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十一月,敬宗欲游骊山,群臣屡谏不听,拾遗张权舆跪谏,敬宗执迷不悟,仍幸温汤,激起众愤,终于次年十二月被宦官刘克明所杀。
僖宗李儇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义军入长安,前夏州节度使诸葛爽统帅禁军驻栎阳,抗拒黄巢。
中和三年(883)五月,唐将李克用与黄巢军尚让大战于零口。尚让败。
昭宗李晔天复元年(901),十一月,朱全忠举兵向长安,驻军零口。
天复二年(902),正月,朱全忠取栎阳、高陵、左冯翊,入蒲津。
五代
后唐闵帝李从厚应顺元年(934),河东节度使潞王李从珂于凤翔举兵进犯长安,三月二十二日至昭应,执西京留守王思同杀之。
宋代
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三年(970),九月,昭应县奉诏修缮秦始皇帝陵。
太宗赵光义端拱元年(988),侯和尚、刘渥起义于栎阳,至凤翔复至耀州,被永兴军华州巡检卢斌所杀。
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八年(1015),为避讳“玉清昭应官”名,改昭应县为“临潼”县。
仁宗赵祯天圣六年(1028),八月,临潼大雨,山洪瀑涨,民溺死者甚众。
金元时期
金熙宗完颜亶皇统二年(1142),经年不雨,泾、渭、浐、灞枯竭,民多离散,城邑遂空。
章宗完颜璟明昌四年(1193),勅置京兆栎阳县粟邑镇仓。设仓算都监一人,由县官兼领。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栎阳县并入临潼县,自此,临潼县渭河南北统一。
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陕西屯田总管府将安西王府所管编民2000户,安置于栎阳、泾阳、终南、渭南屯田。设栎阳屯田所,700余户,置九屯:归厚、安仁、安业、丰乐、万全广盈、阜盈、大有、安陵,屯田102099亩。
成宗铁木耳大德九年(1305),五月,以陕西栎阳、渭南等县因上年旱灾蠲其田租。
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元年(1324),六月大雨,渭水溢,损民庐。
文宗图帖睦尔天历二年(1329),二月,奉元路临潼、咸阳二县告饥,陕西行省以便宜发麦5400石赈临潼,发钞3000锭赈咸阳。
明代
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大将徐达进师奉元路,元平章、张翼因县城圮,于县西南二里筑寨据守,闻大兵至弃寨而去,本县人武宗原率众归明。
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至二十二年(1484~1486),连续三年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十日,临潼6.25级地震,死亡1900人,是年冬,大饥。
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四年(1501),正月初一日,朝邑 7级地震,自是日至次年五月初一日,较大震者8次,涉及长安、临潼等地。
弘治十六年(1503),重修临潼县署。嘉靖三年(1524)扩修。
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四年(1555),华州八级地震,延及千里,临潼重灾,死亡三万余人。
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1568),三月临潼5.5级地震;五月西安又震,灾及临潼,是年大旱。
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1582),大旱、饥,人相食。
万历三十六年(1608),邑人武之望主编《临潼县志》四卷。
万历四十年(1612),春、夏大疫。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临潼大饥,十岁儿易一斗粟。
思宗朱由检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率起义军与明军洪承畴大战于渭南、临潼一带。
是年十二月,“老回回”等自河南入陕与洪承畴战于临潼。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李自成攻占临潼,旋破西安。
清代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十一年(1654),临潼地震。
顺治十八年(1661),邑人高翔鸾、米调鼐编修《临潼县志》。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元年(1662),临潼秋雨40余日,渭水绝渡半月,冬河冻,可行车马。
康熙二十七年(1688),三月霜杀麦,四月地震,秋季旱。
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康熙西巡,驻温泉十余日,总制鄂海《温泉碑》,记有:“谕旨毋以临幸之后,禁民洗浴……”等词。
高宗爱新觉罗 弘历乾隆十年(1745),七月,临潼大雨,水冲民宅,秋禾无收。
乾隆十三至十七年(1748~1752),这年大旱成灾。
乾隆三十六年(1771),二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霜杀麦,后连阴雨,麦秆死者从根另发数秆,皆成穗,较未死者倍收其实,记此以为后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县令史传远编修《临潼县志》。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八年(1828),回、汉民族发生冲突,互有杀伤。
道光二十二年(1842),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贬往伊犁,路经临潼,游览华清池,凭吊秦始皇帝陵。
文宗爱新觉罗奕
咸丰十一年(1861),临潼农民杨升华领导反“地丁加耗”武装斗争。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元年(1862),正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及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经临潼,向渭南、华县进军途中,于四月二十六日击毙团目陈茂经、张龙骧于黄家屯。
是年,捻军至临潼,于新丰中陕西军务督办,胜保军伏击,败走。
同治六年(1867),八月,左宗棠进驻临潼,督师袭击捻军。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旱,临潼年馑,知县沈家祯组织乡绅段蕴山、张星垣等设局筹赈,计三万九千余石,以时价值银四十万两,赈临潼灾民而有余,乃以两千石济韩城,三千石救蒲城。为彰善绅民识大体,乐善以济邻之事,立“乐善亭”碑为记。
光绪五年(1879),知县沈家祯以工代赈重修临潼县衙。
光绪十五年(1889),知县焦云龙,倡修关山书院。
是年,本县举人杨彦修等续修《临潼县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