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淳化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淳化县概况:淳化大事记(1)

2010-8-14 15:26:31   来源:本站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新石器时代
    约前4800~前4300年
    在本县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表明:本境域已为先民繁衍生息之地,且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清雍正十三年敕修《陕西通志》载:“有云阳氏是为阳帝,厥化混混,厥生蒙蒙①都于雍之甘泉②”;是本县迄今可知的最早人类。
    约前2800~前2500年
    甘泉为古帝王之常都。敕修《陕西通志》载,“甘泉山下有邱,即黄帝祭天处。”《汉书·郊祀志》载,黄帝于甘泉置明庭(即圜邱合宫)以接万灵(迎祭天神)。
    约前2300年~前2200年
    东夷首领少昊天帝(号金天氏)曾到本境甘泉山祭天,饮用过甘泉水。
    传说帝喾之妃姜嫄生后稷(弃),曾寄养于本境西部的姜嫄河畔。姜嫄河由此而名。
    夏
    约前2100年
    夏王朝建立,禹导汧及岐至于荆山,为本境治水之发端。
    传说禹铸鼎分九州,本境属雍州。
    商
    约前1600年
    云阳氏氏族建立妘氏国,为商王朝之属国,都于甘泉。
    约在桀时,后稷(弃,尧之农师)之曾孙公刘,失其稷官,又遭夏人之乱,由邰(今武功县地)举族迁徙于泾水之滨,创建豳国。《诗经·公刘》记载了公刘迁豳的盛大场面。本县地处“南豳”,亦称“豳之腓”。
    约前1200年
    公刘居豳,历八世,武乙暴虐,犬戎攻边。周古公亶父率族人离豳地,迁至岐山下的周原。
    周
    约前1100年
    周族部落(周原西岐)攻灭商纣,建都镐京(今西安市),本境遂为周王朝之王畿。约在此时,流传于本境的民歌《七月》、《东山》、《破斧》、《公刘》等,被编入我国最入的诗歌总集《诗》中。后被孔子删定,称《诗经》,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武王(姬发)徵周(召集)九牧(州)之君,登豳阜,以望商邑③”(《史记·周本纪》)。
    周宣王五年(前823年)
    狁(西北游牧部落)攻至焦获(今本县仲山)。周命尹吉甫(号佰吉父)反攻至大原(今陇东高原一带)。现存佰吉父盘的铭文记及此事。
    周幽王二年(前780)
    废隰治阪,是为本境平土治田、水土保持之始。
    周平王元年(前770)
    平王东迁,秦襄公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平王以岐之西的岐丰之地(包括豳地)赐之。时豳地多为戎族占领,秦奉命自行夺取。本境遂为秦之地。
    周简王八年 秦桓公二十六年(前578)
    晋、周、鲁、齐、卫、郑、曹、邾、滕等国攻秦,战于麻隧(今本县境),秦败退。诸侯军渡泾水至候丽(今礼泉县境),秦失去黄河以西大片领地。
    周显王五年 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
    秦与晋战于石门(今旬邑东,淳化北),斩首6万,周天子贺以礼服。
    周显王十九年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
    秦迁都咸阳(今咸阳东北),“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凡41”。云阳县(今本县境)为其一,开本境置县之端。
    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
    秦丞相李斯与姚贾谋害韩非于云阳狱中。
    秦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韩国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今北仲山)西抵瓠口(泾水出山处)为渠,称郑国渠。东去注入洛水三百余里。
    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云阳属内史。
    二十七年(前220)
    秦始皇筑驰道联通各郡,是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交通大道。其西方三条干线中,北线由咸阳起,经泾阳县入本境达甘泉山,再经漆阳(今彬县)至北地郡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西北线其中一条由本境起,经旬邑县东北、再经泥阳、义渠、彭阳直至高平(今宁夏固原),史称云阳—高平道,一直为关中陇右间商旅要道,为境内最早的交通大道。
    三十五年(前212)
    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发40万边卒刑徒筑秦直道。起自甘泉宫(实为甘泉山),北抵九原,“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宽且直,故名“直道”,3丈而树,宏伟壮阔。至今尚存部分完整路面,清晰可辨。是年,徙5万户于云阳,并免去十年徭役。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卒于河北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遗体置于辒辌车运送回京,途经云阳到咸阳。
    二世元~三年(前209~207)
    秦二世胡亥于甘泉山(本境北)始建林光宫。宫成后,二世曾巡游于林光宫,并于宫中观赏角抵戏表演。
    汉
    文帝十年(前170)
    冬季,文帝至甘泉(今本县境)。
    三年(前177)
    五月,匈奴右贤王入河南地,至上郡,杀掠人民,文帝刘恒抵甘泉(今本县境),诏令丞相发车骑八万五千,至高奴(今延安市)击之,右贤王走出塞。
    十四年(前166)
    匈奴单于14万骑入塞,使奇兵入烧回中宫(今陇县西北),后骑至甘泉(今本县境),文帝遣兵击之,出塞而还。
    后元六年(前158)
    匈奴大举入侵,烽火通至甘泉。
    景帝二年(前155)
    云阳县改隶左内史。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
    汉武帝在秦林光宫旁始建甘泉宫。
    元朔四年(前125)
    冬,武帝至甘泉宫巡察。
    元狩二年(前121)
    甘泉宫落成。其围19里120步,“有宫十二,台十一”。其中间台室画有天一、地一、泰一诸鬼神。
    是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抗击匈奴,袭取河西得胜,夺得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祀于甘泉宫。
    元狩四年(前119)
    大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宿营甘泉宫,曾与士兵踏鞠(即蹴鞠)为乐。是为境内最早的足球游戏。
    元狩五年(前118)
    武帝病,求巫医,遂在甘泉建祠。
    元狩六年(前117)
    汉武帝、霍去病、李敢在甘泉狩猎。
    元鼎元年(前116)
    汉武帝于甘泉宫建招仙阁。
    元鼎四年(前113)
    六月,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故城)后土营旁出土当时最大的鼎,武帝视为宝鼎,派使前去以礼迎之,并亲自到中山(今北仲山)迎鼎至甘泉宫。
    元鼎五年(前112)
    立泰畤于甘泉。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武帝在甘泉祭拜泰一神(古代传说的天神,五帝乃泰一神的配祭,由皇帝亲自祭祀)。
    元封元年(前110)
    十月,武帝出巡,率十八万骑众经云阳(今本县境)达上郡、河西、五原出长城,登单于台,威慑匈奴。
    武帝去桥山祭黄帝陵,后归甘泉宫。
    是年,武帝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归甘泉。
    元封二年(前109)
    甘泉宫增建益延寿观,筑通天台,改建甘泉宫前殿,自此始广建诸宫室。
    六月,甘泉殿中生芝草,九茎连叶(金茎、绿叶、红果、夜有光)。武帝以为吉祥之兆,便诏赦天下。赐云阳郡百户牛酒。并作《芝房歌》以示庆贺。
    是年冬,本境大寒,积雪五尺。鸟兽皆死,牛马等家畜蜷缩如猬,百姓冻死者十有二三。
    元封五年(前106)
    夏四月,武帝巡行至甘泉宫郊泰畤。
    太初元年(前104)
    改主爵都尉及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是为三辅。云阳隶属左冯翊。
    十一月乙酉,柏梁台火焚,武帝于甘泉受郡国计(各地上租税钱粮的簿籍)。公孙卿上言“黄帝时,青灵台被焚,即在甘泉建明庭”,术士们进言古帝王有建都甘泉的。武帝遂在甘泉广造诸侯官邸,接见诸侯、使臣。
    天汉元年(前100)
    正月,武帝巡行至甘泉宫郊泰畤。
    天汉四年(前97)
    正月,武帝于甘泉宫诸侯邸接见诸侯王。
    太始二年(前95)
    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起瓠口(今泾水出山处)是为白渠。入泾(阳)三(原)界灌田。
    太始三年(前94)
    武帝于甘泉宫接见并宴请外国使臣。
    征和二年(前91)
    夏,武帝病居甘泉,疑心为左右“巫蛊”(巫邪术害人之法)所致,命江充查办。前后株连数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征和四年(前89)
    夏六月,武帝巡行至甘泉宫。
    后元元年(前88)
    春,武帝至甘泉郊泰畤。
    “巫蛊案”昭雪。江充死党马何罗恐祸及自身而潜入甘泉宫行刺武帝,被驸马都尉金日擒缚,立案处死。
    武帝欲立年仅8岁的少子刘弗陵为太子,以吕后为鉴,遂于甘泉宫赐死刘弗陵生母勾弋夫人,死葬宫南。
    后元二年(前87)
    正月,武帝于甘泉宫接见诸侯王。不久,卒于五柞宫(今周至县境)。霍光、桑弘羊等奉遗诏辅佐太子弗陵即位,是为昭帝。
    昭帝始元二年(前85)
    七月,昭帝追尊生母赵婕妤为皇太后。随之,发卒2万起云陵(亦称女陵,在今大圪垯村),更葬之。
    是年,析云阳县北部之地,建云陵邑(今古城村),置云陵县。云陵人口逾10万,又迁一批六国旺族、八代遗少到本县。
    始元三年(前84)
    秋,募民徙云陵县,赐田、宅、钱。
    始元四年(前83)
    六月,迁徙三辅三千户富豪于云陵。每户赐钱十万。
    宣帝神爵元年(前61)
    正月,宣帝巡至甘泉郊泰畤。
    五凤元年(前57)
    正月,宣帝至甘泉郊泰畤。
    五凤二年(前56)
    宣帝前往甘泉宫祭天神。
    甘露元年(前53)
    正月,宣帝至甘泉郊泰畤。
    甘露三年(前51)
    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经甘泉朝汉,与汉宣帝会见于池阳(今泾阳县东北)南行宫至长安。
    黄龙元年(前49)
    正月,宣帝至甘泉郊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赴甘泉朝贺,宣帝礼赐如初。
    元帝初元二年(前47)
    正月,元帝刘奭至甘泉郊泰畤。赐云阳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初元四年(前45)
    正月,元帝至甘泉郊泰畤。
    永光元年(前43)
    正月,元帝至甘泉祭天地,赦云阳囚犯,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高年帛。
    永光五年(前39)
    正月,元帝至甘泉郊泰畤。三月,汾阴后土祠。
    建昭二年(前37)
    正月,元帝至甘泉郊泰畤。元帝即位遵旧仪,间年郊祀。
    成帝建始元年(前32)
    十二月,罢甘泉郊泰畤、汾阴后土祠,立长安南北郊。是月,大风坏甘泉竹宫,拔畤中木十围以上。
    鸿嘉二年(前19)
    春,成帝至云阳巡察。
    永始三年(前14)
    匡衡免相后,刘向等认为不宜改变祭祀制度。是年冬十月,复营泰畤于甘泉,汾阴后土祠,祀雍五畤。时罢各地旧祠近半数。
    永始四年(前13)
    春正月,成帝至甘泉郊泰畤。颁诏大赦天下。赐云阳吏、民爵,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
    是年,扬雄作《甘泉赋》。
    元延二年(前11)
    正月,成帝至甘泉郊泰畤。
    元延四年(前9)
    正月,成帝至甘泉郊泰畤。
    绥和二年(前7)
    正月,成帝至甘泉郊泰畤。
    三月,成帝刘骜卒。未几,再罢甘泉郊泰畤、汾阴后土祠。复长安南北郊祭祀。是月,大风坏甘泉畤中大木百余棵。
    哀帝建平三年(前4)
    冬十一月,复甘泉郊泰畤、汾阴后土祠。
    平帝元始二年(2)
    江湖人成重等200余户自愿迁云阳,朝廷赐其公田及住宅。
    元始四年(4)
    撤销云陵县并入云阳县。云陵县存续计91年。
    元始五年(5)
    大司马王莽奏徙甘泉、汾阴之祀,复南北郊祀。
    刘玄更始三年(25)
    十月,邓禹领兵经云阳到旬邑,赤眉军紧追其后,禹令张宗断后。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
    九月,邓禹与赤眉军战失利,走云阳。
    是月,赤眉军被汉中王刘嘉破于谷口(今本县南冶峪河谷),光武帝招降之。
    建武年间(25~55)
    恢复三辅,云阳仍隶左冯翊。
    桓帝延熹元年(158)
    七月乙巳,云阳地震。
    桓帝永康元年(167)
    正月,东羌先零五六千骑攻入三辅,先攻耀县,后围云阳,被都乡侯段颖击败,西羌遂定。
    三国(魏)
    文帝黄初年间(220~226)
    撤销云阳县设抚夷护军,隶雍州。
    两晋十六国
    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
    撤抚夷护军,并入池阳县,改隶雍州扶风国。
    晋怀帝永嘉五年汉刘聪嘉平元年(311)
    晋安定太守贾疋率从5万与汉将刘曜战于黄丘(今本县境内),曜大败。
    前秦建元元年(365)
    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举兵叛秦,苻坚围追,与其激战于本境。
    建元二十年(384)
    苻坚部属龙骧将军羌人姚苌在今县北50里箭杆山(即秦王殿山),背叛苻坚起兵,率羌人独立,称万年秦王。建初元年(386)即位长安,号大秦,史称后秦。是年于此地建秦王殿。
    夏赫连勃勃昌武元年(418)
    大夏天王赫连勃勃(刘卫辰子)乘东晋刘裕灭后秦后退兵之机,以其子赫连璝为先锋,大举南侵,与东晋将傅弘之激战于池阳,夏军败逃。之后,东晋将领在长安互相残杀,致关中大乱。乘其虚,夏军复占据咸阳,(是年十一月赫连勃勃于长安称帝),渭北各郡县皆为夏有。
    北魏太武帝神三年(430)
    撤抚夷护军。太和十一年(487),设云阳县(辖今县地北部,治在今泾阳县口镇长街一带),隶雍州北地郡。
    南北朝(北朝)
    西魏恭帝三年(556)
    九月,宇文泰(后追尊为北周文帝,庙号太祖)出巡北黄河(今内蒙古河套乌加河)染病,还至云阳,病卒于云阳宫。
    北周武帝建德年间(572~577)
    武帝宇文邕移住云阳宫。处理政务及避暑多在此地。
    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
    五月癸巳,北周武帝宇文邕拟攻突厥,途中患病,留住云阳,不久病重,离云阳宫回长安。六月病卒。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
    四月壬午,先年二月即位、年仅8岁的北周静帝宇文衍(即宇文阐)至云阳登仲山祈雨。
    唐
    高祖武德元年(618)
    于云阳县北部分置石门县
    武德三年(620)
    于石门县设泉州,领石门、温秀二县。
    太宗贞观元年(627)
    废泉州,改石门县为云阳县,改云阳县为池阳县,并属雍州。
    贞观三年(629)
    大将尉迟恭在北仲山顶监修铁瓦殿。
    贞观八年(634)
    废云阳,改池阳复为云阳。
    贞观十一年(637)
    雍州旱灾,朝廷免始平、武功、礼泉、云阳、泾阳、三原、好畤、上宜等县当年赋税。
    贞观十三年(639)
    六月,境内高温,煤矸石自燃,青石曝热,投草木皆焚。
    贞观二十年(646)
    八月壬申,太宗李世民至甘泉宫,铁勒族十一姓来宫进贡。
    高宗永淳元年(682)
    关中涝、旱、蝗灾继发,疫病流行。百姓病、饿而死者相枕于路。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
    以云阳置鼎州,领云阳、礼泉、泾阳、三原4县。
    久视元年(700)
    八月,撤销鼎州,云阳隶雍州。
    景龙年间(707~709)
    王仁皎被举授为甘泉府果毅,迁左卫中郎将职。
    代宗永泰元年(765)
    平定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是年,李光进屯驻云阳。
    武宗会昌四年(844)
    十一月,武宗李炎于云阳狩猎。
    宣宗大中四年(850)
    唐廷授郑光孝为平卢节度使,迁河中凤翔,又赐鄠县、云阳二县良田,且免其地租。
    大中五年(851)
    于梨园镇北(今县城北)寿峰山建寿峰寺。
    僖宗广明元年(880)
    泾阳曹知悫组织武装于嵯峨山筑堡。既反唐,又派便衣入长安,滋扰黄巢起义军。
    中和四年(884)
    宦官田令孜派遣邠岐将王行瑜,潜于嵯峨山北(今本县境内)袭击曹知悫,曹因不支而覆没。
    昭宗乾宁二年(895)
    邠宁节度使王行瑜,为权宦田令孜谋废昭宗另立李保为帝,而率数千精兵入京。唐派李克用为招讨使,八月进军渭桥,克永寿。十月,与王部激战于梨园镇(今淳化县城)北部。王败退邠州后逃至庆州被杀。李克用还屯云阳。
    五代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
    朱全忠灭唐,建后梁,华原温韬乘战乱,聚众占据嵯峨山,遍掘唐诸陵墓,取其所藏珍宝。唯掘乾陵时大雨如注而未成。
    后梁开平三年(909)
    李茂贞与蜀、晋合兵攻梁之雍州,因梁太祖朱全忠性猜忌,屡杀诸将,梁招讨使刘知俊遂叛附李茂贞,与梁将康怀贞战于三水、云阳、三原青谷等地,大败梁军。
    两宋
    太宗淳化四年(993)
    始置淳化县(以年号取名),辖金龟、平泉、古鼎、甘延、温丰、威远等六乡。县治设梨园镇(今淳化县城),隶属耀州。
    徽宗大观二年(1108)
    时任知耀州淳化县事刘云及耀州华原县(今耀县)主簿、代理淳化县薄尉郑仲光刻立“耀州淳化县御制学校八行八刑碑”。是为境内迄今发现较早的御制教育“训令”。
    高宗建炎四年(1130)
    金将娄宝率兵攻占邠州,淳化、三原、礼泉守臣王淑弃城而逃,渭北被金军所占。
    高宗绍兴十年(1140)
    金撕毁和议,再次入侵。金将撤里合率兵进攻邠州,邑民受其扰。
    金熙宗皇统元年(1141)
    宋、金议和,淳化属金国,隶庆原路邠州。
    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
    将宋代所建崔府君祠,改建为东岳庙(即泰山庙)。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万廷树捐俸重修,为献殿3间,正殿3间,寝殿3间,东西廊房16间。
    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
    西夏兵入境,连陷邠州、泾阳等地。金募兵万余,战败西夏。
    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
    西夏兵入境。已占据关中的金军选精锐6万分别屯驻邠州、乾州、耀州等地以防边。
    兴定五年(1221)
    蒙古军攻陷京兆。次年春攻克乾州、邠州等地。咸阳各县遂为蒙军占领。蒙古军拒绝金朝求和。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
    蒙军大举向关中进军。金节度使杨沃衍与部将刘兴等在邠、陇间与蒙军抗衡,屡战屡胜。蒙军不能前进,直至成吉思汗病卒,始退。
    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
    蒙军复入关中腹地,围京兆府。金兵救援,为蒙军所败,长安城破。经多次反复,本境及关中大部地区终被蒙军所占。
    元
    世祖至元七年(1270)
    三水县并入淳化县,隶属巩昌路邠州。
    至元九年(1272)
    世祖忽必烈推行驱奴制,限制掠良为奴,并鼓励开垦荒田,发展生产。于京兆附近州县安插大批南驱、放良归顺户,本境居民增加近一倍。
    成宗大德八年(1304)
    泾河暴涨,关中堰毁渠堵,本县沿岸地区损失惨重。
    泰安帝泰定二年(1325)
    七月,暴雨泾河泛涨。
    泰定二年至文宗天历二年(41325~1329)
    连续五年干旱,本境饿死、绝户者甚众。
    明
    太祖洪武二年(1369)
    朱元璋副将冯胜攻入关中,淳化县归明。
    英宗正统九年(1444)
    境内数月不雨,麦禾皆死。次年春,缺粮,人口流失、死亡严重。
    正统十一年(1446)
    本境粮食丰收,为数十年所未有。外流者多返家复业。
    宪宗成化九年(1473)
    冬冷甚,泾河冰冻5尺,马车可行。冰层间有青红黄黑四色杂砂。
    成化十三年(1477)
    淳化、三水分置,淳化仍属邠州。
    成化二十一年(1485)
    全省大旱,赤地千里。本境百姓死亡、逃走者十有八九,井邑空虚,尸骸枕藉。
    成化二十二年(1486)
    连续3年5料无雨,老鼠遍地,斗米万钱,死尸载道。
    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
    一月十九日,朝邑发生7级地震,东至河南洛宁,西至甘肃静宁州均受到波及。本境遭受严重破坏。
    世宗嘉靖九年(1530)
    知县马崇增筑城垣。
    嘉靖二十五年(1546)
    八月,鞑靼族俺答率兵3万余,由庆阳攻入本境及泾阳、三原一带,掠大量人畜而去。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华州发生8级大地震,昼夜余震20余次,六日乃止。余波致本境破坏严重。
    嘉靖三十七年(1558)
    闰七月,天降大雨、冰雹。
    嘉靖四十三年(1564)
    知县张介设城门垛楼。
    穆宗隆庆四年(1570)
    四月,罗廷绣纂修的《淳化志》问世。
    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
    知县欧阳煖创建文昌阁。
    万历四十一年(1613)
    泾河暴涨,水位高达数丈,冲毁沿岸田地庄稼,人畜伤亡甚多。
    万历四十四年(1616)
    六月,大雨,境内诸河暴涨,沿岸田地被毁,人畜伤亡甚重。
    万历四十六年(1618)
    北虏入侵,常社镇城内百姓迁居今固贤乡下常社村。
    熹宗天启七年(1627)
    饥民揭竿而起,明末农民起义相继爆发。是年,参政洪承畴合兵万余,在泾阳等地围剿固原义兵,逼其败退进入本境。
    思宗崇祯八年(1635)
    知县赵之琴增修城垣。
    崇祯十年(1637)
    正月,李自成起义军占领渭北诸县。次年二月败退商洛山中。十六年(1643)十月,破潼关西进,于渭南歼孙传庭所率明军。西安、咸阳及渭北各县复为义军占领。
    崇祯十三年(1640)
    六~八月,每晨出现天红如赭的奇异现象。
    崇祯末年
    知县孟学礼设敌台于城垣西南角。
    清
    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
    初年,在大唐山(今爷台山)委官设兵,安营筑堡。
    顺治五年(1648)
    夏季无雨,冬季无雪。
    知县赵宾修城楼。
    圣祖康熙元年(1662)
    咸阳各州县大雨40余日,平地水深数尺,泾、渭、洛诸水俱涨,漂没人畜无计。
    康熙二十九年(1690)
    关中旱、蝗灾极甚。泾阳、三原、淳化、礼泉、兴平、武功诸县饿殍遍野。
    康熙三十年(1691)
    夏秋关中大旱。蝗虫蔽天,树叶、杂草几被吃光。继有流疫,民死大半。朝廷拨银赈灾。
    康熙三十八年(1699)
    冬,知县张如锦捐俸银创立县义学(址设四公祠,今县城正街),延请明经学家刘大烈为师。
    康熙三十九年(1700)
    十月,知县事张如锦捐俸薪补筑城垣130余丈,三门修葺一新。
    康熙四十年(1701)
    张如锦纂修的《淳化县志》出版。
    张如锦重建县南20里之石桥(今石桥村东)。
    高宗乾隆五年(1740)
    在泾阳知县康秉刚主持下,修复冶峪口(今泾阳县口镇)至淳化的道路。始通泾、渭之舟。
    乾隆十三年(1748)
    是年至十五年(1750),陕西大部连旱三年,民大饥,耕牛多被食之。
    乾隆二十八年(1763)
    知县吴国栋重修城垣一座,周4里1分20步2尺,其西城依塬修筑,无城门,周围长748丈2尺。
    乾隆四十八年(1783)
    由著名方志学家洪亮吉(江苏阳湖人)纂,知县万廷树主修的《淳化县志》出版,迄今为陕西名志之一。
    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
    十一月,渭北各县大雪,积三尺。树枝坏,竹尽折。
    文宗咸丰三年(1853)
    县设差徭局,分兵差和流差两种,按地丁加派征收。
    十月,因军务告急,国库空虚,官府下令预征一年钱粮。
    咸丰四年(1854)
    各县实行盐课归地丁成案办理。每地丁银一两摊征盐课0.0992两。1月,陕西始征厘金。至十年(1860),始征中药厘金。每百斤征收税银20两,专济京饷。另加收耗银3两。
    咸丰十年(1860)
    五月二十六日起,西北方见彗星,延续40余日。
    穆宗同治元年(1862)
    夏,关中大旱。
    知县唐正恩以砖坚葺城身。
    同治二年(1863)
    清军驻守县境北部,以防回民起义军袭击。
    同治六年(1867)
    回民军数千人到达三水、淳化、泾阳、三原等县。次年四月,冲破清军围剿,退回陇东。六月,赵元六率回民起义军2万余人,攻黄陵后,经三水、耀州、淳化,退回甘肃省正宁。
    同治八年(1869)
    六月,甘肃大旱,平凉、固原、庆阳、泾川一带灾民大量流人本境。知县夏与贤资送灾民6000余人于泾阳县永乐店安置。
    同治九年(1870)
    捻军郭金玉部经本境渡泾河入礼泉县,配合回民起义军作战。
    德宗光绪十年(1884)
    扩充巡兵,以加强警务。县城及方里、通润镇三处设巡兵14名。由城镇殷实商户按月分等筹资、供粮。
    光绪二十五年(1899)
    光绪初,旱魃为虐,致常平、义仓颗粒罄尽。为备赈济,相继捐集麦谷逾万石。然仓绅贪官相互勾结,至是年已盗窃十之八九,邑民怨沸。贡生武启庠具状控告县主徐锡。徐后以“贪赃枉法,任性虐民”罪罢职。
    光绪二十六年(1900)
    陕西大旱,淳邑年无收。至三十年(1904),荒芜田地3.37万亩。民饿死逃散者甚众。武启庠等赴省请赈。省筹赈局发银赈济。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为付“辛丑”赔款,本县赋税增加三项:(1)“赔款差徭”,每两地丁征银加4钱;(2)“盐斤加价”,规定每斤加4文钱,实际盐价每斤由15~16文涨至70文;(3)“烟酒糖加厘”,烟酒厘金加倍,糖由二成加至八成。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本县设立劝学所。
    光绪三十二年(1906)
    云阳书院改立高等小学堂(今城关小学)。
    宣统帝宣统三年(1911)
    十一月二日,三水哥老会首领罗天兴率200余人,在通深沟(今润镇)编为“徐子营”,进行军事操练。是日,一举攻破本县县城,夺取政权,成立国民革命临时县政府。
    是年,县城始设驿站。
    淳化至三原始行通邮。
    中华民国
    民国3年(1914)
    本县改县立高等小学堂为公立高等小学校(今城关小学址)。
    5年(1916)
    1月 陕西一批同盟会员在西安秘密集会,拟定反袁(世凯)计划,发动驱逐陆建章的武装起义。本县人吴鹏(字鲲化)等18人参加了会议。3月,讨袁事泄,吴鹏等18人被捕遇害。世称反袁“十八烈士”。
    8年(1919)
    12月5日 于鹤九(方里人)捐资创立方里模范高小。先日,在于倡导下,全县小学运动会在方里镇举行,与会者达400余人。
    10年(1921)
    1月17日 胡景翼(陕西靖国军右翼军总司令)查抄三原靖国军总司令部,于右任风雪中走避淳化。23日,于应杨虎城邀请赴武功,由房东于鸣岗专程护送离境。
    16年(1927)
    3月 淳化县西区农民协会在润镇药王洞成立。
    7月 中共第一高小特别(以下简称一高)支部成立,是为本县第一个中共组织。
    是月 反基督教的“‘非基’运动事件”发生。
    17年(1928)
    2月 县长魏江枫指令密捕中共地下党员王炳南,李仲仁掩护其出走。后李被捕,经一高师生请愿,地方保释,是日下午被释放。
    3月 姜建平受中共三原县委委派到本县恢复党建工作。是月,中共淳化区委员会成立。
    5月9日 声势浩大的淳化“交农起义”爆发。11日占领县城。是月淳化区委被迫停止活动。
    6月19日 淳化县苏维埃政府在润镇宣布成立。
    是月30日 县城失守。“交农起义”失败。率部前来支援起义的田望秀(富平人)撤退中牺牲。苏维埃政府主席、起义总指挥赵新三(北城堡赵家村人)被捕就义。
    18年(1929)
    3月12日 县政府在中山堂举行第一个植树节典礼。
    7月 中共白庙、薛家村支部成立。是为本县第一个农村党组织。
    17~18年(1928~1929)
    连续两年大旱,冬逢大雪奇寒,又有蝗灾、疾疫,田禾尽毁,四料绝收,树皮草根食尽,百姓卖儿鬻女,四散逃离。
    19年(1930)
    地价猛跌,本境旱田每亩5~8角,水田每亩不过10元。是年灾情稍缓,地价上涨。旱田每亩3~4元,水田每亩40~50元。然土地大量集中于富户手中。
    20年(1931)
    4月 本县设立雨量站。
    5月 县长温伟重印乾隆《淳化县志》,增制淳化县全图,附行政编制、户口、田赋表。
    21年(1932)
    2月14日 刘志丹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26军并陕甘游击队进入本境,开展游击战争。
    13日 陕甘游击队与国民党何高候部在安子哇朱沙河山梁遭遇,展开激战。
    秋 方里、润镇、县城三个完小和部分国民小学于县城举行秋季运动会。境内霍乱(时称虎列拉)流行甚剧。患者上吐下泻,即刻脱水,两眼下陷而丧命。仅城南枣坪村即死亡8人,白家村亦有绝户者。
    22年(1933)
    3月 北部马家山、蒋家山、中嘴、桃渠塬一带始建村会长(村政权)组织,打土豪,分田地。
    是月 本县第一支由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淳化游击队于白庙村成立。4月,编为陕甘边游击第十一支队。
    6月26日,红26军于桃渠塬村击溃“清剿”的王学道民团,毙80余人,俘余众,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9月 陕甘游击十二支队于中嘴村成立。
    23年(1934)
    1月 红42师师长王泰吉赴豫西途经润镇,拜会旧交国民党驻军团长马云从。马背信弃义,将王逮捕押解西安。王于3月4日惨遭杀害。
    2月 中共赤淳工委成立。
    4月22日 红42师3团夜袭淳化县城未果,撤至马家山。与国民党军何高候部两个连在甘嘴村发生激战。毙何军30余人,俘100余人。缴获步枪百余枝,战马多匹。
    6月 陕甘游击第六支队于和家山成立。
    11月 十一游击支队一班班长、共产党员李三合被捕,于润镇在国民党民团的铡刀下英勇就义,年仅27岁。
    是年淳化至正宁邮路开通。
    24年(1935)
    2月 赤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址设中嘴村。
    3月25日 国民党联保武装“围剿”马家山,被红军和陕甘边第六支队全歼。联保主任焦世风、郭日午、任新章被击毙。
    5月6日 游击六支队与来犯的国民党军“别动队”在和家山发生战斗。
    8月 赤淳县革命委员会在蒋家山成立,分东西两区,东区称淳耀,西区称赤水。是年,在两区部分地区开展土地革命。
    是月 陕甘游击第九支队创建。
    9月 国民党警备团和联保武装对淳耀苏区大肆“清剿”。
    10月 上旬,润镇、铁王等地地下工作者6人被国民党杀害。中旬,寇帮才、于新正等6名干部和群众在城前头被国民党杀害,后称“城前头惨案”。
    是月 陕甘游击第十支队创建。
    是月 中共淳耀县委、淳耀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
    11月 中共赤水县委、赤水县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
    12月 红一团在小丘(今耀县境)伏击国民党军孙沧浪部后撤至谈村,遭驻方里国民党军袭击,团政委牺牲,遂撤桃渠河村。
    25年( 1936)
    1月 中共关中特别委员会成立,书记习仲勋。特委机关驻本县桃渠河。
    是月 女共产党员寇水娃被国民党民团杀害。
    2月5日 中共中央派刘少奇从陕北前往华北,在地下党组织护送下途经本县。
    3月下旬 国民党军某骑兵团在小池村“清剿”,缉捕干部群众多人,刑讯逼供清查共产党,推行“十家连环保”(一家通共,十家同罪)。
    6月5日 桃渠塬联保主任王克仁率自卫队30余人起义,投奔陕甘宁边区。被扩编为陕甘游击第八支队。
    12月27日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为制止南京军队进攻,请红军主力南下关中,全力支援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十团团长肖桂(湖南人)率红军先头部队到达润镇驻防。
    是月 关中特委书记习仲勋与国民党淳化县政府划定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统治区疆域界线。县城划为红军募补区。
    是月至次年8月 邓小平同红一军团和十五军团部分领导人聂荣臻、徐海东、杨尚昆、罗瑞卿、王首道、程子华等随队在本县驻防,开展工作,并在桃渠塬村留影。
    26年(1937)
    元月4日 彭德怀总指挥率部到达本县。红二方面军一部进驻润镇、白庙一带。任弼时、陆定一等随行。翌日晨,彭总等4人乘三原警备司令赵寿山的汽车赴三原。各部首长及部分部队留住设在本县的总部。
    5日傍晚 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部到达本县,刘少云等随军同来,6日晨出发赴泾阳。
    6日 红三十军在军长肖克带领下到达本县,7日,陈伯钧军长率红一军到达本县。8~17日,红军各师、团陆续到达本县,一夕后,即向三原、泾阳、礼泉方向开进。
    下旬 彭总由三原、西安返回淳化红军总部。至8月19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总指挥部移驻云阳,计彭总住本县县城7个多月。
    2月 赤水县苏维埃政府驻地由蒋家山迁王家村,隶属中共关中特委。
    是月 赤水县青年救国会成立。
    3月下旬 上海字林报社主编、记者季恩,专程赴本县采访红军,受到彭总、叶剑英的热情接待,国民党淳化县县长向心堂作陪,第三天返回。
    3月29日 红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和国民党淳化县政府在县城联合召开有三原、泾阳、赤水抗日先锋队员、红军指战员、淳化群众及国民党淳化县保安队共约两千人的军民联欢大会。彭德怀总指挥和陈赓作了团结抗战一致对外的动员讲话。
    是月 国民省政府将淳化、旬邑、宁县、新正四县划为八路军三五八旅募补区。关中分区在淳化建立“三五八旅募补处”。8月改称“八路军驻淳办事处”。
    是月 赤水、淳耀两县保安大队成立。淳耀县青年救国会成立。
    是月 德国新闻记者德拉蒙在任弼时、左权陪同下,来本县考察桃渠塬、铁王红军驻地,采访军民抗日活动,3日后返上海。
    是月 淳化县成立抗敌后援会。
    4月 国民党中央军事考察团团长涂思宗一行7人到达本县。彭德怀、邓小平、叶剑英、任弼时、左权、陆定一、刘晓、赵尔陆,南汉宸在红军总指挥部会见了考察团,涂思宗考察团在本县逗留三天,后去延安。
    7月 赤水、淳耀两县青年救国会分别改称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同时成立两县妇女救国联合会。
    是月 淳化县抗日救国会成立。淳耀、赤水两县总工会成立。
    8月 赤水县始建消费合作社(后称供销联社)。
    10月 赤水、淳耀两县苏维埃政府同时撤销,分别成立赤水、淳耀两县人民政府。均隶属于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淳化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陕西关中第一大峡谷(泾河大峡谷)
淳化金川湾石窟 洪厓宫遗址 甘泉山秦汉建筑遗址
淳化史家原遗址 淳化县爷台山反击战故地 淳化县秦驰道
淳化县文昌阁 淳化县关帝庙 淳化县城隍庙
淳化县东岳庙 淳化县佛图塔 淳化县秦王殿(姚苌宫)
淳化县秦林光宫 下常社秦汉离宫遗址 长武山汉离宫遗址
淳化县美食 更多
淳化县美食:淳化饸饹
淳化县美食:臊子面
淳化县美食:淳化饸 淳化县美食:臊子面
淳化县美食:辣子蒜 淳化县美食:锅盔
淳化县特产 更多
淳化县地方特产:腊汁肉夹馍
淳化县特产:杏酱
淳化县地方特产:腊 淳化县特产:杏酱
淳化蜂蜜 淳化县甘泉醇酒
淳化金丝密枣 淳化苹果
淳化杏酱 淳化沙棘酱
淳化杏脯 淳化刺绣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宗教信仰介绍
·西安市历史简介
最新更新  
·淳化县概况:淳化县水利资源
·淳化县概况:淳化县物产资源
·淳化县概况:淳化县交通优势
·淳化县概况:淳化县城镇建设
·淳化县概况:古迹分布示意图
·淳化县概况:文物管理与考古
·淳化县秦河乡简介
·淳化县固贤乡简介
·淳化县铁王乡简介
·淳化县大店乡简介
·淳化县车坞乡简介
·淳化县卜家乡简介
·淳化县十里塬乡简介
·淳化县城关镇简介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