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的姓氏都可追溯其远祖。镇安县的几个姓氏的轶事,虽不见经传,也有其鲜为人知的渊源。
“胡”为啥改作“瑚”
大坪镇的岩屋河、仓房一带的瑚姓,原系江西饶州府瓦屑坝人。元末时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当地备受其害,先祖王道诚迁到湖北黄冈,继承了外祖胡家的产业,子孙就姓胡了。至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先祖胡壹文由黄冈迁至镇安县岩屋河,古墓碑上一直写着“胡”。到了清朝末期,胡姓成了这里的名门望族,秀才、举人们在一起研商,若继续姓胡吧,就丢了原来王姓的祖宗,改姓王呢,又对不住胡老外祖。他们为了纪念祖宗,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给胡字左旁加个王字,写成珊瑚的“瑚”,王胡合一,胡王共祖,音韵也不变。在全国其他地方,好像还没有见过姓这个“瑚”字的。
“胡”、“鞠”咋同宗
永乐镇 峪沟里住着胡、鞠两大氏族,他们都是清乾隆后期由安徽太湖迁到镇安的。据说,当时两个小伙子来到 峪沟,都跟当地姑娘结婚成家,鞠姓小伙子膝下几个儿子,胡姓小伙子膝下无子,便向鞠姓人要了个男娃承嗣,并商定死后要归宗。也就是说,在世时叫胡××,死后牌位上写成鞠××,入鞠氏家谱。胡家和鞠家是一部家谱,一个派行,派行是“正大光明,吉星璨呈,敦本睦族,永振家声……”同一个派行,就是同宗兄弟姐妹,胡、鞠两姓不通婚,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韩”、“何”是一家人
镇安大坪镇的何姓与柞水柴庄乡的何姓,原籍是安徽潜山县斑竹坂人。清乾隆初年,先迁到柴庄乡的刘婆沟,后来一支又移居大坪,他们在此已传12代,派行是“贵德贤先士,敦仁乐有常……”。根据何氏家谱记载:周武王少子封于韩,即由姬姓改为姓韩。秦灭六国后,韩王韩安入秦,长子韩成被封为“横阳君”,次子韩允害怕以后生祸,遂远逃到庐江的舒城,改姓埋名,匿居民间。因他手上有个“何”字纹,在当地韩、何又音近,遂改为姓“何”。他们至今认为,韩、何同宗,韩、何是一家人。
同姓不通婚
西口镇住着三个不同谱系(派行)的吴姓人,其中一支是由安徽桐城迁到镇安的,人称“江南吴”,派行是“宗士志遐长,孝友肇基芳……”。一支是从广东迁江西宁都,又由宁都迁湖北,再由先祖吴顺景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从湖北迁至西口龙洞川,人称“广东吴”,其派行是“旺定顺文武,裕兆正纲常……”。居住茅坪、干沟的一支,据说是与“广东吴”同宗,在晚清时族内少数人不睦,另立了家谱,另起了派行(昌先久英雄……)。这三支吴姓人,都认为同姓是“本家人”,基、纲、久三字对应为同辈,上为长上,下为晚辈,和谐相处,还在恪守古老的“同姓不婚”习俗。
不留坟头
山区石头多,一般坟墓都要砌五层的石坟头。可是,大坪镇老户沟、余家川一带,有些亡人坟墓不砌坟头,是啥原因呢?
这里住着近百户的杨姓人,他们是晚清时从湖广地区迁至镇安的,被称为“夏湖杨”(区别于本地杨姓),派行是“忠朝积善传……”。据该族在县文化馆工作的杨善均说:“他们祖传的规矩是,族人死了以后,埋葬时打井深埋,坟成椭圆形,有脚蹬石,就是不留坟头。因为我们是北宋杨家将的后代,满门忠烈,祖先大多战死在沙场,那时是来不及消停掩埋的。”不砌坟头,表示与其他杨姓不同。但是,从安徽宿松县迁至米粮镇的姚氏家族,祖传也是不砌坟头,不知是何缘由?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