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火笼子俗称“烘笼”,是一种取暖用具,在陕南地区最为流行。此器具外面用细竹篾编制而成,圆形,上面有竹片提柄,内放一陶土烧制的盛炭器。将烧红的木炭盛入后,上面覆盖少许草木灰。过去一些斯文之人、阔太太、小姐常提着火笼子取暖,农村人也常在上面放一个竹编的烘罩为婴儿烘烤尿布。现在多为老人和儿童暖手使用。 “虎子”是民间家庭用的溺器,深腹敛口,壶口向上,有长形、圆形、椭圆等形状,因其形如伏虎,故名。又因其类似壶状,用来盛尿,故民间俗称之为“尿壶”,又因多在夜间使用,故而汉中、安康等地称它为“夜壶”。旧时多为陶土烧制,现今多为搪瓷或塑料制成,多为老年人或卧床的病人使用。 水烟筒是民间吸水烟的用具,故又称“水烟袋”。旧时陕西城乡普遍流行。有钱人家多用铜质的,贫穷人家则用竹筒制成。底部烟筒装水,上部竖装烟嘴,并列其后的是比烟嘴高出二、三倍的吸烟弯管。装上水烟用纸捻点燃后,烟经水的过滤后吸人,吸肘水声呼噜作响。旧时客来,主人必先送上水烟筒,然后才奉茶待客。此烟袋今已少见。 旱烟袋是吸旱烟的用具,多系竹管加烟锅、烟嘴制成。烟锅内装烟草碎末,点燃吸之。烟管长短不一,短者仅15厘米左右,长者可做手杖用。以竹节短密者为上等,有“九寸十八节,无烟也能吸”之说。烟锅、烟嘴通常以铜、铝、玉石制成。烟管上系上一小袋,内装烟草,名日“烟荷包”,多用青布做成,上面绣花,也有用鹿皮、鼠皮、羊皮缝制的,可以防潮。每逢客至,让坐后,先递过旱烟袋向客人敬烟,否则被视为怠慢不恭。农村老汉们无论下地干活或出门赶集,都把旱烟袋插进腰间的布带里,成了随身必须携带的物件。 搔杖是一种搔背痒的器具,故有此称。因它多为老年人所用,故俗称“老头乐”或“不求人”。又因它可随意搔于手摸不到的痒处,故又称它为:“如意”。古词典《音义指归》有形象记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清代演变为室内陈设品,供人赏玩,多为灵芝形或云叶形,取吉祥之意,其造形优美,且材质珍贵,多为玉、水晶石、象牙、玛瑙等制成,纹饰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清谈时,人手一柄,随意玩弄,成为一种时尚。现今人们搔痒的搔杖就是古代如意的遗制,但已改短,柄长仅尺余,民间都以竹、木或塑料制作。一端安柄,另一端削成齿耙状,齿尖圆滑,用它搔痒,不伤皮肤又能止痒。商店多有出卖。 酒注子是旧时民间温酒的器具,多用铜、瓷、釉陶制成,以锡制者为上品,其形若壶,柄、嘴、盖皆具。另有注碗,烫酒时碗内注入开水,将酒注子置于碗中,为使酒热。据说饮温酒可驱寒解乏,且不上头。现今饮温酒者少,酒注子已少见。 “几”是古代的小桌子,古时限于低下的生产力和原始的技术条件,室内空间低矮狭小,只能席地坐卧,还谈不上使用桌椅家具,但进餐时饭菜放在地上很不方便,也不舒适,便出现了陈设器皿的几。最初的几是曲几,为弧形条状,下面三足支撑,人们习惯于臀部坐在足腕部,于几侧进食。累了就伏在几上休息,叫做“凭几”。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提高,又出现了直几。它由三块木板榫接而成,一块横放的长条形木板为几面,两块竖立的木板为几足,汉代以后随着床榻的出现,才加高了直几的几足,这便是现今长条桌子的前身,可以供人们坐在榻上看书写字。现代无论城乡,凡有沙发的家庭,一般都有茶几,现代的茶几就是由古代的直几演变而来的。人们闲聊或看电视时,常在茶几上置放茶具瓜籽糖果等。闲置不用时可折叠起来竖于墙角。 案有食案和书案之分,古代的食案类似现代的大托盘,多为长方形、平底,下有四矮足;也有圆形的,三矮足,可以放置在地上。无足的则称为盘。一般的案都是木质的,贵族使用的案则髹漆,并施彩绘。东汉时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就指的是食案。古代的书案是一种长方形的矮桌子,两端有宽足向内曲,呈弧形,供读书和写字用。古时官府处理公事文书也在案上,故把诉讼判定的结论叫“定案”。唐代以后出现了椅子,改变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案足也由矮增高,变成了类似今天的桌子。 算盘是用木珠进行计算的器具,用木制成长方形的框架,其形如盘,故称。框架上固定一横木,名日“梁”,穿纵杆若干,称为“档”。每档串木珠7枚,梁上2枚,每珠以1顶5,梁下5枚,每珠为1。每档以10进位,编有运算121诀,用时依法计算,加减乘除及开方均可运算,比笔算便捷,民间算帐多用此物。 砚台是磨墨的器具,与纸、墨、笔合称为文房四宝之一。大多用质地细腻的鹅卵石精心雕琢而成,有方有圆,也有椭圆形的。好的石砚对石质的要求十分严格,前人概括为:“发墨盖毫,滑不拒墨,细腻温润,贮墨不涸;质坚致密,玉肌腻细;细中有锋,柔中有刚”。 笔筒是竖放毛笔、铜笔等文具的用品,有细瓷笔筒、陶土笔筒、毛竹笔筒、木质笔筒、金属笔筒等种类。近几年又出现了塑料笔筒。其高度比笔杆低2厘米左右,直径约10余厘米。 烛台是插蜡烛的灯架,俗称“蜡扦”。此物起源甚早,南北朝时称“灯檠”,唐代称“灯奴”。其架用铜、铁、锡、木等制成,大小不一,通常分上下两层,呈塔状,每层饰有刻制的花纹图案。旧时为各家必备之物,亦为女子出嫁的妆奁之一。富豪人家有五字烛台,即用金属铸成福、禄、寿、禧和中间的刑字。小的可置于桌上,大的高约2米,只能放置地下。逢年过节或祭祖和婚丧寿诞等事时,必点燃蜡烛,插于烛台之上。 日常器用种类繁多,除了上面介绍的,还有梳子、篦子、镜子、梳妆匣、剪刀、洗脸盆、洗衣盆、痰盂、扇子以及升、斗、秤、尺、斧、锤、筛、箱、柜及其他许多不胜枚举的器用,此处不一一详述。第四节 当代家庭器用的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今家庭器用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们购买新潮家具的人越来越多了,家家户户都在以精致美观的家用器具营造着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几乎一年一变样。从总的方面来说,陕西家具经历了一个由粗笨向精巧、由朴素向豪华发展的过程。五、六十年代人们普遍使用红漆木箱、大板柜,甚至有的人家把废旧木箱堆起来当家具。七十年代,“文革”刚过,千家万户忙着四处托人买木料、购五合板,街街巷巷、村村院院,都掀起了做大立柜、半截柜的热潮。那时青年人结婚,洞房里如能有一套马蹄脚或狮爪脚的高低柜,再加一张写字台,要是能再有一对简易沙发,就认为是十分阔绰的了,至今陕西人仍没有忘记的“四十八条腿,外加三转一响带咔嚓(指桌柜的腿数总和及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照像机)”,就是当年攀富比阔的真实写照。八十年代初,人们又开始追求英式、法式、捷克式的高低床头和大小立柜,那时谁家要是能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再加一台收录机,就会被看作是豪华富有的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人们的生活迅速改善。到了九十年代,人们追求的是可以化整为零、便于搬动的组合式家具,它可层层相交、堆叠而上,向空间扩展,也可拐弯抹角,顺其自然,依墙延伸。现在的家庭用具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其质量正在向着优质硬木雕刻的方向发展,品种和款式多样,既有传统式、古典式,也有现代组合式和仿国外风格式。现在席梦思软床、坐卧两用沙发、双桶洗衣机,双门无氟电冰箱、落地式音箱、热水淋浴器、地毯、吸尘器、电镀椅子、折叠桌子、电风扇、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箱、电磁灶、平面直角大彩电,以及空调、电话、电子石英钟、抽油烟机等,都已成了工薪阶层的寻常家庭用具。不仅大型家具日趋精美豪华,就连许多小型日用品、装饰品等,也在由中低档向着中高档方向发展,例如立体浮雕珐琅宫灯、工艺台灯、壁灯、景泰蓝三节拐杖、贝雕装饰画、绢质山花野草、立体特艺枕套、绣花缕孔窗帘,以及绣花、补花的台布、盘垫、床罩、沙发垫等,都在向着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方向发展。这些变化,都显示出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