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咸阳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时,周人曾在咸阳一带长期活动,修筑城邑,发展经济,留下了许多遗迹。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国都迁到咸阳,秦王嬴政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政权—封建帝国秦王朝。周、汉、唐等十一个朝代也都曾把咸阳做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为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咸阳闪烁过灿烂的光辉。
构成咸阳物质文化资源的内容,主要是指文物资源。咸阳作为我国文物资源大市,其文物品类之丰富,文物典藏之独特,可谓举世无双。其主要特征:一是数量大,种类多,等级高。据文物部门统计,全市现存不可移动文物2106处,其中古遗址825处,古墓葬783处,古建筑93处,石窟寺19处,石刻25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42处,其它文物点92处。定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8处30个文物点,省重点保护单位95处,县区重点单位400多处。全市各级文博单位共收藏陶瓷器、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石器、壁画等可移动文物点5.5万余件。诸如淳化县史家原出土的西周大鼎,高122厘米,重226公斤,是目前已知西周青铜器中最大最重的圆鼎;茂陵陪葬墓出土的西汉鎏金马和北周孝陵出土的天元皇太后金玺,堪称国之瑰宝。二是帝陵多,等级高。境内现有历代帝陵27座,埋葬着28位皇帝,全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以西汉帝陵和唐代帝陵最为集中和壮观。西汉11位皇帝,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外,其余9位皇帝均埋葬于咸阳原上。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其间还有王侯将相、皇亲国戚墓葬500余座。唐代18座帝王陵有一半在咸阳境内,横跨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四县,大多依山为陵,气势宏大,而且陪葬墓众多。自东向西依次为唐高祖献陵、唐武宗端陵、唐敬宗庄陵、唐德宗崇陵、唐宣宗贞陵、唐太宗昭陵、唐肃宗建陵、唐僖宗靖陵、唐高宗李治和周帝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其中昭陵占地30多万亩,陪葬墓180多座,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三是古遗址、古建筑较多,内涵丰富,保存完整。位于秦都区西南的尹家村遗址,是陕西省最大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型原始村落遗址,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而位于长武县城的昭仁寺大雄宝殿,被认定为中国目前仅有的三座唐代大殿之一。其他著名塔刹、楼阁等建筑物,诸如中国最高的崇文塔、北杜铁塔、文峰木塔等,也是明清建筑的代表作,值得重视。四是时代和地域特征鲜明,序列性强。西周的青铜器、秦代的砖雕、西汉的陶器、陶俑、石刻和玉雕,唐代的石刻、三彩俑和墓室壁画,构成了完整的时代特点;而以秦咸阳城遗址为代表的秦文化区、以长陵、茂陵为代表的汉文化区、以昭陵、乾陵为代表的唐文化区,构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五是石质文物数量大,品位高。汉武帝茂陵陪葬墓之一霍去病墓前,分布着16件大型汉代石雕群像,其中有12件是国宝级文物,“马踏匈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始凭证,被载入我国历史教科书;唐太宗昭陵石刻的杰出代表——“昭陵六骏”驰名海内外,“昭陵碑林”作为全国三大碑林之一,其气度之恢弘、撰书之大气,均为世所罕见。乾陵地面现有124件石刻文物,其中的无字碑、述圣纪碑和“六十一王宾像”,可谓闻名遐迩。陕西省境内最大的石窟寺——彬县大佛寺,其体量之高大,气势之磅礴,也是石刻艺术中的绝代精品。茂陵石刻中的“马踏匈奴”等被定为国宝;乾陵司马道旁的石人、朱雀、翼马、六十一王宾像等堪称一绝;顺陵的走狮、独角兽观后,令人叹绝;“昭陵六骏”更是闻名天下。
咸阳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服饰、饮食、歌谣、居住和礼仪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有魅力的,是有关民间礼仪活动的内容。诸如弦板腔艺术、劝善说唱艺术、民间剪纸艺术、蛟龙转鼓艺术、民间饮食传统,民俗歌谣传统、小字挽幛习俗、唢呐音乐习俗、道教打醮习俗等等。目前仅有弦板腔艺术一种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其他口头的和非物质文化种类仍然亟待挖掘。
馆藏文物举世罕见。秦宫遗址出土的壁画是中国出土时代较早的壁画;唐昭陵、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反映唐代宫廷生活的壁画可谓壁画中的珍品;彬县五代冯晕墓出土的砖雕举世罕见;咸阳博物馆收藏的马蹄金,陈爱金币、汉代玉马、玉熊、安邑下官钟、秦昭版、龙须空心砖、唐代金壶等皆为文物珍品;杨家湾汉墓出土的西汉三千兵马俑气势磅簿;茂陵出土的百余鎏金马、竹节熏炉、铜犀牛、玉铺首等都是稀世珍宝。
革命文物俯拾皆是。三原县有辛亥革命时的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旧址、大革命时期的渭北农民协会旧址、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驻陕办事处等;泾阳县有云阳农民协会旧址、抗战时期的安吴青训班旧址、“西北游击队”旧址、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旧址、红军改编旧址、八路军总政治部旧址等;旬邑县有“二·八”暴动纪念馆,马栏关中分区机关旧址等。此外,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战役、扶眉战役、爷台山战役、毕原血战旧址等都给咸阳人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迹。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