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二簧,关于它的起源,曾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汉代而得名,一说源于湖北的黄坡、黄冈,流传于汉江流域,故称汉调二簧。但凤凰古镇的汉调二簧起源与民国初期,由陈忠洪从山阳到凤镇传艺演出而兴起保留至今。
解放初,凤镇街群众文化生活有扭秧歌、玩龙灯、踩高跷,没有正式剧团。除汉调二簧外只有河南梆子、皮影戏、猴子戏等外地戏曲在古镇演出,特别是汉调二簧的传入激发了古镇一批文艺爱好者的兴趣。当时,以邓怀清、汪洪安、柯希亭、孙亚真、孟宪章、行贵恒、屈正贵、王纪先等人为骨干发起成立了“凤凰镇汉调二簧剧团”并请山阳、镇安师傅传授演技。当初成立时,白手起家,演员自己凑钱,购置服装、乐器自制各种道具。没有戏台就从家里抬来厚木板、橡木、竹竿。没有帐幕,用被面、单子,舞台没有围墙就用玉米杆遮挡。晚间没有照明,开始用大桐油灯盏后用汽灯挂在台上。众人捧柴火焰高,汉调二黄就给唱起来了。
广大群众对剧团的热情支持,古镇汉剧团也就不断壮大,后来吸收一批年少的青年演员,有:闫金鳌,毛义芬、黄英涛、杨清兰、郭永成、闫金鱼、张志录等。剧团演出的节目名称繁多,古装戏有《天门阵》、《铡美案》、《八件衣》、《清风亭》、《玉堂春》、《长板坡》、《二进宫》等。还有《双下山》、《三岔口》、《丁生扫雪》、《三娘教子》等二十多个折子戏,演出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名演员如:闫金鳌扮演的张飞、黄英涛扮演的穆桂英、行贵方扮演的穆瓜、精湛的演技,为凤镇街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难以忘怀。他们精彩的演出,在那个没有音像传播,文艺闭塞的年代,成了人民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文化大餐。每逢过年渡节日,人们都企盼着要看戏。半下午,戏台子还没搭建好,台前却摆满了凳子坐满了山沟野岔和街道村民人,大人小孩闹闹嚷嚷,可谓人山人海。演出结束散台后,山民摸路回家,沟沟岔岔,条条山路呈现满山火星之龙,那是打着灯笼看戏回家的人群。
1966年,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倒帝王将相”的浪潮中,古镇的二簧戏受到“文革”冲击,古装戏也就停排停演了。急时局需要,剧团换演革命样板戏,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闫金鳌扮演的杨子荣、姚方池扮演的坐山雕,故事情节生动,扮演的正反面人物动作很形象,受到政府夸奖,至今人们记忆犹新。
1983年在拨乱反正时,剧团再度复苏,在凤镇区公所的重视下,重新恢复凤镇汉调二簧业余剧团,并筹凑资金,购置了一批新服装、乐器道具举办了两期学员培训班,吸收学员30余名,排演的节目在镇区内各个乡镇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进入新世纪,老演员相继谢世,年轻演员出外务工和成家立业,后继人才匮乏,出现断代,加上现代文明手段电视、录象的占领,二簧戏又被冲击,现剧团名存实亡。坚持过五十余年富有地方特色群众喜爱的二簧剧种,正在沉没,人们深感惋惜,还在期盼它继往开来,注入新的活力,为凤镇旅游事业,经济突飞发展增光添彩。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