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境内的寺、庙、宫、观始建于南北朝。唐、宋时更甚,明、清时,寺院宫观林立。载入旧志的百余处(座),未载入志书的小庙、宫观遍及全县。
一、清真观
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处的牛家村。观内有一座保存较好的元代建筑玉清殿,当地人称“老君庵大殿”。殿是一座三间单体的高台建筑,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至五年(1260~1264)。元至明正德八年(1513)第一次重修。万历十年(1582)境内瘟疫,为了“祈求神灵”消灾免难,又重修。建国后,用作学校,殿被改建为教室。
二、法门寺(见《法门寺》编)。
三、城隍庙
位于县城东大街,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正德十三年后多次重修,有钟鼓楼、石坊、献殿、玉皇楼、道院两廊等建筑,面积6668平方米。
四、贤山寺
位于县城南10公里的午井乡南官村。相传:昔贤人张横渠隐此读书讲学,故名。寺内原有元代砖塔一座及张夫子殿、大佛殿、山门、僧舍等古建筑,后多被毁坏。1984年后,佛教徒重建佛殿5间,僧舍灶房两幢,僧人静一住寺。
五、天合寺
位于县城南飞凤山上,始建年代无考。宋嘉祐八年(1063),苏东坡任凤翔通判时,曾游该寺,并以《远爱亭》为题赋诗赞美景观。宋元以后,寺内增建了班马祠、乡贤祠。清康熙年间又修“远爱亭”,塑像,供祀苏东坡。
六、凤泉寺
旧志称龙泉寺。位于县城北22.5公里的西观山上,始建约在北周,是隋代最有名的佛庙古刹。旧有九眼凤泉(亦称龙泉)和古建筑佛殿以及僧舍,今均已毁坏。
七、龙泉寺
在县城东北35公里的东观山上。现仅存《重修东观音寺碑记》、《重修东观山龙泉寺碑》、《重修东观山碑文》。
八、净光寺
在县城东北25公里的中观山上。山壑有清风洞,洞口径33厘米许,风声长吼,其深莫测。山上庙宇僧舍已毁。
九、温泉山庙
位于县城南10公里的沟老村水沟北岸,始建明天启元年(1621)。原有庙院和大殿两座及两廊建筑,建国后拆除。后又建大殿一座和若干间生活用房,并塑起“神像”。旧志载,天旱时此庙“祈雨屡应”。
十、其它寺庙
未列入保护单位的其它寺庙计有:黄甫寺、万杨寺、龙渠寺、法禧寺、聚粮寺、长命寺、高望寺、大佛寺、龙光寺、朱村寺、菊花寺、太白庙、青龙庙、鲁马庵、罗家庙、三义庙、白龙庙、石槽庙、索姑庙、三皇庙、元帝庙、玉皇庙、扁鹊庙、三官庙、二郎庙、兴龙寺、福严寺、云寂寺、齐阳寺、八戒寺、白衣庵、鲁马寺、杜城寺、寿峰院、天庆寺、广济院、永平村寺、伊家寺、灵护寺、召光寺、再觉寺、龙华寺、福兴寺、龙会寺、福荫寺、云峰寺、九天圣母寺、妙觉寺、觉皇院、崇庆院、觉禅院、镇国寺、寿丰寺、东观寺、灵缘寺、明山寺、兴隆寺、重阳宫、净土院、朝阳寺、王昭寺、福寿寺、兴先寺、良峪寺、云邰寺、三台寺、金铃寺、召首寺、华严寺、福寿院、继凤寺、元渊寺、中元寺、海觉寺、普救寺、德风寺、青龙寺、昭风寺、清福寺、九龙寺、慧济院、居阳寺、京池寺、福元寺、丹霞观、集仙观、玉清观、背阳观、景福宫、三圣宫、太元宫、永福宫、北极宫等。今大多数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