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岐山臊子面是陕西面食一绝,特别在关中西部影响很大,农村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都以它招待宾客。其特点有九字令概括:“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薄、筋、光是指擀出的面条应达到的质量;煎、稀、汪是要求汤烫、汤宽、油多;酸、辣、香是指调味之美,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赵宁博士,在《赵宁留美记》一书中赞誉岐山臊子面“精彩无比”并奉劝“读者诸君,没有尝过的,赶紧拜访陕西乡党,讨来吃吃。天下美味,不过如此。”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陕西小吃小识录》中,对岐山臊子面的制作工艺有这样一段细致入微的描写:“臊子,猪肉,必带皮切块,碎而不粥。起锅加油烧热,投之,下姜末、调料面煽炒。待水分干后,将醋顺锅边烹人,冲冒白烟。后以酱油杀之,加水煮。肉皮能掐时,放盐,文火至肉烂舀出。擀面,碱合水,水合面,揉搓成絮,成团,盘起回性。后再揉,后再搓,反复不已。尔后擀薄如纸,细切如线,滚水下锅莲花般转,捞到碗里一窝丝,浇臊子,只吃面而不喝汤。”每碗只有面条一筷头许,主人喜欢客人吃十碗或几十碗以上才算满意,客人吃饱时,最后一碗才可喝汤。近几年,随着人们卫生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喝汤的陋习已开始改变,有些地方不再把碗里吃剩的汤倒进锅里连续使用了。 岐山挂面以条细匀称、色泽光亮,筋柔味美而闻名,它吃起来顽筋筋、粘胶胶、丝细味香,是人们馈赠亲友和招待宾客的上乘食品。当地长期流传着一首童谣:“房檐水,打线线,舅舅来了吃啥饭?羊肉臊子下挂面,扑哧扑哧两大碗……”。岐山挂面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当时山西稷山县马金定、马定娃兄弟二人到岐山经商,在县城开了个“顺天成”号挂面店,聘请太慈村的郭世奎、孙治海为面匠。专门选用前茬为苜蓿或豌豆地所产的小麦(俗称“紫麦”)做原料,经过精磨细箩,磨出的面粉韧性大,筋丝好,光滑感强。制出的挂面拿在手里甩不断,放在水里泡不烂。咸丰年间,陕西地方官就把它作为地方名产向皇室进贡。1931年“顺天成”号挂面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博展会,深受欢迎。当时有诗日:“挂面分细宽,好吃且美观。参加博览会,到过旧金山”。近几年岐山挂面不断改进工艺,研制出了“空心挂面”使这一传统名优食品又更上一层楼。 乾县一带以“酸汤面”而著名。这种面的吃法与臊子面完全相同,都是只吃面不喝汤,但其味则更酸、更辣。酸汤分绿汤和红汤两种。绿汤以青菜为飘菜,红汤以辣油为飘花,红艳艳的辣油要盖满碗沿。当地招待女婿时有几句顺口溜“丈母娘,心肠厚,辣子油,吹不透”。外地人不习惯当地食俗,吃头一口便呛得不能下咽。 风行于华阴、铜川一带的大刀面,制作方法很独特,先把硬面团用木杠反复排压,使之均匀回性,然后再用擀杖反复擀薄,折成数摺,用十八九斤重的大刀切面。技艺娴熟者挥刀自如,刀起面落,韭叶细的面条纷纷从刀下滚出。这种面有薄、软、细、长、筋五大特点,当地人除节日食用,还用它待客。 户县、扶风、陇县一带农村,常用“出稍面”待客。面条捞出盛人盆内,放在桌子中间,四周摆好酱油、香醋、食盐、油泼辣子和香菜末、韭黄丝等,由食者按自己口味取用。每人面前放一盛有臊子汤的汤碗,客人各挑一筷子头面条,放进自己的汤碗内,摆涮一口吃一口,主人则不时给客人碗里添臊子汤,席问香气四溢、宾主谦让,别有一番情趣。因面条是边摆涮边吃的,故又称“摆汤面”。 除上述名食以外,关中具有地方特色的面条还有“耀州蘑菇窝窝面”、“大荔炉齿面”、“西安油泼箸头面”、“西安猴头面及猴耳朵面”、“合阳页面”、“三原疙瘩面”、“麟游血条面”等。 陕北的养麦是上等杂粮之一,每逢过年或遇婚丧喜事,农家都离不开用“剁荞面”招待客人。剁荞面的功夫全在一个“剁”字上。剁面刀是特制的,长约二尺,宽三寸,菜刀般厚薄,刀背两端安有两个木制的刀把。剁面时,先把和好的面揉成一个圆团,放在案板中间稍靠后,再用擀面杖将面的一部分擀开,比擀白面条稍厚一些,然后剁面手开始显示刀功,双手握刀,由前向后剁,随着剁面刀在案板上有节奏地向后移动,面条就从刀刃下滚了出来,剁完一刀面,下进锅中,再擀开一部分面,剁第二刀,每刀面可捞三、四碗,一个人剁可供三、四个人吃。一个技艺娴熟的剁面手,动作利索,前后连贯,协调优美,剁出来的面条粗细均匀,长短适中,像机器压出来的一般。捞好面条,配上肥羊肉臊子,入口鲜润滑爽,风味独特。陕北婆姨个个都是剁面能手,姑娘未出嫁前,就把剁面本事学到手了,要是哪位姑娘不会剁面,或者剁不好面,找对象便会被小伙子认为是一大缺陷。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活跃,剁养面已进入了城镇餐厅,成为闻名于陕北的一种风味小吃了。 在陕南西部的汉中地区,每到夜晚,常有挑面担者敲击木梆,沿街叫卖,以清脆的“梆梆”之声招引顾客,故又称“梆梆面”。这种面食风味独特,是陕南面条中之佼佼者,其制作方法简易,不用菜码和臊子,重在调料。辣椒油是用菜子油在旺火上烧热后泼成的,酱油、香醋用装有草果、花椒、大料的调料袋分别在锅里烧开,熬出香味。面条下锅后,先在碗里放入适量的酱油、香醋、精盐、辣椒油,生姜汁、葱花及胡椒粉。锅开后,先舀滚热的面汤倒进碗内,再将面条捞入,浇上少许熟猪油就可以吃了,味道酸辣醇香,清淡爽口,夏吃解署,冬吃驱寒,且有利湿暖胃的作用。谣曰:“梆梆汤面香又鲜,酸辣暖胃能驱寒,清淡之中有真味,吃上一碗赛神仙。” 馍和饼这种不起眼的日常吃食,也有许多做法别致、风味十足的佼佼者。 临潼的“罐罐馍”,因其形似罐罐而得名。制作这种馍,面团盘揉的时间长,讲究把面和硬,分成几块反复揉搓,做馍时,每个面剂还要多次揉搓,因而蒸出的馍于酥香甜,皮薄层多,凉吃酥而不粘,可存放旬日不变质。 蒲城的“椽头馍”,因形似椽头而得名。这种馍不同于北方人常吃的一般蒸馍,制作此馍不用碱,以1/4的酵面和3/4的面粉,快速揉成硬面团,用木杠反复排压,使酵面充分混合,再反复揉搓,直至面团柔软光滑时制成馍坯,饧至馍坯微发虚时,人笼蒸熟即成。这种馍皮光色润含水量少,风吹不裂皮,久存不变质,吃起来满口香甜。1982年在渭南地区风味食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传统名优食品。 驰誉三秦的“石子馍”在关中农村深受群众的喜爱。石子馍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石器时代的“石烹”遗风,被食品专家称为食品史上的“活化石”。有关它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唐代《资暇集》,那时称为“石鏊饼”。唐代李匡义说,石饼本来叫“略饼”,因为同州人好相略(Yan音彦,粗鲁、逞强好胜),每到口角相争,相持不下时,就要投拆官府去打官司,双方都怕官司打输坐牢挨饿,所以“必怀此饼而去,用备狴牢之粮。”后来又成为当地进献唐朝皇帝的贡品。到了清代,石子馍随着坐官、经商的秦人传至江南,文坛巨匠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称誉它为“天然饼”,对其用料、作法、特点作了详细记载:“泾阳张荷塘明府家制天然饼。用上白飞面,加微糖及脂油为酥,随意搦成饼样,如碗大,不拘方圆,厚二分许,用洁净小鹅卵石,衬而嫫(han音汉,烧的意思)之,随其自为凹凸,色半黄便起,松美异常,或用盐亦可。”这段记述和今天石子馍的用料、做法、特点基本相同。这种烙制食品的方法虽然很古老,但由于焙烙传热均匀,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来油酥咸香,可久贮不坏。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石子馍已由乡村转入西安高级饭店。现在虽然仍以鹅卵石作为导热媒介,但加工方法更为精细,也更讲究卫生,并将其体积改小,人们偶尔品尝几口,更觉比山珍海味还有嚼头。不少中外宾客一到曲江春酒家,都纷纷要求品尝石子馍,并购买一些带回,作为珍馐美味馈赠亲友。 在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所在地的礼泉县,有一种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柱顶石馍”,因其形状似柱顶石而得名。据传此馍始于唐代,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因它色泽鲜美,醇香扑鼻,不佐菜肴吃亦美味可口,过往游客无不购买品尝。清朝乾隆皇帝拜祭唐太宗昭陵时,品尝了地方官员敬献的柱顶石馍,极为赞赏。这种馍是用碱水把面粉、蛋清、酵面快速揉成面团,再制成外实内空、表面鼓起、底心内凹的馍坯,然后用刻有花纹的木模压上图案,放入铁锅内,用木炭火或无烟煤烤熟的,吃起来酥脆爽口,甘香味美。当地人把这种馍的特点总结了四句话:“皮薄瓤厚鼓鼓腔,底凹面平柱顶样,酥脆爽口味道香,携带方便好存放”。1981年8月,美国前总统卡特访华,30日他同夫人、女儿一行来陕,访问了礼泉县烽火大队,中午在一家农民家里吃饭,主食有面条、柱顶石馍、饺子;菜有西红柿炒鸡蛋、烧豆腐、炒蛇豆、凉拌豆芽。卡特不熟悉地用筷子夹着各种农家菜,边吃边翘起拇指夸奖“真好吃!真好吃!”尤其对柱顶石馍很感兴趣,赞不绝口,向主人详细问了制作方法,并让翻译把柱顶石馍的用料、制法和特点全部译成英文带回美国去了。 地处秦巴山区的宁强县盛产核桃,当地制作的核桃烧饼营养丰富,酥脆可口,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风味食品。最著名的店铺要算宁强城内的王纪福兴老号,开业于清代乾隆年间,创始人姓王,无子嗣,临终前将字号招牌和操作技艺传授给得意门徒王文选,文选又传给其子培禄,培禄传妻何氏继承,何氏传其媳妇斯秀英。1900年庚子之变,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来西安避难,汉中地方官员曾以此饼进贡给皇室享用。1942年国民党兀老、当代著名书法大师、诗人于右任入蜀途中,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王家核桃烧饼名声倍增。其制作方法是用菜籽油、酵面加碱水和成面团,再制成饼坯,用“走棰”推动,擀成长条,上下抹上捣碎加有食盐的核桃泥和菜籽油,用圆木棰从中间向下压成凹形,放人鏊中烤熟即成。其色金黄,其味油香绵长。这种馍能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具有四优:经济、实惠、味美、方便。不用佐菜,立马可吃,一个饼五、六角钱,两个饼就可美餐饱腹,因而过往行人无不闻香停步,光顾店家。 包子以关中东部地区的“渭南时辰包子”最著名,它以皮薄馅香而受到城乡广大群众的喜爱。时辰包子成名于清代光楮二十九年(1903)。说起“时辰包子”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据传,当时渭南县城南村有个做包子的能手叫张坤,他作的包子油香绵润,特别好吃,每天购买者络绎不绝,--到午时就销售一空。那时乡下有个读书人进城给有病的母亲买包子,前两次到包子铺已是午时和巳时,都未买到,第三次他起得更早,赶到时正值辰时,终于买到了包子。他高兴得借来店家笔墨,写了一首小诗贴在包子铺门口:“城里包子香又香,想买包子敬老娘。午时巳时都错过,正当辰时才赶上。”以后人们就将张坤的包子称为“时辰包子”。到了本世纪30年代,渭南又出了一个做包子的能手,名叫王德本,他锐意钻研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包子的质量远远超过了张坤,人称“气死坤”、“包子王”。他的包子用上等白面,猪板油,赤水大葱、菜油炒面,加八味调料制成。雪白发亮,小巧玲珑,底色金黄,形状就像一项和尚帽子,吃起来肥而不腻,口味香醇。这种包子至今仍盛传不衰,1982年在渭南地区饮食业风味展销会上,被评为传统优质食品。 驰誉三秦大地的秦镇米面皮子与乾县锅盔、岐山挂面齐名,为关中三大著名面食。早在清末,位于终南山秦渡镇的米面皮子就已出名,经营的店铺中较有名气的要数药王楼下的“皮铺子赵家”和城隍庙前的“秃雁娃”皮子,均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如今“皮子铺赵家’'的第三代传人赵克宽老人已年逾八旬,还在指导第四代人继承其经营特色。米面皮子的特点是色白光润,筋、薄、细、软,吃起来酸辣爽口。制作时先将大米淘净,水浸1-2天后磨成米浆,加适量食盐搅匀,再徐徐放人沸水中边烫边搅成浓米浆,盛入酿皮锅(用金属薄片冲压而成的有帮、平底,圆形的炊具),双手旋转,使米浆厚薄均匀,然后将锅放入沸水中蒸熟,再放人凉水中晾凉,揭下米面皮,在其上涂上-层清油。再蒸时,锅底抹菜油,舀人米浆。切皮子的铡刀片长约半米,足有十斤重,据说好把式能把软皮子切硬,把硬皮子切软。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陕西小吃小识录·凉皮子》中有一段维妙维肖的描写:“卖皮子时不用称,三个指头一捏,三下一碗,碗碗份量平等,不会少一条,多一条也不给。加焯过的绿豆芽、加盐、加醋、加芝麻酱,后又三指一捏,三条四条地在辣子油盆里一蘸,放入碗上,白者青白,红者艳红,未启唇则涎水满口。”现在凉皮子已成为城镇居民的方便食品,西安挂秦镇米面皮子招牌的店铺就达八十多家,它虽然没有登上“大雅之堂”,但却以它经济、实惠、味美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不仅在酷热的夏天人们争相购买,就是在三九寒冬食客也不少。 “乾县叉酥”是乾县地方风味食品,也是当地人端阳节必吃的岁时节日食品。它比普通糕大,皮脆瓤酥,触口即融,不咬不嚼便可落落下肚,且口齿余香不绝。据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惶西逃,途经兴平,粮草断绝,杀马而食,士兵有用马油制饼充饥者,其味甚蹿(cuan方言,香的意思),后来便形成一种风味食品流传到了乾县。故而正宗的“叉酥”要用马油和面,再用马油煎炸,方有特异的奇香。现今马油稀贵,不易买到,多用上等菜油代替,其制法是用菜油和好面,加入蛋清,苏打等,浸润五、六小时,至油与面充分融为一体时,包入白糖、核桃仁,至油锅煎炸。出锅后的成品表皮澄黄,内呈蜂巢状,形似玉屑,到口即酥,余香回味不绝于口。50年代谢觉哉、郭沫若到乾陵视察,吃了“叉酥”赞为乾州一绝。 在号称“塞上古城”的榆林,有一种叫“香哪”的传统风味食品,因其风味独具一格,被誉为食品中的一绝,蜚声于省内外。“香哪”历史悠久,《清异录》载唐代称它为“消灾饼”。这种饼有一股酒香味,到了清代又称它为“酒香饼”。相传康熙年间,榆林有位县令宴请当地豪绅,席间大家品尝了“酒香饼”,只觉酒香扑鼻,大家不约而同地赞叹“香哪!香哪!”从此,“酒香饼”便改名“香哪”了,一直沿袭至今,盛名不衰。“香哪”是以精白面为主料,用白酒和成面团,制成饼坯,然后以猪油浸炸而成的。吃时趁热撒上白糖,其色洁白油润,其味绵软酥脆,酒香浓郁,是当地举办宴席和馈赠亲友的上乘美点。 榆林的“炸奶链”也是颇有名气的风味食品,它以鲜羊奶为主料,用油炸成斜形的链条状,故名。制作时先将鲜羊奶加入鸡蛋清、绿豆淀粉,以水搅拌均匀,制成奶浆。锅里再加鲜羊奶、白糖,旺火烧开,徐徐倒人奶浆,轻轻搅动,呈糊状时盛入瓷盘,冷凝后翻转倒在撒有干淀粉的案板上,切成斜块,裹一层干淀粉,用猪油炸熟,趁热撒上绵白糖上桌,其色金黄,外脆里嫩奶味香甜,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