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镇地处宝鸡市东南 15 公里 处,南依秦岭,北俯渭水,西起茵香河,东至清水河,总面积 177 平方公里。马营镇历史悠久,相传唐贞观年间,尉迟敬德遵循太宗李世民 “ 刀枪入库,马牧南山,文治天下,发展生产 ” 的旨意在此牧马扎营,垦荒种粮,繁衍生息,始称马营。
一、人口、城镇基础建设
镇辖 22 个行政村,其中川道村 10 个,山区村 12 个, 总人口 4.25 万人 (其中 农业户 6973 户,人口 2.8 万人 、非农业人口 1.45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7.8‰ 。镇内川道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交通便利,面积 25.7 平方公里, 川道区域总人口 3.3 万人 。
交通:西宝南线, 310 国道穿境而过,新修的高新大道、滨河路横贯东西,代马大桥、斗马隧道的建成更将马营与市、县区连为一体。截止目前,全镇公路总里数 6.25 公里 , 镇村道路铺设面积 19 万平方米,累计道路建设总里数 53.2 公里 。
随着市区东扩南移,高新东区建设逐步发展,坐落于高新区东区的马营也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逐步发展壮大。
二、经济发展现状
2005 年 底全镇 社会总产值 10.96 亿元 , 人均纯收入 3100 元 ,工业总产值 10.47 亿元,农业总产值 5445 万元。
农业:在保持农产品稳定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果品、蔬菜、畜牧及水产养殖为主的四大农副产品基地,使粮经比已趋各半。目前全镇 现有耕地 17987 亩 ,其中水浇地 10443 亩, 2005 年全镇 粮食总产量 7389 吨 (其中 小麦播种面积 20020 亩 ,产量 4973 吨, 玉米播种面积 13747 亩 ,产量 2416 吨);现有果园面积 1533 亩,专业菜田 1700 多亩; 畜牧业以猪、牛、羊及家禽养殖为主, 2005 年存栏数分别为:大生畜 653 头,猪 2489 头,羊 885 只,家禽 92.78 万只; 2005 年产量为 75 吨。各村利用本村资源优势也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其中燃灯寺村的特色养殖红鳟鱼、规模发展的无公害菜田为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示范。
农业机械化建设发展迅速,全镇现有联合收割机 57 台,大中型拖拉机 170 台,小型拖拉机 276 台,农用三轮运输车 204 台。
工业: 辖区有省部市级企业 3 家, 乡镇企业共 1046 家 ,其中 镇属企业 16 家 (其中挂靠企业 13 家,镇办集体企业 3 家,为马营面粉厂、马营橡胶厂、顺达电子厂)。目前全镇已形成以钛才加工为主,建材、食品加工、服装刺绣、包装材料、金属冶炼等行业并存发展的局面, 2005 年乡镇企业总收入 94155 万元,企业总产值 97780 万元,利税 6874 万元,从业人员达 10908 人 。其中,涌现出了以发展钛材加工、冶炼为主导产业,吸引数十家企业入驻的永清村企业园区和以建材、食品加工、包装材料生产为主的欧亚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冯氏食品有限公司、新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
三、水利、林业资源现状
水利: 镇内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深度 2.4—— 150 米 ,水质较好,已作为城市水源开发,最大日采量 4.85 吨;在清水河沿岸截流建立 小型水电站 7 座 (分别为:鸡峰山、季家沟、燃灯寺、沙河沟、黄家山、柘沟、洙浴)总装机容量 2075 千瓦, 年发电量 605 万度 。;全镇建有 6 座水库 ,其中小(一)型水库 1 座,小(二)型水库 5 座(分别为鸡山水库、温泉一、二、三库、洙浴水库、范家沟水库) 总库容量 272 万立方米 ,年调节水量 980 万立方米用于农业灌溉。
林业及生态建设: 全镇 国有林地面积为 133765 亩 , 集体林地面积 67425 亩 。 全镇涉及的 南山绿化面积为 3665.9 亩 , 退耕还林面积 9475.5 亩 ,目前全镇森林覆盖率已达 50% ,已建成保护基本农田面积 14170 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 77% , 2003 年马营镇被市环保局确定为生态建设示范镇建设试点。
旅游业: 正在逐步建设中的鸡峰山风景旅游区和龙凤山温泉旅游度假山庄将带动全镇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一些山区村也利用地处城郊的优势发展农业观光游和生态旅游、农家乐等新的旅游资源正在被不断开发。
四、村组建设情况
全镇 22 个行政村共 115 个村民小组 , 22 个村委会共有村干部 148 人。全镇共有 党员 1256 人 ,党(总)支部 30 个(其中党总支部 7 个),支部干部 93 人。
党委书记 张红岩 3373151
镇 长 张宝贤 337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