲湖路,是贯穿西安的通衢大道。1955年又开拓横贯南北,长5261米的万寿路以及与之相平行的幸福路。原设计两路为上下行线,中间为花园,总宽200米。接着修建了咸宁路、长缨路、华清路、金花路、韩森路、太华路等18条干道。这些道路整齐宽阔,保持了唐长安城东西南北笔直、均衡对称、棋盘式布局的特点,基本上形成了境内道路网络骨架。与此同时,一批工人新村、居民住宅拔地而起。北郊建成生产村、华峰新村、铁一、二、三、四村及铁东、西、北村等,这些村庄因在大明宫文物保护区内,故均为平房。在东郊则建成由楼房群组成的20个街坊,这些街坊占地大的六七万平方米,小的两三万平方米。总之,经过两个时代,两次开发,特别是建国后的大规模开发,形成了今日新城区的格局,奠定了新城区迈向现代化城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