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两家互换庚帖后,就算达成了婚约,龙风帖就是旧时的“婚书”,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书。古典戏剧中常有“以婚书为凭”这句台词,就是指龙风帖具有法律效力。举行了照帖换帖礼后,婚姻关系就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中途不论哪方悔婚都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从此两家可互通庆吊,每逢四时八节,岳父岳母寿诞,女婿要登门拜贺,并给未婚媳妇带少量衣物,谓之“追节”。在太白县一带,订了婚的儿女亲家在过年时要互相赠送一个15公斤重的“圈圈馍”以示圈定对方的婚约。在陕北地区订婚至成婚前,每逢清明节,男女都要互赠清明礼物,其形状和品种不限,但未婚夫赠未婚妻的必是一对鬓髻(zhua ji)馍,形似梳在女孩头两边的发结。这对鬓髻馍用红线拴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未婚妻回赠给未婚夫的则是一对老虎馍,也用红线拴在一起,祝愿他虎虎有生气。端阳节男须赠女衣料,日“热衣”。逢闰月亦送穿戴,日“闰月衣”。一乡一俗,礼俗丰富多彩,窥一斑而知全貌,此处不一一尽叙。 订了婚后,男女双方都要做结婚的准备工作。男方要准备新娘上轿时穿的衣服和过门后四季穿的衣服,一般6至12套。请工匠做家具、缝被褥、预备婚礼的酒席等。女方也要备箱、柜、桌、椅、被褥等嫁妆。待嫁的姑娘还要亲自动手做些布鞋、袜底、鞋垫、手帕、烟袋包之类的用品,以备过门后奉送给公婆、兄嫂、弟妹和分赠给其他亲友。在南郑县的巴山地区,姑娘还要准备一种特殊的嫁妆,就是“嫁妆咸菜”,姑娘长到十七八岁时,作娘的就要为女儿准备出嫁用的咸菜,出嫁时陪嫁的咸菜越多越显得荣耀。当地有“嫁妆无咸菜,姑娘头难抬”之说。新婚中还有吃“咸菜酒”的仪式,在洞房里新娘要摆上陪嫁的咸菜、核桃、花生和酒,招待闹洞房的客人;婚礼后的次日清晨,新娘还要摆出嫁妆咸菜,泡起当地产的青茶,请亲友们品尝。民歌云:“别处姑娘要嫁妆,绫罗绸缎花衣裳,巴山姑娘要嫁妆,什锦咸菜装满箱”。据说新娘的咸菜老人吃了不腰痛,小儿吃了不尿床。 结婚前两月,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按照当年的历书选择“黄道吉日”,为的是避开“凶神恶煞”。在关中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说法如“杂乱姓氏三、九月,张王李赵六腊月”,“一月三个六,强似看历头”、“三、六、九,不用瞅”、“二、五、八,事情瞎”和“过了腊月二十三,结婚不论哪一天”等民谚。“良辰吉日”一般选两个,一个在上半月,一个在下半月,由女家选择后确定,为的是避开女方的月经期,俗有“红马拜堂,家破人亡”之说。另外如果女方进门后即怀孕,没有来过月经,也会认为这个小孩于家不利。民间对这些都很忌讳。建国后,这些习俗虽已逐渐消亡,但民间结婚仍有选日子的习惯。 旧时在选择吉日的同时,还要根据女方的属相和生辰八字,请卜者推算出开脸、上头、落座方位,上下轿方位、坐炕面向喜神的方位以及迎亲、送亲之人在属相上的禁忌等,例如龙羊、猴羊、猪羊属相的人结婚,不准属鸡、属蛇、属牛的人接送。推算好后,用红纸写成“婚局”,俗称“婚单”或“喜帖”,其内容和格式为: 1.娶嫁利月:谨择本年×月×日迎鸾,全吉。 2.迎送男女客人忌×相,全吉。 3.开脸、上头面向×方迎福神,大吉。 4.上下轿面向×方迎喜神,大吉。 5.坐炕面向×方迎喜神,大吉。 天作之合,富贵吉祥,白头偕老,子孙满堂。 ×年×月×日 婚单写好后,最迟在结婚前一月就要送到女家,目的是请求女方同意举行婚礼的日期,古代称为“请期”,现代称为“送日单”或“送期单”。送日单也要选吉日,一般选双月双日如二月初二、四月初四、六月初六等日子。送日单不单纯是送嫁娶的吉日良辰,还要向女方下聘,同女方商谈婚礼中的许多细则,如女方所需的衣物、首饰,迎亲、送亲的人数,回门日期等都要在这时定下来,免得临时误事。送日单在长武一带称“问话”,陕北称“商话”,陕南称“插花”。这天未婚女婿不去,由男方的父母出面,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酒、肉、糕点、衣料、棉花、布匹、簪环首饰、化妆品及大馒头若干个(双数),请一押礼人送往女家,所送礼物一律贴上红纸条,并交齐所欠的彩礼。女方设有酒席招待,边饮酒,边商谈结婚的具体事宜。女方还要请户族本家的长辈参加宴席,目的是为女方争“搅缠”,也就是除彩礼之外的衣料、首饰等物。陕南在送日单的这天,婆母要给姑娘头上插一朵大红花,以示对未来媳妇的爱抚。插花时主家要放鞭炮庆贺,由媒人递上喜期红帖,并要说个吉祥的“四言八句”如: 喜鹊叫喳喳,花鞭迎亲家。红媒我来送喜期,婆母给姑娘来“插花”。 接喜万事吉,“插花”富贵发。儿女跨凤又乘龙,两家齐开幸福花! 说着,将婆家带来的礼品衣物摆在铺好的方桌上,当着双方宾客的面点清交过手,姑娘拜谢公婆,公婆受拜后要向姑娘送“红包”,名,日“插花礼”。这就确定了举行结婚的日期。 送了日单以后,女方便赶紧整理嫁妆,男方也立即收拾新房。女方把男方送来的馒头切成片,分赠给至亲好友,名为“喜馍”,关中西部称“散糕子”。受了喜馍的亲友,都要向姑娘送喜礼,多为婚后所用之物,如被面、床单、衣料、脸盆、茶具、酒具等,也有送核桃、大枣、糖果食品的,这是让新娘和新郎在洞房中享用的,俗称“添箱”。也有送钱的,谓之“压箱钱”。给男家送的喜物与女家大致相同。所送礼物,都要贴上红纸,上面写句恭贺新喜的祝词,如“鸾凤和鸣”、“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等,送礼的轻重与关系的亲疏有关,关系疏的一般是随人情搭份子,几家人把钱凑在一起买礼品。但无论用何种形式送礼,都忌讳送钟和送缎子,因“送钟”与“送终”谐音;“缎子”与“断子”同音,都视为不吉之兆。近几年也有人给新人送布娃娃或塑料娃娃的,一方面是新房的装饰品,另方面也有祝愿她早生子女之意,但许多人都喜欢送男娃娃,忌讳送女娃娃,认为送女娃娃是生女之兆,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意识。 临近婚期,是男女双方最忙的日子,两家都要请操持婚事的主管人,关中称“执事人”、陕南称“执客司”,还要请“司礼”(管账的)、管席、造厨、司茶、司酒、打杂等十余人,以及铺床的、开脸的、倒毡的、搬陪嫁的、抬轿的和吹鼓手等多人。此外还要组织迎亲和送亲的队伍。院子里要张灯结彩,门上要贴喜联,男方对联多为“喜逢六礼告成日;幸遇三星在户时”。“一对璧人,此日结成平等果;几番花信,春风吹出自由花”。女方喜联多为“在昔吹萧传弄玉;只今坦腹得王郎”之类。窗户和洞房墙壁上要贴大红喜字及“榴开百子”的窗花,炕四周贴“箭”字,门槛贴“鞍”字。有的地方在婚礼前一天就要铺床,有的地方在新婚之夜才铺床。婚前铺床的,床铺好后不能空着,由新郎的好友陪伴新郎睡在新房里,谓之“暖房”或“压床”。至此结婚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