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三节 妆饰 妆饰包括发型、头饰和佩饰等,这是人的外表修饰。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其妆饰也各不相同,表现出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和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 清代成年男子前脑剃光,头顶和后脑一律蓄长发,像女子一样编成辫子垂于背后,劳动时绕在脖颈或盘于脑上。辛亥革命后开始剪辫,最初剪成齐耳短发,俗称“二道毛”,后来剃成光头,俗称“和尚头”。 男孩在幼年和少年时期,各个时代的发型也有许多变化。清朝时,陕北许多农村把小男孩头顶剃光,周围蓄发,形似锅圈,名为“留箍”,亦叫“桶箍”。陕南把小男孩剃成光头,脑后则留下小撮头发,称为“坠命毛”。30年代以后,小孩一般要在脑前留一块方形的“聪明发”,用以保护脑门,其状像个锅铲子,俗称“铲铲头”。建国后这些发式逐渐被淘汰,各地小孩一律都是小平头。 至50年代初,农村青年才开始蓄发,发式有平头、分头两种。分头又有正分、偏分、一边倒、背头、运动员头等种类。 女子自清代以来,传统的发型是幼女时期挽双髻,于头顶左右各梳一个髻,俗称“抓髻”。女子长到十一、二岁,梳一条长辫垂背后。辫子是未婚女子的标志,婚后拆开长辫,挽一圆髻于脑后,俗称“纂纂”。纂上再罩一个黑丝线编织的发网,横插一根簪子固定。簪和钗都是发髻上的饰物,长约二寸,多为银质、铜质或玉石制成,也有用质地坚硬的细纹木料或兽骨做的。形制简单,略如箭矢,也有做成矛、戟、关刀等形状的,意在辟邪。有的还在上面镂刻花纹,工艺十分讲究。 40年代以后,农村青年妇女才开始剪短发,初时较短,后来渐长,披于肩。城镇已婚妇女也是短发,与未婚女子无甚区别,偏远乡村已婚妇女则仍必须挽纂。有的新婚媳妇来不及蓄长发,便将脑后短发叠起,用小梳绾住,略似扁纂,乡间戏谑为“鸦鹊尾巴”。 50年代又时兴梳辫子了,有单辫和双辫两种,各取所好,以长为美。70年代梳单辫已不时兴了,年轻姑娘大多梳两条辫子。辫子的花式有松辫子、紧辫子、三股辫、羊角辫、锅刷辫等种类。辫穗是女孩装饰的重点,她们常常喜欢在上面用艳丽的绸带打一个蝴蝶结,或别上一个精致漂亮的发夹,也有用彩色丝绳扎饰辫根辫梢的。 青年女性都喜欢在前额覆一排短发,垂于眉毛上方,谓之“刘海”,此俗流传已久,至今仍然盛行。传说最早有位名叫刘海的妇女就是梳这种发式的,后来被民间广为效仿,“刘海”的名称也就叫开了,刘海的花样很多,有长有短,有疏有密,还有分成两绺后又修剪成尖角的“燕尾式”的,也有把鬓角的两绺长发烫成曲线形,分别垂于两边脸颊的。旧时农村姑娘额前都有刘海,直到结婚的一天才开脸把刘海梳上去,露出光滑的前额来。现今的年轻女性,额前刘海已无此讲究。 烫发是从30年代以后传人中国的,先在城市兴起,经历了一个从火烫(用火夹烧热后卷发)到电烫、又由电烫到化学烫(用一种含有巯基乙酸的冷烫精将卷好的头发进行冷烫)的过程。最初老年人看不惯,把这种弯卷多曲的烫发讥之为“绵羊尾巴”或“蜂窝头”。现在烫发已很普遍,人们习以为常,也就不以“怪”相称了。而且老年妇女烫发的也随处可见,甚至小伙子中也有不少烫发的。 现今的女孩除小姑娘还梳两条辫子外,青年女性大多不梳辫子了,她们不拘一格地用各种发式打扮自己。有的把头发剪得短短的,与男孩的分头相似,俗称“娃娃头”,不仅梳洗很方便,也增加了几分男性的“帅气”。有的则把头发留得长长的,发根发梢都不扎束,但并不蓬乱。乌黑油亮的长发披拂于背,丝丝缕缕,似行云流水,似轻纱飞扬,显得轻盈飘逸、柔美妩媚,称之为“披肩发”;有的披肩发上半截不烫,只把下半截烫成长波浪花纹,宛如瀑布泻下时激起的层层浪花,也很美观动人,富有韵律感;有的将长发在发根处用一个漂亮的发夹束住,大把长发垂于背后,状若僧尼手中的拂尘,人们给它起个不雅的名称,叫“马尾发”;有的将前脑头发梳得很蓬松,再用发胶长久地保持其发型,其高髭之状仿佛“的士”上的标牌,俗称“招手停”;有的发式在头顶高耸旋扭,状如海螺,称之为“螺蛳头”;有的将短发烫后锔油,再经过吹风,使其蓬松疏散,状似野磨菇”显示出头发很厚实的效果,称为“翻翘蘑菇”。另外还有“万能烫”、“龙凤烫”、盘发和梳向一边的长发。也有将黑发经过彩色娟油、染成棕红色,装扮成西方摩登女郎模样的。 总之,现代女性的发式随意性很强,一般都根据个人的身材、脸型由美发师设计发型,大多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以追求俏丽、轻松、洒脱的个性美为主,其式样很多,以上几种都是最常见的发式。 此外,纹眉、描眼线、画眼影、涂口红、染腮、扑粉、染指甲等,也都是当代城市妇女修饰打扮的时尚。 耳环和耳坠是戴在耳垂上的饰品,旧时妇女无论贵贱都戴这种装饰。女孩在五、六岁时就要在耳垂上穿孔,其法是将耳垂用大拇指和食指先按摩,使之麻木,然后用一根消过毒的针,穿上丝线绳,用针穿刺耳垂,将线绳留在耳眼里,两面涂上少许菜籽油,过几天将线绳抽掉,耳眼即成。女孩年幼时,在耳眼里戴一对小耳环,及笄后戴长耳坠,多为银质或铜质的,富贵人家的妇女则戴金质的。此俗起源甚早,汉刘熙《释名·释首饰》:“穿耳施珠日铛。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今中国人效之耳。”可知这种风气至迟在汉代已由少数民族地区传人中原。历代沿袭,遂成为陕西妇女传统的装饰习俗之一。 现在的耳饰有环形的、有贴耳式的、有悬垂式的等数种。贴耳式的紧贴于耳垂,其式样多为梅花形或菊花形,也有镶嵌彩色宝石的。耳坠的式样很多,有扁钟式的、有瓜籽形的、有鸡心式的、有吊珠式的等种类,以长为美。行走时耳际摇曳生姿,平添了几许绰约婀娜的风采。’ 手镯是戴在手腕上的饰物,是妇女和儿童的装饰,成年男子一般不戴。多为银质或玉石制成,富有之家戴金质的,但不常见。形式有扁有圆,还有扭成麻花状的,现在又出现一种链条式的,以分量重者为贵。 项链是旧时贵妇人的装饰,一般劳动妇女不戴。有金质、银质、珍珠、玛瑙等种,也有用琉璃珠子串成的。过去富家妇女在节日或礼仪往来时必戴项链。现在戴项链的现象很普遍,不仅一般劳动妇女戴,有的青年男子也戴,但男士的项链戴在贴身,一般不露在衣服外面。 戒指不分男女都戴,只是在款式上有所区别。男士多为有棱的方戒或扁戒,民间把扁戒又称为“箍子”。其形粗大厚重,衬托出男子汉粗犷的阳刚气质。女性的戒指表面多呈菱形或椭圆形,上面镂刻有花纹,小巧玲珑,与其纤细的手指和柔弱的身材相配称。戴戒指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习,未婚者戴在中指上,已婚者戴在无名指上。如不遵守这种风俗,便会使人产生错觉,甚至还会闹出笑话。结婚戒指不能用合金的,要用纯金或纯银的,以表示爱情的纯真。在现代婚礼中,新婚夫妇还有相互交换戒指的仪程,可见戴戒指已成为民间一种时尚。 项圈是幼儿和少年的饰品。旧时儿童颈上戴项圈,上面再悬挂一个“长命锁”垂于胸前,一直戴到12岁才能去掉。现在不时兴戴项圈和长命琐了,小学生多在项间挂一个项链式的电子表,这既可使孩子上学不会迟到,也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旧时儿童还有戴脚镯的,但不普遍,只是少数人戴。 手帕又称手绢,本是随身所带的实用物品,后来因刺绣精美,便有了装饰作用。从前妇女走亲戚或参加社交仪礼活动,穿上新衣后往往将绣花手绢的一角别在大襟袄或旗袍近腋窝处的扣子上,以增其端庄高雅的仪态。 儿童的佩饰大多与岁时节令相关,例如潼关县农村,于每年立春日,农妇们要用彩色布料给小孩做成寸长的公鸡,有的缀在帽顶上,有的缀在衣服肩膀上,称为“春鸡”。“鸡”谐“吉”音,寓“立春大吉”之意。又如在陕西各地农村,每于端午节,都有给小孩佩戴香包的习俗。香包是用各色绸布作面料,上面绣着各种花卉图案,有菱形、桃形、老虎、佛手、花瓶等形状,里面装着研成细末的白芷、苍术、木香、甘松、高本等香料。据说这些香料散发的香气有避秽杀菌的作用,因而端午佩戴香包的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