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镇地处“红色之都”志丹县中部,是志丹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土地总面积239.2平方公里,辖14个村,总人口7916人,有18个党支部328名党员。
近年来,保安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建设经济强镇为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基础奠基、产业富民、城镇带动、科技支撑”的工作思路,围绕一条主线(新农村建设),强化四项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秀美山川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主攻六个重点(退耕还林、草畜产业、农田水利、农业生产、计划生育、棚栽业),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43万元,同比增长18%,财政收入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1元。
基础建设方兴未艾。校舍、农田、道路、人畜饮水、通电通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跃式发展。全镇农田总面积达到23895亩,人均达到3.1亩,机井10眼,四级砂石路3条45公里,实现贺咀柏油路15公里;实施了3个村民小组71户340 人的移民搬迁工程;通电率、电视入户率达到了100%,电话通信率达到了98%,城镇服务功能逐步增强。
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遵循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立足保安镇实际,突出以秦川牛、奶牛为主的养殖业,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为养畜户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全镇建成了100头奶牛养殖场1个,100头上以养猪场3个,1000只以上养鸡场2个,1000只以上养鸽场1个,100只以上养大雁场1个。
种植业稳步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三化”目标(播种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每年全镇种植谷、豆、薯三大特色农作物稳定在2万亩以上。在稳定现有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引进优育品种,实行财、技、物集中投入,保证了粮食生产高产、高效。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牵引下,非公有制经济由餐饮、建材、商贸、劳务四大领域向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拓展延伸,全镇个体私营企业总数达1500多家,从业人数15600余人,逐步形成以餐饮、建材、商贸、运输为龙头的企业群体,带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退耕还林初见成效。坚持以山川秀美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精心实施了退耕还林、德援造林、绿色通道、明星流域工程,共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103076亩(其中退耕57636亩,荒山45440亩)。全镇退耕还林面积合格率达到98%,保存率、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
后续产业日益壮大。全镇各类棚菜总量达到660棚,棚均收入6000元以上,建成经济林园16个5000亩。发展夏克洛猪、银川肉杂红鸡、美国肉鸽等特种养殖21户。通过加工业的带动和生产基地联结,初步形成种、养、产、加、销功能齐全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