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汉中市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历史名城汉中介绍(1)

2011-5-6 16:55:50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巴山之间,北倚秦岭,南临汉江,属汉江上游区。东与城固县为邻,南以汉江与南郑县分界,西与勉县接壤,北与留坝相连。南北长三十七公里,东西宽二十二公里,总面积五百三十八平方公里。地势南低北高,依次为平原、丘陵和山地。南部的平原是汉中盆地平原的一部分,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海拔约五百到七百米。北部的丘陵和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汉中盆地是汉江上游最大的盆地。西起勉县武侯镇,东至洋县尤亭铺,长约一百一十六公里,宽约五到二十五公里,是由汉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阶地平原。汉中市城区就处于汉中盆地平原的中部。由于纬度位置偏南和秦岭对寒潮的屏阻作用。这里气温较高,冬季也比较温和,成为我国北亚热带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条件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地理景观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具有显著的南方特色,被称为陕西的小江南。汉代以来,一直是陕南山区最大的农业中心和粮食基地。
  
  汉中因汉江得名。作为行政建制名称,始于秦。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设郡治于西城(今陕西安康)。东汉将汉中郡由西城迁治南郑。从此,南郑成为汉中的附郭首县。直到1954年,汉中的行政首府一直设在南郑。
  
  南郑的名称起于西周。据《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
  
  自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置南郑县以来,除西魏一度改置光义县外,隋唐至明清及民国,一直保留南郑县的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即将南郑县迁治县城东九公里的铺镇,并划出城区及近郊设置南郑市。1954年,改南郑市为汉中市。1961年9月划定现在的辖区范围。1964年8月改为汉中县。1980年9月又改为汉中市。
  
  汉中作为县以上一级行政区域名称,曾有过多次变动。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张鲁占领汉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改汉中郡为汉宁郡。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征降了张鲁,改汉宁郡仍为汉中郡。隋文帝统一全国,为避其父杨忠之讳,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汉中郡为汉川郡。唐代又有梁州、褒州、汉中郡等多次变更。唐德宗李适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避朱之乱,逃到汉中,乱平返都时,为褒扬汉中,特用其年号诏改梁州为兴元府。宋代未变。元初改为兴元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改兴元路为汉中府。清代沿用这一建制。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为汉中道;二十四年(1935年),改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治南郑县。1949年解放后,将先在湖北省内组建的陕南行政公署,移治于南郑市,统管今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辖地;1951年2月撤销陕南行政公暑,改设南郑专区;1954年改为汉中专区;1966年改为汉中地区。
  
  汉中为物产丰富、“四塞险固”之地。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横亘,汉江贯穿其中,栈道辐辏,形势险要,可“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家争夺之要地。自汉代以来,便以引人注目的声名载人史册,湛称历代军事重镇。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他以此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灭三秦,进而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汉家王朝。
  
  三国时,先是曹操征张鲁,据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黄忠在定军山前刀劈夏侯渊,赵云在汉滨大破曹兵,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自立汉中王。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屯兵汉中,劝农讲武,实行耕战,六出祁山,北攻曹魏,历时八年之久。
  
  南宋时期,汉中为西部抗金重镇。吴、吴兄弟以秦岭为屏障,据守汉中三四十年,阻止了金人的南侵。
  
  明天顺元年(1457年),王斌发动的汉中农民起义,曾经攻占汉中,赶跑了明端王朱常浩。
  
  太平天国时期,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将领,也曾西进汉中,先后驻扎一年之久。
  
  本世纪三十年代前期,中国工农红军曾在汉中的镇巴、南郑、西乡、宁强等县山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于汉中城乡,为建立红二十九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这一幕幕历史活剧中,登台演出的著名历史人物及其重要活动,给汉中留下了异常丰富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摩崖石刻、石窟造像等名胜古迹。
  
  作为军事重镇的汉中,历史上虽非帝王之都,但为朝廷所重视。以它为中心的汉中盆地,与周围地区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历史遗存甚多。其中以汉代及三国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有古栈道、褒斜道石门、石门摩崖石刻、山河堰、古汉台、拜将台、饮马池、武侯墓与武侯祠等。
  
  古栈道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古时南北交通极为不便,故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为了开辟从关中翻越秦岭、巴山,通往巴蜀的通道,早在战国时期,秦国人就在秦巴山区,依山傍水,修筑栈道。所谓栈道,就是沿河修筑的道路,在通过河弯的凹岸或断崖绝壁处,凿石架木而成。秦昭襄王末年已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说法。秦国在秦岭修的栈道至少有两条。刘邦破奏后,受封汉王,由杜县(今西安市长安县境)南行赴南郑,其路线约当后来所称的子午道。后来由南郑返关中,却是经由勉县,沿嘉陵江而上至陈仓的故道。到了汉代,由汉中至关中的栈道计有故道、褒斜道、骆道和子午道;由汉中到四川的栈道有金牛道和米仓道;由汉中到甘肃的栈道有白水道。共有栈道六条,真可谓栈道之乡。这些栈道中,以兴修于西汉中叶的褒斜道最为有名。修筑这一条新道,原是想利用向南流入汉江的褒水(今褒河)和向北流入渭河的斜水(今石头河)的水道,来运输由汉江下游集运到南郑附近的漕粮。这条水道没有通航的可能,但循水依山修成的这条栈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要比经由陈仓的故道近便,因而成为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南北往来的大道。米仓道是由南郑向南翻越米仓山,到重庆这个古代巴国都城的大道。东汉末年,张鲁为曹操所逼,就是从这等道南奔巴中的。这些栈道,在汉代以后的一千多年中,时兴时废,或部分改线。因此,现在保存的栈道遗迹,分歧较多,正是栈道演变历史的实证,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山地交通的珍贵依据。目前保存较好的,首推留坝县丁家村和阎王砭等地。
  
  褒斜道石门是褒斜道南口的一个人工隧道,史称石门。隧洞长十六米三,宽四米二,南口高三米四五,北口高三米七五。两车在洞内可并行。石门开凿于公元一世纪,始于汉明帝水平六年(公元63年),到九年(公元66年)四月成就,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隧道。开凿之法,也确有创造性,是用“火焚水激”方法开凿的。
  
  褒斜道及其石门,自汉代以来,通而复塞,塞而复通,历次修复多有摩崖石刻。古时行经褒斜道的车辆,都曾经过石门。人们目睹栈道、石门、古山河堰之伟大和褒谷山水之胜迹,常感受于怀,为文题记,或题词留名,相继镌于石门洞内东西两壁和洞外南北数里的断崖、陡壁、褒河岸边及河床巨砾之上,形成了浩瀚的石门石刻。据1960年普查统计,共有摩崖石刻百余方。其中有以汉魏石刻为主体的十三种摩崖石刻,唐宋以来已著称于世,为历代考古学家、书法家所推崇,誉满全国,世称“石门十三品”。这些石刻,以其时代之早,内容之宏富,书艺之高超,保存之完好,在全国是独县特色的。
  
  山河堰是汉中地区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水利工程。汉初,丞相萧何曾拦褒河水修堰,后为曹参所落成。因褒河一名山河水,故拦截褒河而筑成的堰,又叫山河堰。其灌区包括原南郑、褒城两县的部分地区。原灌区内多有祭祀萧何、曹参的庙宇。在筑堰的同,还兴修了王道池、蒿池、月池、顺池四大名塘,用以蓄水灌溉。这些水利工程,对发展汉中农业有重要作用,在全国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三国时,诸葛亮屯兵汉中,踵迹增修。南宋时期,也多次重修。《宋史。吴传》载:“至汉中,修复褒河古堰,溉田数千顷,民甚便之。”《宋史。吴传》、《宋史。杨政传》都有重修山河堰的记载,并有宋代《重修山河堰记》石碑两块和《重修山河堰》摩崖一方。
  
  古汉台、拜将台和饮马池相传都是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驻汉中时的遗迹。位于市中心东南侧的古汉台是刘邦的宫廷故址,台高六米,面积约五千平方米,四周有高耸的台垣,砌以砖石,上有女墙,雄伟多姿。台内汉代的建筑已无从稽考。宋代以后相继建有许多亭台楼榭,主要有宋代的天汉楼(今之望江楼),明代的桂荫堂、镜吾池、洗心亭,清代的清晖亭,清末民国初的东华厅和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的竹林阁。望江楼为汉台的最高处,高檐飞角,甚为古雅。台上有一石鼓,相传为刘邦的上马石。被誉为汉中名胜之一的“月台苍玉”,即指石鼓而言。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汉中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南郑县小南海风景区 西大池 红军在汉中
西乡县鹿龄寺风景区 勉县天灯寺 宁强卧云山庄
陈仓古道 佛坪温泉 汉中革命历史陈列馆
西乡县镇水龙王庙 西乡县玄坛歌石刻 古阳平关
兴州珍园 西淮仙湖 黑龙潭
汉中市美食 更多
西乡酸辣子
金裹银
汉中美食:汉中梆梆 汉中美食:石门麻辣
汉中美食:麻辣鸡 汉中美食:红豆腐
汉中美食:米糕馍 汉中美食——汉中粉
汉中美食:汉中板鸭 汉中美食:柿饼
汉中腊肉 西乡酸辣子
汉中市特产 更多
汉中市地方特产:腊汁肉
汉中市地方特产:镇巴腊肉
汉中方言中的忌讳 汉中乔迁之喜俗
奇特的嫁妆---腌 背手和解手的来历
汉中滑竿 陕南吃剖膛俗闻
秦巴中华猕猴桃酒 陕南传统民居
陕南把嫂叫姐趣谈 乡土美味——陕南腊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汉中市概况:汉中市文明文化
·汉中市概况:汉中市自然风光
·汉中市概况:汉中市科技教育
·汉中市概况:汉中市交通通讯
·汉中市概况:汉中市简明历史
·汉中市行政区划介绍
·汉中市概况介绍
·汉中历史大事
·汉中八景简介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