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沟乡位于县东,治地距县城53公里。与郝滩、堆子梁、安边、内蒙接壤。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辖石洞沟、乔圈梁、蒙海子、赵墩、张寨子、西堆梁、薛圈、邹寨子、郑寨子9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4424户,197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7人。
石洞沟村曾有龙王庙,置大钟,铸“石墩沟”,民国20年庙北尚有小沟,深两三丈,沟壁土层中间有砂石小片,故名。还有说原住石秃子其人,以其谐音得名。清属县辖安边堡,民国改制东滩乡,1945年属安边县,1949年并县后,属八区(安边)设第四、第五乡和赵墩乡。1958年并乡设管理区,属安边人民公社。1961年析为公社,1984年改制为乡。
乡属八里河灌区,居民以农业为主。相传,古代为沼泽湖泊地,多产鱼,清代已成碱滩草地,边内汉民到此扎场放牧,蒙、汉杂处。乾隆八年(1743),朝廷制堆分界,汉民北移,开荒种地,遂成半农半牧。道光二十三年(1843)形成八里河,咸丰末年赵墩田生栋初试水利,同治初郭寨子郭九龄,仿宁夏开渠灌溉之法,大兴农田水利,居民多效仿,转以农业为主。因河水为粥样洪浊,含肥量高,加之地下盐碱上升,不易干旱,年种年收,套种春小麦、糜子、麻子,每隹顷产粮油2250斤左右,素有“粮仓油库”之称。新中国成立后,上游学庄、武峁等乡动土筑坝,河水锐减,灌区半数土地泛碱荒芜。1978年上游土坝被洪水冲决,于是水量逐渐增加,水漫地生机复苏,但比当地井水浇灌,产量不及其半。所以,近年来,不少农民打井修田,改变过去依赖洪水漫灌的农作习惯。菜园、果园、苗圃由此相应出现。全乡有农耕地3900余公顷,其中水地66.67公顷,配套机井316眼;粮食总产749万公斤,平均每公顷产2955公斤,油料总产52万公斤。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葵花、小麦,主要经济作物葵花、甜菜。农民人均纯收入984元。
乡属南北两端宜于林牧。有林地1790公顷,其中果园12.2公顷;有大家畜2560头,羊子3710只。中部水漫地上,1973年起营造护田网框林,每框8公顷,东西主带植树5行,南北副带植树2行,计147框,皆已成林。
乡内交通便利,307国道横穿乡境,并分支出南去学庄、胡尖山的公路,蒙海子分支出北去堆子梁的公路。本乡大小村庄均可通行汽车,乡民居住集中,已村村通电,家用电器普及。有农用机动车217辆,摩托车386辆。
80年代前,乡办有综合厂、拖拉机修造厂等企业,不久关闭。现有乡镇企业2家,年产值647万元,个体私营企业258家,注册资金374万元,计从业人员3377人。
该乡地少人稠,剩余劳动力颇多。80年代以来,很多青壮年出外做工,多为瓦工、木工、油漆工、装潢工,春出冬归。
石洞沟文化向来较为发达,民国时期号称定边县“文圣人”的刘文卿(育英)和“热心教育”的韩信承即为乡民,且清朝末年就办有学堂。2000年,全乡有小学14所,其中完全小学10所,教师140人,在校学生3707人,入学率达98.8%。
1958年,乡北钟坬村建造房屋时发现古墓穴,大多为圆拱形砖室,规模甚大,建筑物均系精工细作。当时省文物部门鉴定为汉墓群,至今未及全面发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