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简单来说就是用泥巴捏出的物件。最早用于庙宇建造,以泥土为原料,用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民间艺人用天然或廉价的材料捏出生动、逼真的工艺作品,赢得民众喜爱,天津的“泥人张”更是让泥塑声名远播。
近些年,展现陕北黄土地风情民俗的绥德民间泥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物品让人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进入山村、故土、童年以及很多透视生命本源的地方。
曾经常见的泥塑 如今已经难寻
我国丰富的宗教文化留给泥塑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之民间艺人用廉价的材料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给儿童玩耍之用,更是令泥塑艺术经久不衰。在过去,榆林随处都可见泥塑作品和泥塑艺人的身影,他们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平淡的生活带去了不少想象空间与乐趣。时至今日,普通民众只有在寺庙中才能看到大型彩塑,展现民俗风情的小型泥塑很少见到。
“绥德每年三月二十八都会举办‘泥马马节’,在过去,这一天经常会汇聚一些附近优秀的民间泥塑艺人,他们按照要求现场制作泥塑。这一天,只要是参加聚会的父亲肯定会为孩子买一个泥塑,寓意为父亲对孩子的关爱。正因为这样的美好祝愿使得当时的泥塑艺术甚是繁荣。而到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三月二十八的真正意义了。”绥德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延保霞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初最常见的物品到了今天就成了稀有的东西,当年大批优秀泥塑艺人如今寥寥无几,绥德民间泥塑艺人市级非遗传人王维生是坚持到现在的其中一人。
泥塑艺人王维生的德艺人生
一块普通的泥巴,在王维生手中仿佛有了灵性,捏出的人物一颦一笑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气韵生动。最普通的泥巴在他的巧手下变成了展示陕北历史、风土人情的载体:咧嘴憨笑的山里娃、扭秧歌的老婆婆、闲话家长的陕北老汉、互相依偎的老两口……这些古拙的、憨厚的“山里乡亲”呼喊着、奔涌着、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进入山村、故土、童年以及很多很多透视生命本源的地方。见过王维生泥塑的人无不为之吸引,不由地为他拍手称好。
说起这独具陕北特色的民俗泥塑时,今年58岁的王维生说:“我是个农村人,最先开始尝试民俗泥塑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就是陕北农村的风土风貌。只要泥巴在手,想要捏什么造型早已了然于胸了。”令王维生没有想到的是,作品刚面世便受到各方青睐。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一直是大型彩塑神像,三年前开始尝试小型民俗泥塑的,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写实逼真,他专们拜摄影师为师,时常背着相机到大街小巷去转悠,对乡亲们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寻找创作的灵感。经过几年钻研,王维生终于探寻出了一条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泥塑创作之路,山里娃、老人、村妇、牧羊人、男女、丰收……他的泥塑作品人物多种多样,栩栩如生,富有生活谐趣。
希望更多的人投身泥塑这个行当
年轻人有力无心懒得学,老年人有心无力做不了,微薄的收入让小件泥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老了,也许人们就再也看不到独具特色的陕北民俗泥塑了。”王维生感叹,如今不仅是没有年轻人学习,就算有人学也是静不下心来细细琢磨,加上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陕北农村风貌了解甚少,使得陕北民俗泥塑传承岌岌可危。延保霞说:“从我们统计来看,目前绥德泥塑艺人不足80人,真正以泥塑为生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年龄在55岁左右。技艺传承不是很乐观。”
不过,随着绥德民间泥塑市级非遗传人的成功收录,绥德民间泥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今年西洽会的展出更是让王维生及他的民俗泥塑声名大噪。说到陕北泥塑的未来,年近花甲的王维生说,他试想过将泥塑这一行产业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大陕北泥塑,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并投身这个行当。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