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作者博客地址:http://cahsz1951.blog.163.com/blog/static/1042643152011115102311595/ “一年一度的接城隍就要开始了,这是一个民间文化活动,很热闹的。今年接城隍的村子是大王镇富村,到康王村去接,这是个19年才能轮一次的机会,时间是正月十二日,希望大家互相转告,户县大王镇富村人民欢迎你们的到来。”
前几天荣耀西安论坛上发表了这样一条信息,这使近些年逐渐关注陕西地域文化和越发喜欢拍照的我怦然心动。昨天冒着凛冽寒风,中午一点多赶到户县大王镇富村,路边的老太婆给我说:“快,接爷的队伍都起身了,好看得很!”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前后是陕西户县北乡最盛大的地方节日——接城隍的日子。在当地群众口语中,一切神灵均简化为“爷”,故而接城隍在当地老百姓口中也称为接爷。这种习俗是很有些年头了,以至于无人知道它起源于何时。
昨天在接城隍的队伍里来回穿梭,抓拍了三、四百张照片。既然被这种场面震撼和喜悦,我就觉得自己有义务搜集资料,配合所拍照片将接城隍的民俗给博友讲清楚。
城隍本是城墙和护城河的简称,数千年来,因其护卫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成为人们祭拜的神灵之一。我国古代从周朝开始,城隍是保佑一城平安的自然神;
到了汉代,刘邦当年被项羽围困于城中,将军纪信因和刘邦长得有些像,化装成汉王刘邦投降,刘邦借机出逃,纪信被项羽杀害。在刘邦取得政权后,封纪信为厚土神,保佑城池平安。
文景时封其为城隍神,城隍从此由自然神变为人神,并逐渐被尊崇为掌管地方善恶的神,提倡人心向善,鼓励人们行善举、做善事。城隍是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之一,纪信的故事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有记载。
唐宋以后城隍香火日渐兴盛,并渐渐人格化,一些史册有名的将相取代自然城池成为受人敬重的城隍爷,主管阴间和一方人的平安。
在讲究等级的封建时代,府、州、县均供奉着不同封爵的城隍,他们安坐于大大小小的城池之中,享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而城镇以外的乡间则是城隍爷不屑去的地方。
户县北部毗邻渭水,是周至、咸阳等几个县的接壤之地,远离县城的乡村人们也渴望着神灵的庇护;
纯朴的当地百姓始终认为他们最有资格受到城隍护佑,因为他们坚信,城隍爷纪信——那位史册有名的西汉将军,就出生在他们家乡的纪家庄。
而城隍婆的的娘家也在距此不远的什王村,虽然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纪家庄已踪迹难觅,但什王村现在却是依然存在的一个大村子。
什王村的人们也因此受到殊遇——每当接城隍轮到什王村时,城隆婆的大轿可以破例走在城隍爷大轿的前面;在娘家门上嘛,能不理直气壮?
于是便有了游城隍,游在这里既有巡游的含义,也有居无定所的意思。游城隍没有州、府城隍那样金碧辉煌的固定庙宇,他属于以户县大王镇为中心方圆十余里近20多个村子共有。这间临时搭建的房子,就是2010年城隍在康村的居住地。
既然归于大家共有,游城隍便不可厚此薄彼安坐一处,而必须在这些村庄之间每年一村依次巡游。一年一度的接城隍便是城隍由此村到彼村的移动,作为臣民人们自然要迎来送去。
而在当地人们心目中,最为看重的不是送城隍,而是到别村接回城隍;久而久之,这种隆重的仪式便被简称为接爷或接神。
户县北部“19堡接城隍”民俗活动影响很大,为了协调搞好每年一度的接城隍活动,当地还专门成立了户县“两乡两镇19堡城隍协会”。
几百年来,户县北乡接城隍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程序,其规矩是城隍神在每个村子享祀一年,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由下一个村子迎至本村祭祀。 在城隍驻村期间,全村各户要轮流守爷;十月十五前后,该村要举办祭爷会,并形成了“前村不会,后村不接”的规矩。
接城隍有非常盛大的形式和隆重的仪式,接城隍的队伍由神职队和民间艺术表演队组成。
神职队古老庄严,围绕着城隍夫妇的神轿,武官相护,文官相随,;
道教乐队前导,掬香诵经队伍随后;
神物祭器,神前仪仗一应俱全,气势威严。
民间艺术表演对则有百面锣鼓、梆子舞、夹板舞,芯子、社火、武术、杂耍和秧歌等等;
整个队伍旌旗仪仗前导,报马奔驰穿梭,锣鼓震天动地,社火异彩纷呈,人流绵延数里,成为声势浩大的民间艺术盛典。
今年是大王镇富村到康村接城隍,我从末尾还在富村没动,一路跑到已到达康村的接神队伍最前头,看到了百面彩旗组成的仪仗队。
令人惊叹的还有,在一块介绍富村情况的广告牌之前,是党中央四代领导人的巨幅画像。
四名手持正中书写着“富村”两个大字的村旗之后,一幅有着“两乡两镇19堡城隍协会”会徽的黄色大旗引人注目;
我专门叫人展开大旗,把字和会徽拍得清清楚楚。
村旗前面,两辆礼炮车炮筒朝天,不时发出有节奏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走在接城隍人马的最前头,先声夺人。
接城隍是每个村子近20年才能盼来的一次殊荣和光彩,一个终生在家乡耕作的乡下人,能在自己家门口看到或者参与热闹非凡的接爷活动,次数是屈指可数的;你瞧,这么大年龄的老太婆竟然也敲起了份量不轻的铜镲。
因而村里人都是积极参加的,尽管没有任何酬劳,并且很多村民还为筹办接爷活动踊跃捐款。这是我在接送城隍会场旁边墙上拍到的上一年康村迎城隍账目公布,看来民间的财务管理还是很透明的。
拍照中,一位富村的老者以为我是记者,因而对我多说了几句:“对每个村来说,19年才轮到一次的接城隍是一件盛事,也是一件大事,因而那个村子都不敢草率,更不敢怠慢;
这事办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村子在这一地区的威望、地位,还涉及到其它方方面面的事,譬如给儿子定媳妇、对外嫁女子都和接城隍体现出来的村风民风有关系,因而必须办好,最起码不能比邻村差。
轮到自己村子接爷这一年,全村的男女老幼对待接城隍这件事无不郑重其事,唯恐不够虔诚,从而也决定了整个活动的严肃性。”
的确是这样,接城隍这天不等天光放亮,富村的人们就起床装芯子、扎社火,整装列队,待三声炮响便浩浩荡荡出发。其队阵据说是汉唐宫廷仪仗的传承,大约可分为五个部分:
最开头是报马开道,一般是四、五匹马,皮鞍铜镫,头缨项铃。骑马人皆为上身翻穿着狐皮褂,下身穿着皮套裤。
背上斜背黄包袱,历书一巷,长尾雉一只,头顶红围巾,带着墨眼睛,左手执辔,右手扬鞭,口衔卷烟,来回飞驰,承担传信和疏通道路的任务。
接着是彩旗仪仗,解放前是八卦旗,解放后逐渐演变为龙旗和彩旗。仪仗队的旗少则六十面,多则上百面,一般由村里的学生或年轻妇女打旗。
第三是锣鼓队,这是接神队伍里重要的组成部分。锣鼓对集中了全村的青年男女,从本村出发一路敲到接神的村子,在神台前表演后,再轰轰烈烈敲回本村。
锣鼓队前面一般有四个打交子的,四个打梆子的,八人扮成戏剧中丑角模样,面目相对;
随着鼓声节拍,一边敲打,一边蹦跳,挤眉弄眼,滑稽可笑。
锣鼓队的鼓分大鼓和小鼓,前、后大鼓各一个,原为牛拉鼓,现在改为汽车来拉; 中间小鼓近百个,一个鼓配两个敲铙的。
富村的锣鼓队是妇女打鼓,男人敲铙,男女各着红黄统一服装,色彩艳丽,动作划一。
女的腰微弓,走着八字步,扬手打鼓,一板一眼,铿锵有力;
男的敲铙一会挥在胸前,一会翻铙过肩,高过头顶,虽是寒冬时节,每个人却都大汗淋漓。
尽管一敲就是大半天,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气势始终如一,大有“鼓声如雷震宇空,惊动天庭玉皇宫”之势。
跟在锣鼓队后面的社火队最能吸引人们的的眼球,接神队伍中的社火有芯子和背社火、马社火等多种形式。
芯子是接神队伍中的重头戏,它是将形式各异的铁杆(俗称芯子)插在专用的社火方桌上,用彩色纸糊成花草树木,山水鸟兽的样子;
由2—6岁的男女小孩扮成故事或戏剧人物,每一桌表示一个故事或一折戏。
芯子过去用四人抬,现多用拖拉机拉。每台芯子高低不一,人物多少不同,有些芯子上的人物多达七、八个,非常壮观。
腰鼓、伞舞、扇子舞等各种古老的和现代的舞蹈组成了秧歌队,走在迎神队伍中间,载歌载舞,喜庆热烈。
竹马、旱船、大头和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欢快幽默,表达着乡人接神的喜悦心情。
走在后面的是神职队,前有手挑香炉的小童两名,左右并行。炉内燃有檀香,轻烟袅袅,一路香风 。
接着是“万人伞”、“日照子”,各由一人执掌;
只见这二人一手握伞柄,一手插腰,双目直视,昂首前行。
另有细乐一组,8—10人,竹丝管弦,细吹细打,悦耳动听。
神轿前一帮年龄不大的孩子举着刀、枪、斧、铖,逶迤于细乐之后,
还有装扮成衙役的人鸣锣开道,伴随着“肃静”、“回避 ”、“都府城隍”等四面木牌,缓布前行。
一为抬“城隍爷”,一为抬“城隍婆”所用。
富村接神队伍首先到达康北村,村子街道两边每家每户都在门口摆上茶水、纸烟,还有礼花、鞭炮;
从附近各村来看热闹的亲戚朋友簇拥在大门口,一边聊天,一边吃着零食小吃,等待着锣鼓家什和秧歌社火的到来。
在康北村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康北村锣鼓队敲起了欢迎的锣鼓。
小广场正中的桌子上堆满了矿泉水、啤酒,以及小零食,还有一长排礼花、鞭炮。
等到富村的仪仗队刚一接近康北村村委会,康北村的老乡立即燃放起礼花、鞭炮;
锣鼓队的家伙敲得更响了,欢迎富村乡党的到来。
康北村的干部把摆在桌子上的饮料、食品一股脑搬到富村开来的礼品车上;
康北村的村民也端着香烟盘子,送到敲锣打鼓、表演社火的富村乡党嘴上。
接神队伍在蜿蜒的乡村的道路上慢慢前行,人民生活富裕了,城隍每年被迎请到各村轮流祭祀,成为户县北乡一带年节活动中的一件盛事。
为了纪念据说是户县大王镇王守村人的城隍爷纪信,户县北乡十九个村堡轮流举行迎游活动;
每年由一个村子承办迎游,其他十几个村的几万名村民扶老携幼到邻村看别人“接爷”,很是热闹。
其实,接城隍的活动常常在冬季就已开始。
盼了近二十年,终于轮到自己村子“接爷”了,谁能不高兴?
于是便有了大家公认的“神头”——几位受尊敬的年长者出来张罗了。
先给城隍爷准备一间空房,一个能让城隍爷住一年的行宫。尔后最该提前准备的事,就是要算练习敲锣打鼓了。
这可是接城隍的开场戏和一个村子强盛与否的标志,不可等闲视之。
村里会敲鼓的老人便当仁不让地主持起募捐、添制新的锣鼓家什的事。
随之便带着一帮热心的年轻人,于劳作之余的晚上,打起了激昂的锣鼓。
每每这时寒冷冬日的夜晚,便被这锣鼓敲热了,热了老者,热了青年,热了全村的男女老幼。
这鼓声在寂静的夜晚传得很远、很远,直到四邻八乡听到鼓声的老人们,便会告诉刚懂事的孩子“某某村要接爷了,要耍热闹了”!
接着,便是老者对往年自己村子接城隍铺张地渲染和介绍;
于是,盼望接爷或者看别的村子接爷,就成了孩子睡眠里最甜的梦。
农历正月十二,接城隍之时终于来到了。大清早,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会起个大早。
穿戴干净的老人,或三五成群相邀前往,或在子孙的簇拥下乘车而去;
打扮俊俏的小媳妇、大姑娘一路说着、笑着,将喜悦和满足的声音撒向乍暧还寒的旷野;
孩子们更是一路发狂般地撒着欢,在路旁泛青的麦田里嬉笑打闹,这时大人们的呼唤声和嗔骂声便此起彼伏。
大街小巷站满了人群,墙头、楼顶,凡是能看得更远的制高点都被早到者捷足先登了。
在人流的空隙里,卖小吃的便摆开了战场,
粳糕、凉皮、炒粉、豆腐脑的呦喝声连成一片,
小贩们脸上按捺不住喜悦的的笑容。
就连远近闻名的户县特色小吃大肉辣子疙瘩,也在这里安营扎寨。
人们的喧闹声、小吃摊上的烟火味、路上腾起的黄尘,便在这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画。
这情这景如猛烈的北方浇酒,使人如痴如醉。就连平日里爱唠叨的老太太、动辄发火的毛头小伙、纤娇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在这特有的气氛中被融化了。
人们和谐而亲善地挤在一起,即便被人不小心踩了脚,也会还以善意的笑脸:“接爷么,还能不挤?”
终于,接城隍的队伍在人们翘首等待中过来了,走在最前面的是骑马的开道者,当地人称其为报马。
这马必是精选的高头大马;那人必是身体强健扮作古代绿林英雄的大汉。
马脖子上的串铃和着急促的马蹄声报告人们:接城隍的队伍来了!
于是,随着马啼的翻动,水泄不通的人海中便奇迹般地闪开
报马的后面是五彩缤纷的仪仗队,那迎风招展的各色彩旗与传统的八卦三角旗交织着,使历史与现实相融在一起。
平日里在村上出头露面的村干部们,此时也“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在队伍里忙活着;
接神的队伍中最为雄壮的莫过于锣鼓队了,数十面或成百面大鼓一字排开,敲鼓者斜架着鼓带,呈马步扎开架式;
一人一鼓,或激昂,或庄重,人人脸上充脸了神圣,一身武士打扮更使他们平添了一股子豪气。
数百付铜铙、铜锣,或环绕四周,或穿插其间,将高昂激越的锣鼓声送向村子的每一个角落,送向每一个看接爷神的人的心间。
交接祭祀礼仪也非常隆重,交接神像前迎送双方要以古法举行祭祀仪式。
迎神村子的祭祀人员由八位礼宾组成,其中有主祭官、文祭官、武祭官、司仪、正引、正通、正读、配读,均由村里德高望重、贡献突出的人士担任,
送神村举行恭送仪式后,由接神村举行恭迎仪式。
首先是礼乐三通,一通鸣金,即敲锣;
二通响鼓;三通鸣号。
接着,在接神村司仪按程序吆喝、指引下,接神村的文祭官,武祭官在城隍像前就位、拱揖。
然后是主祭官正冠整衣,燃烛上香,拱揖、跪拜,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接着主祭官祭酒三盅,叩首,复位;主祭官拱揖,献茶献羹;
然后诵祭文,诵文已毕,焚文。然后对送神村致答谢辞,接下来起柱,柱即城隍夫妇的牌位, ;
文祭官就位,拱揖,起柱于案,报柱于怀,移柱于亭;接神村的居士上前为城隍净面、整衣。
最后,扶神上轿,鸣炮起身,鼓乐先行。
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形式盛大古老,它包含了民间信仰、宗教祭祀礼仪、民俗和民间艺术等多种内容,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同时它也是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对各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变迁和当今强势文化的冲击,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活动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机,保护这一民俗活动已显得刻不容缓。 图片著作权属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