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凤翔城乡有一些专搞迷信活动者。其中有自称“驱神赶鬼” 的巫婆神汉,自命“算卦不留情”的算命先生等。他们察言观色,相机应对,信口雌黄、指点祸福吉凶。有的装神弄鬼,指点“迷津”,为人“禳解疾苦”、“求神祈雨”。据1950年镇压反革命时登记,全县以迷信为业者约150多人。
第一节 封建迷信
求神祈雨 始于宋代,仁宗嘉祜七年太守宋选有祷神祈雨于太白山“辄应”一事。府判苏轼曾作祷雨“湫文”、“青词”、“祝文”等。后人沿袭,如久早不雨,即祷神“取湫”,皆为官府支持。民国时,乡村中有些士绅、会长纠合信众、巫神,迎合民意取湫机迂天雨,县政府还为其披红、鸣炮、送匾,表示庆贺。
驱神赶鬼 巫婆神汉所为,俗称“伐马脚”。有“下阴山”、“做道场”、“春祈秋报”、“禳解送病”、“视疾舍药”等多种形式,麻痹群众,或用纸灰化水代替药物,蒙骗信众钱物而走。信众间或有上当送命者。
算命相面 算命俗称“测八字”。以一个人的生辰年、月、日、时的干支各二字来推算其一生的命运和祸福吉凶。还有八字不合,属相相克不能成婚(俗称“合婚”)。一个人的命运全由出生的时辰决定其吉凶。相面类似算命,不同的是以人的相貌和气色看“麻衣相”。判定其吉凶。还有俗称“打时”的,如一个人丢了东西,看相的人可按他的长相和生辰、丢失东西的时间,“指点”寻找的方位。
看风水 民国时,各乡几乎都有“阴阳先生”,专门为人看坟地、择吉时,相住宅。胡说“阴宅”(坟地)、“阳宅”(住宅)、婚葬嫁娶吉时,可以决定一家甚至一族的祸福。受“阴阳先生”的愚弄,农村常有为坟地、宅地斗殴、兴讼者。
修庙敬神 民国30年前,城乡有庵、观、寺、院和关羽庙等较大的庙宇数十座。乡间各村几乎都有山神、土地、马王等小庙。除信奉天主、耶稣等教徒外,其他农户奉祀“家宅六神”(指土地、仓神、龙王、弼马瘟、灶君、天神),商户奉祀“财神”、“火神”,逢时赶会烧香磕头。民国末期,大庙被国民党政府军官学校既修战壕时拆除,逐渐减少。
迷信活动在解放前比较猖獗。建国后人民政府对迷信为职业者进行教育,安排其另谋生活,其活动大为减少。随着人们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迷信的人越来越少。由于长期形成的封建迷信的影响,有些群众分不清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的界限,封建迷信时伏时起。
第二节 积弊陋习
鸦片烟毒 自清道光十八年(1883)流毒传入凤翔。咸丰十年(1860)凤翔开征土药税(即对县内鸦片烟征税)。
民国时期,鸦片烟毒在凤翔已泛滥成灾。民国22年(1933)凤翔城内有鸦片商店四、五十家,市民吸食者占十分之四。
民国25年(1936),周楚材奉陕西省国民政府命令,出任凤翔检举禁政委员,查禁鸦片。同年8月29日在东湖树立林文忠公像碑一通,正面镌刻林文忠公画像,碑阴刻林则徐遗教。
民国26年(1937)禁烟趋于高潮,省政府下令禁种、禁售、禁吸。县成立戒烟所,收集瘾民服药戒瘾。
民国28年(1939),凤翔县长蒋复初奉省令成立戒烟科,专司戒烟事宜,提出:“戒烟与抗日并重”等口号,在社会广泛宣传吸毒危害,东湖画有戒烟壁画,“易凤社”编戒烟快板演唱等。但由于积弊日深,加之地主豪绅、官吏、恶霸土匪和社会游痞分子竟然以此为快乐普遍吸食,并组织贩运,从中谋利。城关、陈村、柳林、彪角等集镇官匪奸商勾结制造,贩运烟毒(白面)集团猖獗。禁种鸦片基本办到,吸毒瘾民仍然很多。民国32年(1944),县法院受理烟案43起。34年(1945)纪念“六·三”禁烟日,一次查获吸烟者51人。35年(1946),国民党政府数次公开枪杀走私贩毒者16人,仍禁而不止。
解放初,贩运、吸食鸦片者仍然不少。据1950年不完全统计,城关共有工商业者727户,贩卖烟毒者竟有301户,占40.13%。农村个别偏僻山区仍有偷种鸦片者。1950年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1951年2月16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禁烟禁毒工作的指示》,中共凤翔县委、县人民政府密切配合“镇反”、“三反”、“五反”运动,在全县范围内禁烟禁毒。1951年10月10日在县体育场召开公判大会,处理17名大量贩运、种植大烟的犯罪分子,当众焚烧大烟8千两,烟具1千多付。并根据惩办与改造相结合的禁烟禁毒方针,向全县人民发出《关于坚决制止烟毒活动的通告》。瘾民14317名前来登记,订立保证,不再吸食。两次公捕烟毒犯罪分子198人。并按“分散自戒为主、集中施戒为辅”的原则,对5205名吸食者分期分批集中县城戒烟所隔离治疗,并给分散自行施戒者免费发给戒瘾药丸,以辅施戒。同时,对党员、干部利用职权勾结烟贩或吸食毒品、收受贿赂、放纵烟犯者进行严肃惩处。1952年8月烟毒危害基本消除。
赌博 解放前,县内官吏、豪绅巨商、公职人员常聚赌以“增进友谊”,笼络关系。城乡无业游民中的赌头、赌棍摆设“场合”,抽头为业。群众中亦有幸侥谋取意外之财者,常聚赌、参赌,时有倾家荡产者。赌博的方式有:打麻将、玩纸牌、推牌九、掷骰子,开宝盒等,前三种参赌者较多,后二者赌注更大。解放后,政府明令禁赌,赌博者不多见。
乞丐 民国时期村镇有不少乞丐,凤翔城内为乞丐集中之地。他们居于破庙、砖瓦窑、街道屋檐或城壕窑洞等处。久为乞丐,内部有如帮会组织,丐头(叫化头儿)管辖一方乞丐,或出谋划策“吃大户”、偷窃,或组织在乞丐中济老扶病。丐头并不行乞,仍然饱食。民国9年(1920)2月,郭坚踞凤翔,疑乞丐偷盗为其妾杨玉梅修墓之物,下令执法队捕杀乞丐,被杀者70余人。至此,城内乞丐即少,乡下人进城亦洁衣整装,恐误为偷盗乞丐。解放后,人民政府在短时间内安置了乞丐。现间或有零星乞丐,多为精神病患者。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