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银花镇位于山阳县东南部,东北与丹凤接壤,西南与山阳县中村镇、天桥乡毗邻,镇政府机关驻地银花街村,距山阳县城47公里。全镇共辖上店子、岬峪沟、五色沟、寺北沟、银花街、叶家湾、泉水湾、湘子店、梅子沟、孙家湾、商路河11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3362户14272人。镇域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50亩,人口密度163人/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温润山地气候,海拔一般在500—1000米,年均气温13.6℃— 13.8℃,年均降水量671毫米—865毫米,无霜期202—224天,四季分明,农作物一年两熟。
银花镇地貌特征呈“八山一水一分田”之势。银花河贯穿全境,境内流长13 公里,耕地面积主要分布在银花河两岸,旱涝保收田近两千亩,是册子粮食主产区这一。境内有林面积8万亩,以盛产松、花粟等木材而闻名遐迩;群山密林里五味子、金银花、连翘、天麻、红花俯拾皆是;商芝、刺嫩芽等几十种山野菜唾手可得;猕猴桃、野刺梨、野山楂、山葡萄等十多种山野果随处可得。境内已探明的钒、铁、铅、锌、石棉、大理石、石灰石、金等各类矿藏14种,其中钒矿层厚5—10米,含量2%,储量120万吨以上。传统物产主要有核桃、板栗、油桐、柿子、龙须草、木耳、香姑等。
银花镇交通便利,银(花)照(川)、山(阳)郭(商南郭家村)公路交汇于银花河大桥,是山阳、丹凤、商南三县的交通枢纽,村组公路网络布局合理,晴雨通车公路85公里。通讯电力设施完备,以程控交换和光缆传输为主导的通讯网络深入千家万户,电话入户总数980门,每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26门,移动网络覆盖率达到1200千伏安。
独树一帜的特色农业
银花镇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首要大事来抓。根据“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制定了“药业兴镇”发展规划,按照高标准、高规模、高质量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薯芋、二花为主的中药材主导产业,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突破。到2003年6月,全镇累计药材发展面积8820亩,其中薯芋6000亩,二花2200亩,有性天麻栽培4950平方米,柴胡360亩,黄芪185亩,粮经比达到1:9,农民人均药材收入99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3%。
与时俱进的乡镇企业
“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依托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是银花镇发展镇域经济的“基本国策”。尤其是近几年,在对传统的石灰、火纸等工业项目进行挖潜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钒、铁采冶业及其配套深加工业,形成了以农养工,以工补农,工农并举的崭新局面,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止2002年底,全镇共有乡镇企业482个,其中工业企业96个,交通运输业71个,商饮服务业315个。其中个体私营企业480个,占乡镇企业的99%。
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
教育工作以“普六”巩固提高和实施“普九”达标为重点,不断加大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确保了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镇内已建成调频广播接收站,建起卫生地面接收站和无线发射站,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75%,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镇卫生院达到国家甲一级医院标准,医疗设备齐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镇村卫生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农村防疫、防保工作有了保证。
生态建设硕果累累
生态环境建设以小流域治理和坡耕地退耕还林为重点,以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活条件为前提,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并重的原则,确保实现了山青、水绿、田整、路平、民丰的目标。近年来,全镇实施流域治理工程3处,累计治理面积12平方公里,新修河堤11公里,公路6公里,低产田改造面积820亩。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600亩,新建设优质核桃园3个2600亩,板栗建园2000亩,套种二花2000亩。累计灭荒造林12000亩,公路、河堤绿化10公里。
书记:胡巽海 镇长:樊擎天 联系电话:896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