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理概况
定边镇位于县境西北,与贺圈、砖井、白泥井、周台子、盐场堡等乡镇接壤。广19公里,袤11公里,版图呈鸭蛋形,总面积198.6平方公里。整个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高1307米。气候属大陆性,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近40多年来,1月份平均气温-8.8℃,7月份平均气温22.3℃,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28.1℃,年日照2700多小时,无霜期140天左右,最短期90天。年降水量344毫米,多集中在7月至9月。干旱、风沙、霜冻、冰雹为主要自然灾害。境内无山梁溪流,仅在马莲滩有一人工小湖。公路四通八达,绚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镇辖西园子、南园子、李园子、东园子、北园子、杨寨子、蔡马场、曹园子、十里沙9个村民委员会,1个街道办事处,O个居民委员会。2000年有15002户,542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017人、回族3264人、蒙古族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0人。
二 建置沿革
明清时,镇属为边塞,设延绥镇西协协镇署,总今定、靖、横3县所属10城堡。明末清初为守御所,设守御、户及守备等职,下设闾、里、约、牌。置县后,城内置庙儿塘,城外置鸦儿塘,10户为牌,设牌头。民国初沿袭前朝。民国18年(1929)改制区、乡,镇属为第一区。民国23年(1934)区改联保处,城内外分置十保百甲。民国25年(1936)陕甘宁边区时期,设城区,辖4个乡。33年(1944)改区为市,增置西关回民乡。民国36年(1947)马鸿逵部占据后改定边市为正心镇,保、甲仍属。38年(1949)8月,镇、保、甲,复改市、乡、村。1954年改市设区,设东关、回民、城市3个乡,1956年改设居民委员会。1958年区改城滩乡,次年再改为三星人民公社,城园子改设管理区,仍设居委会。又年改名城滩人民公社。1964年城滩公社改为城关镇,设人民政府。1968年,政府改称革命委员会。1981年复名政府。1984年7月改城关镇为定边镇。
三 经济综述
(一)农业
明朝前镇属为畜牧区,筑城后农业渐兴。民国初期,耕地尚少。东园子仅有李七、张文光等四五户菜农,西、北,曹园子以剥草皮种地和卖柴为生,南、李园子居民则大部分在边外扎场种地。抗战时期,为发展生产,四园子的荒地多被垦植。由此所属农村变以农业为主。但大量的开荒,加剧了土地的沙漠盐碱化。近年来,由于城市的拓展,城市居民的增加,现耕地锐减。各园子村民多因卖地而富,甚者达百万余元。至2000年,有耕地1066.67公顷,其中水地37.8公顷,配套机井500眼。粮食总产量90万公斤。南园子土质优良,水质好,最宜农业。
(二)林牧业
据史书记载,古代镇属水草丰美,东沙窝里沙柳、毛柳、沙蒿等丛生,八里塘坊和杨油房西南有茂密的柠条、沙蒿。清高宗乾隆年间,城内出现了方、宋两家桃园。到民国时,又有白秉汉、夏良辅、高桂滋、朱有才、郭子范几家果园。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荒、放牧和伐薪,原有天然灌木不复存在,县城处于四面黄沙包围之中,50年代初,北城几被沙埋,人过西城如履平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当地人民,大力植树造林,先从东南沙畔开始,继而因地选苗播种,每年春、秋坚持不息,至2000年,镇属林地1133.33公顷,其中果园1.69公顷,果类以苹果、梨、桃、杏为多。
畜牧业发展呈下降趋势,至2000年底,全镇有大牧畜580头,羊子2109只。
(三)乡镇企业
市镇办企业始于1958年,是年兴办的小型工商企业有火药厂、砖瓦厂、石灰厂、木业社、铁业社、五金社、缝纫社、皮革社、制鞋社、皮业社、豆腐厂、米面加工厂、口袋社、旅店、食堂、工程队、运输社、石印刻字组、钉秤组等计21个。1960年总产值为239.396元。1966年,火药厂停产关闭。原属城镇大部企业均转为县属。嗣后,又发展新的企业和厂矿,至1981年,有综合厂、拖拉机站、镀镜厂、文具厂、旅店、网套厂、缝纫厂、带蜡厂、工程一、二队、民运一、二队、草市场、编制厂、压面组、照相组、充电组、小五金组、钉秤组、诊疗所、橡胶厂、食堂等23个。90年代后,原县属、镇属企业大部分破产,职工解散,房地产设备等分归职工或变卖。原占地多且位置好的企业,单房地产变卖后,可使每个职工一次性分到现金10万元左右。随着集体企业的分崩离析,各行各业的个体工商业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和迅速发展。至2000年,全镇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1025家,注册资金7600万元,从业人员4668人。
1958年,随着城镇企业的兴起,农村企业相应出现,镇属各生产大队均办有油坊、米面加工厂、短期运输队、打盐队、林场等。经历年发展,到1985年,有农民承包集体的农副产品加工厂5个,油房3处,林场7个,新发展加工专业38户,个体商业40户,饮食业31户,服务业23户,年总产值达数10万元。至1998年,原集体企业多变为个体,乡镇企业22家,年产值可达8505万元,创利税900万元。
四 文化卫生
民国以前,文化落后,俗向鬼神,城内寺庙林立,占地十之四五。陕甘宁边区时期,教育、文化、卫生有极大发展。至2000年,镇内设中学4所(定中、二中、三中、职中),皆为县属,有中学生6180名;有小学11所,其中县属1所、镇属10所,在校学生7800名。
镇医院创办于1955年。现有楼房3幢,病床50张,中西医护人员92人,其中主治医师以上者8人,设备技术力量均为全县乡镇医院之首。此外,镇内还设有县属医院2所以及数十个个体诊所。
文化事业繁荣,镇办有电影队,广播放大站,各村办有文化室。县城内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
旧志所载全县8景,该镇即有3景:
其一“北塞层沙”。塞外沙漠,风卷层涌,遂成坡堤。诗曰:“大漠飙时起,长堤尽拥沙。回环山有迹,飘逐浪生花。雨过明如锦,晴余灿若霞。霜天长望处,月下乱飞鸦。”
其二“奎星楼耸”。城垣巽方设奎星楼,配合角楼。楼三层,巍然耸峙。诗曰:危耸东城上,奎光扶斗分。几层连紫气,百尺上青云。金碧以朝旭,高寒倚夕曛。地灵人自杰,领袖寄斯文。”
其三“元帝高台”。县城北街有元帝庙,额“紫极元宫”,为南山乾沟水直冲县城,遂倚北添建三天门,“复筑崇台镇之”,形势完固。诗曰:“紫极当城北,巍峨殿宇开。门还分上界,阁亦在高台。瞻养规模整,登临气脉培。至今山水奠,人唱壤歌来。”
五 回民
1933年,一马姓回民来镇西关居住。是本镇最早的1户回民。1936年以后,渐次从宁灵、固原等地迁来不少,均住西关。于是政府新辟一街,取名“新华”,并修清真寺。1984年,清真寺再次重修。镇属回民,1941年为1016人,1952年为2086人。后逐渐返回原籍,1982年仅有781人,1998年有225户921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