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杈
木杈是凤翔民间传统的农工产品。它虽是古老的农用生产工具,但时至今日人们在打麦场上还是离不了它。凤翔的木杈生产,据说从先秦时候民间就从事木杈生产了。从一开始凤翔人就把生产木杈叫“上杈”。
上杈的主要构件是杈头和杈把。杈头可分杈齿和杈档两部分。杈齿以栒子木的为上等品,栒子木是一种丛生灌木,做杈齿有坚韧耐磨、光滑而不翘等特点。每年春季,凤翔做杈的人就到南山、北山采集或收购杈齿(也叫杈条),运回后,用火烧软,曲成不同形状的杈齿,再将杈齿的上端用小刨子刨成锥形,下端削成扁平形后待用。杈档是一长约尺许的三角形木条,以坚硬的槐、椿、桑、榆等木质为佳。刨光后,在档的正面锯出均匀的四个缺口,再把杈齿依形状分别嵌入缺口,用牛筋扎缚固定后,再将杈齿的后尾部,横穿越过小眼,用一个木楔贯穿其中,并使其两端出头连结,再在杈档背面中央锯一缺口,一个完整的杈头才算竣工。出售时,雇主先挑选一根与杈头窍款相称的长约七尺左右的木棍,然后由卖杈头者将木棍的尖端用斧头削成三角形,插入杈头背面的缺口内,用牛筋扎紧,再将杈头的尾部用牛筋固定在杈把上,才可交货出手。
近年来,虽然铁杈逐渐多起来,但木杈仍有广阔的市场。
灯曲
灯曲是凤翔民间人自古以来用以引火或近距离照明的生活必用品。在火柴还未普遍使用的过去,民间多用火镰撇火,这种近似原始的取火方法,灯曲起着将火种引为火苗的媒介作用。
灯曲是用柳木刮成长约18公分、宽约1公分、厚约1毫米的薄片,一端削尖,蘸以硫磺,便可使用。灯曲除用以引火、点灯、点烟外,还可用于短时间、近距离的照明。过去,凤翔姑娘出嫁,嫁妆里少不了有一对绣描美观的莲里生子式样的灯曲罐罐,由此可见凤翔民间人所生产的灯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灯曲生产加工主要集中在柳林、长青等地,畅销省内外。灯曲虽然被淘汰已有大半个世纪了,但它过去在凤翔民间人的生活里确曾发挥过一定作用。
织布绳
织布“绳”,又名叫“扣”,是凤翔民间农家妇女织布机上的一个重要构件。在男耕女织的手工生产时期,颇负盛名。据说在明嘉靖年间,凤翔民间农闲季节,农人就从事“绳”的生产。由于产品物美价廉,其销路经久不衰。
自古以来,凤翔民间妇女皆从事土纺、土织,手工纺织业发达,也促进了“绳”的生产业发展,但大多是为保障自己使用,后来才逐步发展到大量的商品生产,在小里村等地形成了一个个“庄口”。这些庄口生产的“绳”,除本地使用外,还广销岐山、宝鸡、千阳、陇县、扶风、眉县等地,并远销甘肃省的徽县、成县、天水、泰安、靖宁、灵台、张掖、武威以至敦煌一带。在每年夏季收割时,赶麦场的甘肃客人返家时,总有不少人要在小里村等“庄口”购买几张“绳”,携回使用。在农闲季节,小里村等“庄口”的农民纷纷外出串乡过县,推销或修理“绳”,以搞副业。
“绳”的主要原料是竹篾条,它产于汉中地区的留坝县。每年冬春两季,那里的农民三五成群,身背竹篾条,来凤翔小里村等“庄口”出售,在习惯上总是来多少卖多少,从无积压。
“绳”的制作工序是:先把毛胚竹篾条,置于水中浸泡数小时,再涝出放置在固定的平刀架上,把竹瓤子均匀的削掉,留下柔而韧的竹皮子,再将竹皮子置于窄刀架上,削成规格一致的窄蔑条,然后裁成长约三市寸的短篾条,再做两根三角形的竹圆条,做两个约五市分的薄下弓,撑绑在“绳”大床两侧,把裁好的短篾条,用三股棉线逐一而缚,两端各缚一个档条,两侧空隙再用硬浆糊封实,等晒干后,再糊一层纸,把中间用水涂湿,用刀削平。再用三角刀逐条削去竹篾的棱角,用刷子刷光,一个全长一市尺八寸的土布“绳”就完成了。
“绳”有粗细之分,细的一般用篾条五百六、七十根;粗的是五百根左右。由于手工艺有差别,因而,“绳”的质量也有优劣之分,优胜劣败,其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现在凤翔小里村等“庄口”的土布“绳”尽管被现代机器所代替而淘汰了,但当年的做“绳”能手还有不少人健在。
油樑
凤翔人自古以来食油采取土法榨取,民间多有榨油作坊。榨油作坊内一般设有木质的土槐油樑,长约十六、七米,大头直径约一米,小头约七、八十公分,全身为椭圆型。榨油时为了加强压力,大头一端挂上两片磨盘,小头则挂有碌碡,小头顶上方有约两米大的木制天轮滑车,栓上粗壮的大麻绳,油樑大头侧面一端便是升降油樑的大地轮,操作时手扳脚踏,身强力壮年轻汉子喘着粗气,吃力地将油樑升起。
榨油前,首先把油籽(油菜籽或棉花籽)晒干,用簸箕颠簸干净,然后将油籽在石磨上磨细,推好油焙,再把油焙倒大锅内蒸熟。烧火和往锅内撒油焙,选有经验的把式手承担。烧火也有讲究,火候一定要稳,稳了出油率高,出油率与温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榨油每年选择在夏至后,温度较高出油率越好。冬天榨油一般选择在温暖的窑洞内操作。
油焙蒸熟后,由油坊的领班指挥,先铺好稻草,将油焙包成个大包,置于石磨上,再用麻绳一圈挨一圈扎紧,抬去放在油樑下,每付油放四包,放好后开始上樑。当樑接触到油包后,分次加木墩,扎紧的包便慢慢地压成油坨,受压后听见哗哗的响声,油便流过油槽,最后流入油锅。每拨焙要分三次压榨,二次将油坨取出,用大榔头砸碎,倒入一弯形木板上,人站立上面研细再蒸,包好扎紧再榨,三次榨完后,剩余的就是油渣。
传统的油樑榨出的油,味道纯正、清香可口,倍受人们青睐。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凤翔城乡用油普遍被机器榨油取代。用油樑榨油的土办法一去不复返了。
木版年画
凤翔民间每年在过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买点年画把屋内外和门窗上贴得花花绿绿,烘托出新年气氛。这种习俗最早从汉代兴起,到宋代才基本形成,流传各地。在明清年代始进入创作高潮。当时画面图像内容是表现人们日常生活方面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画面颇为生动,丰富多彩。虽然技法粗糙,但还是足以表达了过去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种传统艺术品,为我国美术史、文化史、民俗学等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据传,上古时代,人们趋信鬼神,年画内容多以驱鬼镇邪方面的内容为主。如能执鬼,治鬼的神荼、郁垒,驱邪降魔的秦琼、敬德,斩妖除邪的镇宅钟馗画、牲畜槽上的弼马瘟等。这种门神和年画人们每于春节贴于门户和屋内用以避邪安宅。及至明末清初年画又创出了多种门神图象,如:福禄寿禧,吉祥如意,天官赐福,加官进禄,招财进宝,钱龙宝马,将军朝官等等。后又添了植物花卉、动物鸟兽、戏文人物、历史人物、古装仕女、胖娃娃、寿星、嘉禾等以象征吉庆的年画。
凤翔小里村很早就是一个制作年画的村子,据传是由清同治年间传来的,现在全村大多数家庭都有年画印版,每年冬初备料,仲冬印刷,年终上市,零售批发,大量出售,不但本省各县有销售市场,还远销西北几个省县地区,产品不外上述各类。由于要用套版印刷,印一种颜色刻一个版,一张年画要刻好几个同样木版方能套印,故各家所储存木版成堆存放。该村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有一邰世勤的人,能画能刻,手艺高超,他家开设画局叫“世兴画局”,产量多,质量高,远近闻名,为该村年画之冠。
凤翔民间贴年画这种习俗,由原先以驱邪避祟的迷信色彩的门神转化为祝吉喜庆为内容的年画。
驱邪镇宅年画门神,图象和含意,都是有传说根源的。最初的神荼、郁垒则完全从古代想象传说而来的。秦琼、敬德二人,人们都知道他是唐太宗跟前的秦叔宝和尉迟恭两员大将。在传说上是:唐太宗有一次身体不舒,在梦中听见在寝室外有鬼魅呼叫,并且抛砖弄瓦。太宗醒以告群臣,秦琼、敬德二人情愿在夜间为太宗把守寝宫门外,自此其怪遂绝。太宗以二人图形,手执玉斧,腰系鞭链,贴于宫门。这种门神由此传开直到民间。再如镇宅钟馗(俗称判子)画,是这样传说的:唐玄宗李隆基卧病,在梦中见到一个大鬼捉住了一个小鬼,挖吃小鬼的眼睛,大鬼自称也是考武举落榜的人,名叫钟馗,死后专为世间人降服妖邪。玄宗醒而病愈。玄宗命画工吴道子依其形状画成怒目圆睁,手执利剑的图形贴在宫内。由此也传道民间。牲畜圈房贴的弼马瘟(俗叫槽头)图象是一个猴子,传说是出于明朝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爷降服不了孙悟空,遂给他封了个小官弼马瘟专管马匹,由此传到民间,画了图象贴于牲口槽头,牲畜就不受邪害的侵扰。
以上都是出于传说,至今凤翔民间仍沿袭以趋吉避凶,这也不过是渲染过年的气氛而已。近年来,由于科学发达,印刷术的精良,其美观已百倍于昔,但凤翔固有的木版年画还遗存着古老的艺术价值。
烧纸
“烧纸”是凤翔民间日常生活中“神”与“像”的生动结合之一。所谓“烧纸”,就是凤翔民间进行宗教祭祀和祈福禳灾活动时使用的各种雕版印刷品的总称。纸钱的形式实质上是木版刻制的红白版画,因为只在民间信仰生活中使用,为区别其他的书籍插图版画和佛经、道经版画等,人们将其称为“民间版画”。当然凤翔民间版画还包括年画、门画等,烧纸仅是民间木刻版画艺术的一种。
关于烧纸的称呼,据清虞兆《天香楼偶得》中写道:“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而祭赛之,毕即焚化,谓之甲马。”清赵翼《陔余丛考》中写道:“古时画神像于纸,皆画马其上,以乘骑之用,故称纸马也。”因为“马”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除了取其快速之外,在烧纸中增加了来往于人神之间的神圣使命。在请神驱邪、镇妖降魔、招魂送灵、祈祷平安等祈福禳灾的活动中,就是靠“纸马”(凤翔民间称烧纸)把祈祷者的请求或心愿迅速地传递给神灵的。
作为凤翔民间版画的主要形式之一,烧纸(纸马)版画的神灵造像均为人们世俗生活所信奉之神,如太阳神、太阴神、谷神、土地神、灶神、观音、龙神等等,兼容了儒、释、道、和信奉地方信仰中的诸神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使用时,纸钱焚化,各类烧纸具有各自不同的祭祀形式和对应仪式,具有较高民俗价值和民间美术价值。
凤翔民间烧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民间信仰体系的集中表现。凤翔烧纸所体现的信仰系统,涵盖了自然神灵、鬼魂神灵、佛道神灵等,它不仅包含了民间朴素的原始崇拜,同时还兼容了部分儒、释、道的内容。以民间烧纸的功能分类,可分为田猎神灵、各行各业祖灵、婚丧嫁娶护佑神灵、岁时风俗、日常生活驱邪等;以烧纸的造像中人们崇拜的对象作为其分类的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神灵、鬼魂神灵、佛道神灵、本主(土主)神灵和其他家宅神灵等。
烧纸在凤翔民间具有辉煌的历史,烧纸作坊由彪角、小里村、陈村上营村等作为集散地,涵盖凤翔民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烧纸在凤翔大地繁衍生息,经久不衰,且不断创新。烧纸版画由“西方引路”、“万贯胜钱”、“冥用银行”、“金砖银元”的描摹到现阶段的纸钞百元人民币,印刷质量较前大有提高。烧纸作为凤翔民间版画样式之一,不仅保留了传统制作工艺,而且在纸钱使用的仪式实践中,还使烧纸所承载的民间信仰文化得以完整保留。就凤翔民间民俗生活而言,纵观烧纸神灵的诸多造像,作为一种深层信仰的表现形式,纸钱实现了抽象“神”的具象表达,实现了人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简而言之,作为烧纸信仰内核的“神”是人们信奉的对象,其源于人们内心深层的信仰逻辑;而“像”则是基于人们信仰内核之上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表达,借以烧纸版画造像和仪式实践的具体表达。
凤翔民间烧纸承载着人们日常世俗生活中深层信仰结构的文化实践。
手推车 拉拉车 胶轮大车
凤翔民间自古农垦施肥、饲养家禽家畜,运土垫粪,一般使用木制的手推车。此种工具也叫独轮车,便于小门出入,有的为坚固起见,车轮上钉有铁钉和铁条,多用于推粪土。解放后,随着互助组、合作化运动,由一家一户变为大集体生产,民间逐步将独轮车改为木制双轮拉拉车,由人推变为牲畜拉运粪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间又把木车轮改换为汽车旧轮胎,胶轮代替了木铁轮,又把车轴车辘车体做了变更,新式的皮轱辘胶轮大车诞生了。这种新式马车优点多,造价不大省畜力,不伤路面且运量大,驾车技术易掌握,民间百姓还称它“拉拉车”、“马车”。此车一般配备一名车把式,套车时有一匹辕马或辕骡,叫驾辕。拉套的一般有两套或三套,俗称“套马”、“套骡”。随着机械化的出现,凤翔民间出现了小四轮、拖拉机等,逐步取代了拉拉车。
布制工艺
凤翔民间布制工艺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为它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
凤翔民间布制工艺品是在布制品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审美想象,创造而赋予其文化生命的布制美术工艺品,其制作高手遍布凤翔辖区村村社社,角角落落。作品综合了刺绣、雕塑、贴花等优秀的传统工艺,其风格独秀,具有造型夸张、手法简练、形象逼真、色泽明快等特点。根据其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布老虎、布软雕、布刺绣、布搐香包、布贴等。
绣花枕头
凤翔自古有三绝:“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这“女人手”则说的是凤翔姑娘心灵手巧。凤翔姑娘手巧,巧在针线活路上会描花,会刺绣,也曾出现过不少绘画妙手和刺绣能人,且代代相传,家家如此。刺绣活路多见于姑娘出嫁,有绣裙子绣袄的,有绣花鞋花袜子的,也有绣钱包、烟袋、灯草罐罐、钥匙带子之类用物的,而更多的则是绣花枕头。这种花枕头形式多样,有小娃用的老虎枕、老人用的八楞合页枕,更多的则是陪嫁绣花枕。这种绣花枕都是长鼓形状,两头需要缎面,在缎面上用绣花针、彩色线,一针一线绣出花鸟虫鱼图案,红红绿绿,别有风味。大凡姑娘出嫁作陪房,最少要作八幅散枕,出嫁时摆在妆奁箱子上,供观赏后,便送给婆家的长辈亲属,以表示新娘的敬意。现在她们也学做平顶枕头,也在上边绣花,但多是新式花样。
布老虎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龙和虎以其威武神圣,共同构筑了民族的图腾。龙是天子和神圣的象征,虎则深入到了民间,成为百姓的保护神。各类民间艺术都以虎为创作对象,如凤翔民间的剪纸、年画、雕刻、泥塑、刺绣、布艺等。其中布老虎就是一种早在古代就已广为流传的儿童玩具,是俗雅共赏的民间手工艺品。
据《山海经》记载:相传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树枝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树下有兄弟两个神将把守,名叫树荼、郁垒,两人力大无比,武艺高强。兄弟俩驯服了山上的虎群,命令它们看管好桃树。通过它们的辛勤劳动,桃树长得枝繁叶茂。眼看着桃子就要成熟了,一群恶鬼冲上山来,企图抢摘桃子。兄弟俩指挥着群虎与群鬼拼杀在一起,哥哥用桃木棍将鬼击倒,弟弟用苇绳将鬼绑住。打翻一个,捆住一个,虎便吃掉一个。战斗胜利了,树荼、郁垒的名字传遍了人间。老虎的威名也随之大震,成为百兽之王、恶鬼的克星,被祖先视为神兽。
在凤翔民间方言中,“虎”与“福”谐音,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因此,虎形器物常被凤翔人用来避邪。尤其在民间更是把虎看做是儿童的保护神。民间有歌谣:“娃娃乖,你别哭,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婴儿落生三天时,门帘上缀布老虎、窗户上贴纸剪老虎;孩儿满月时,舅家送花布老虎、虎头枕、虎头鞋、虎头帽等。凤翔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关于老虎的俗语,如:“家里有狮虎,平安又幸福”,“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
在凤翔民间,乡民们喜欢平时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睡虎头枕,旨在驱邪除魔,就连端午节,在用布做好的布老虎里装上艾叶,再缝在娃娃的裹肚里、肩膀上,叫“艾虎”,用来“镇邪除恶”。
凤翔民间,布老虎伴着小娃娃长大,白天是玩具,晚上作枕头。小孩枕这种枕头不易落枕,十分舒服。
凤翔民间的布老虎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没有统一的规格样式,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用手头不同的材料,凭着自己的想象,缝制出造型和形态迥异的布老虎,在形态上夸张了布老虎的头部;虎头的大小几乎与虎身相等,大幅度收缩了老虎的身子、尾巴,缩短了四条腿,并突出表现了眼睛和嘴部,腿部和尾部大多比较短小,以头大、眼大、嘴大、身小来突出布老虎勇猛威严的神态,凸显了“不肖形似,而求神似”的传统艺术风格。有的稳重宁静,有的活泼乖巧,不少式样还使用了“五毒”图案。从形态上看,有的突出四肢粗胖,昂首站立,大有武将关公的风范。有的着重头部设计,宽大的嘴,洁白锋利的牙齿,两只门牙向两边吐露,借以表现老虎的威武。
凤翔民间制作布老虎,用的是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用料方便,色调鲜艳,在造型上夸张变形,重在寄情寓意,追求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的特色,达到了怡情寄趣的目的。它不仅反映着农民意识和民间文化心态,还具有装饰效果,强调喜庆色彩。特别有趣的是,这种布老虎除了虎头上那个“王”字可以代表老虎的兽中之王身份外,那圆凸的眼睛,直端的耳朵,弯曲上翘的尾巴,粗短的腿和猫相差无几。它既能使人感到虎的威武雄壮,又能使人感到猫的娇态天真。圆鼓鼓,胖乎乎,十分讨人喜爱。
凤翔民间的布老虎色彩多以红、黄色为主,黄、红色是凤翔民间传统文化中喜庆和吉祥的颜色。但也有不拘泥于黄、红两大主色调,而用黑、白、花、蓝色土布及蓝印花布料,色块对比强烈,热烈明快,使得整个布老虎形象鲜明生动。
以布老虎为主打产品的凤翔民间手绣技艺,已有几千年历史。由于受外界干扰少,因而形成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构图简练,配色明快,绣工精致,针脚细腻、朴实、匀称、夸张,有较强的装饰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布老虎这一民间艺术品也被外来游客看重,出售价格看好。被誉为凤翔“姑娘手”的民间妇女把自己制作的布老虎带往城里或旅游景区“销售”,为振兴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
《周易·乾卦》中说:“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结合成为一个国家雄伟强盛的象征,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图腾,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角度看,凤翔民间布老虎在艺术创作上,仍然要坚持集朴素与美观于一身,要保持民族的精神和风格,依照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的特点进行扶植、发展、传承。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