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乡位于潼关县城西10公里处的高桥塬,南靠秦岭,北连渭河,西邻华阴市卫峪乡孟塬镇,东接安乐乡、城关镇、秦东镇。境内有山、有塬、有沟、有滩、总面积39.6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385人。全乡有党支部16个,党员370名,其中农村党员289名。
境内交通便利,陇海铁路和西潼高速、310国道横穿该乡, 境内有公庄火车站、吊桥渡口、公庄渡口和桃林塞渡口,目前主要用于农渡,同时可运载客货车辆通往大荔县,渭河船运有待开发。
高桥乡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境内有耕地面积2580万平方米,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69万平方米,境内塬高坡陡,沟壑纵横,山、塬、 滩地适宜多种形式的种植、养殖开发。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强农固本,调整结构,多轮驱动,兴乡富民”的发展战略,通过干部包村、技术培训、信息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加大畜牧业、林果业、蔬菜业和水产业的开发力度,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目前,沿山畜牧业基地初具规模,全乡共有百头以上养殖场4个。中塬发展大枣、 花椒基地3000余亩,塬下已建立大棚50亩,莲菜600亩,水面养鱼800亩,芦笋基地2000亩。经济作物“212”新品种花生、抗虫棉、油葵、芝麻、 绿豆面积逐年增加,全乡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意识正在形成。
近年来,高桥乡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共栽植四旁树木18万株,绿化国、省、县、乡、村五级道路23公里,综合治理磨沟河和列斜沟流域7平方公里, 综合开发黄河滩涂1万余亩,营造黄渭防护林8000亩。昔日的秃塬、 荒草滩已呈现出“田成方,树成网、树围村,防护林带一堵墙”的景象,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2001高桥乡林业站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先进林业站”称号。
高桥乡临近黄河、渭河,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价值极大。有天然水面783万平方米。鱼类有草、鲤、鲢、鳙、鳊、弄眼鲟、马口、船丁等70多种, 其中“黄河鲤鱼”久负盛名。
高桥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杨震墓旧址和泉湖风景区。目前正在开发泉湖风景区,泉湖风景区处于著名的黄渭河湿地的核心地带,水草茂盛,水鸟众多,生态环境极佳。面积约三平方公里,水面千亩左右,是陕西唯一由泉水喷集成的较大湖泊。该湖的八眼泉水昼夜喷涌,常流不息,水质清澈,透明无污染,空气清新,风景如画。景区与拥有“万里黄河第一弯”的潼关黄河游览区近在咫尺,“观罢清水观黄水,游完动水游静水”。景区交通极为便捷,距西潼高速及310 国道不足百米,距华山西岳庙仅十公里,来往方便,不需专往,顺路即可。泉湖风景区不仅是游客的理想度假休闲地,更是投资者首选的旅游开发区。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地质资料查明,境内哲园峪金矿石储藏量大,品位高,成色好,开发潜力大。200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5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7元,财政收入79. 8万元。辖区乡镇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规模。2002年有各类型企业410家,总产值8900万元。
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相继实现了“三为主”和“省级综合服务乡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治安良好,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5所,初级小学10所。初中教师40人,在校学生280人。 小学教师98人,在校学生15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2002 年全乡修缮了所有危漏校舍,相继建小学教学楼5座。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高桥旱船、 公庄锣鼓早在民国以前就广为流传,在周围县(市)影响较大。有乡卫生院1所,村医疗所10个, 医护人员25人。全乡儿童免疫入保率、母子保健入保率、新法接生率均得到了提高。2003年,高桥乡党委、政府决心按照“扭住一个中心,开展一项活动,突出三个重点,实施五个项目,建设八大基地”的基本思路,促进高桥经济实现新跨越。具体是,“扭住一个中心”就是要高举发展大旗,开关招商引资,建设小康社会;“开展一项活动”就是将项目建设年活动贯穿渗透傅全乡工作;“突出三个重点”就是加强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环境;“实施五个项目”就是启动完成四布路10公里拓宽硬化、黄渭万亩滩涂治理、“一滩、二沟、三河、五路”万亩林业生态开发、泉湖旅游开发、杨震墓址修建;“建设八大基地”就是建成以冬枣、花椒、柿子为主的林果基地。以黄姜、土贝、远志为主的药材基地。以秦川牛、布尔山羊为主的养殖基地、五千亩芦笋基地、千亩水产基地、泉湖旅游基地、设施农业基地、高产油料基地。为了确保任务完成,我们拟采取四条措施:一是实行领导干部包联责任制,全乡互动,夯实任务。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出台优惠政策。三是加强领导,抓督查,促落实。四是开展争创思考型、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四型干部”活动,促进工作纵深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