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服装的面料经过了一个由质地粗糙向质地精细的发展过程。在清代,陕西农民的衣料都是自织的土布,称为“家机布”,30年代引进了细纹平布,人们称它为“洋布”,当时最流行的是荫丹蓝和海昌蓝。40年代出现了斜纹布,最初盛行哔叽,后来卡叽很风行,知识分子和公务人员的中山装大多是用这种布料制作的。50年代除了继续流行双面卡,人们还特别钟情于灯芯绒,当时的青年妇女如能有一件紫红色的条绒上衣,再配一条黑条绒裤子就认为是很时髦的了。60年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每人每年只有几尺布,全家人的布票凑在一起才能缝一套衣服,这时人们所追求的是质地厚实、耐磨蹭的衣料,如双面卡、劳动布、灯芯绒等,都是人们格外垂青的。60年代后期,人造棉等化学纤维的出现,给纺织和服装工业带来了一个大的飞跃。涤良、涤卡、晴纶混纺华达尼等布料,以其细腻靓丽、平滑挺拔等特点,从它诞生时起,直到80年代,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由于人们经济收入的改善,化纤质料已降到了次要地位,人们所垂青的是真丝、真皮、纯毛、羊绒等质地的衣料。而且请缝纫师量体裁衣的人越来越少了,购买成品衣的人越来越多。 旧时服装质料是人们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反映,地位高的上层人士穿绫罗绸缎,卑贱的下层人士则穿麻衣葛服,世俗小人往往“以衣冠取人”,“锦衣”和“布衣”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人物的代称。现在由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以衣帽取人的时代已成过去,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穿高级衣料的人越来越多,每逢节假日,到处都看到穿全毛或真丝、真皮等高级质料衣服的普通劳动者,服装质料已不再是判断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志了。 从晚清到现代,服装款式变化最频繁的是女装,而女装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由宽松变为合体,由遮掩变为展示美。旧时妇女由于受封建礼教规范的约束,服装要尽可能地掩盖住女子身材的曲线,那时妇女不论在任何场合,都必须保持庄严稳重的仪态,讲究“衣不露体”、“袖不露指”、“笑不露齿”,妇女的各个部位都要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女装都是宽大的直线型,使其肩、胸、腰、臀各部位完全呈平直的状态。即使到了封建观念逐渐淡薄的建国前后,那时妇女夏季虽有穿短袖衫的,但也是“衣不露腋”。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影响下,妇女的服装一反旧俗,无论是西式的衬衫、裙子、裤子,还是中式的衫、袄、旗袍,都以称身合体为宗旨。在服装的造型设计上特别注重人体的曲线美。其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回归自然,越来越个性化。 第二节 洗涤、保存
衣物的洗涤与保存,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浆洗之法各地基本相同。从前农村洗衣一般不用肥皂和洗衣粉,妇女们在河边或池畔洗衣时,将皂角揉碎加进浸湿的衣服里,折叠数层,然后将衣物放在平整的石头上,用棒槌反复槌击去污。皂角是落叶乔木上结的长荚,不含化学成份,不腐蚀衣物,其去污能力不亚于肥皂。用皂角洗衣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北朝时就已普遍流行。元代诗人方回写有“何处觅皂角,浣濯暑服腻”的诗句,就说明了皂角在民间的广泛应用。皂角树在农家房前屋后多有种植,因其价格低廉,故农村现在仍有人用皂角洗衣。 旧时人们歧视妇女,认为女人的衣裤为污秽不洁之物,洗衣时男人的衣服不能同女人的衣裤放在一起洗,否则粘上了女人的污秽之气便会厄运连年。晾晒衣服时,女人的裤子不能晾在道路冲要处,据说男人要是从女人的裤下钻过,这个男人便会三年不交好运。贮放衣物时,女人的裤子绝对不能放在男人的衣服上面,否则这个男人便会晦气缠身,甚至招致灾祸。这些习俗明显地渗透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这种旧俗在城市青年中已很少有人遵守了,而在一些农村却仍不同程度地流行着,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仍固守旧俗不改。 我国用熨斗烫衣的历史虽很悠久,但熨斗过去在农村并不普遍,人们为了使衣服平展,将洗净的衣服晾至半湿时取下,用米汤或面汤浸泡片刻,称之为“浆衣”,然后晾至将干未干时收回叠好,放在光滑平整的砧石上用棒槌反复槌击,称为“捣衣”,直捣至衣服柔软挺拔时,再晾干收贮。经过浆洗槌捣的衣服,穿在身上舒展笔挺,与熨斗烫过的衣服毫无二致。在陕西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块直径尺余、又光又平的大石头,俗称“槌褙石”,专供捣衣使用,平时人们也可将它当作石凳,坐在上面纳凉或小憩。捣衣和浆衣的习俗在我国流传甚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诗句就反映了唐代妇女们缝制征衣时。在砧石上槌捣布帛的情景。元代诗人方回“败絮熏还曝,精缔(chi)洗更浆”的诗句,也描写了民间熏浆葛布衣物的风尚。 用香料熏衣是古代贵族着衣的习俗,熏衣的器具有香炉、熏笼等,《太平御览》引《襄阳记》记载,东汉末,中书令苟或爱熏衣,至人家,走后坐处尚有三日香。宋代洪刍在他著的《香谱》一书中记有熏衣之法,日:“凡熏衣,以沸汤一大瓯,置熏笼下,以所熏衣覆之,令润气通彻,贵香入衣散难也。然后于汤炉中燃香饼子一枚,以灰盖……熏讫叠衣,隔宿衣之,数日不散。”熏衣之习后世沿用。香料多以沉香、擅香、乳香等药料制成。将香料点燃置人熏笼内,使香烟从笼盖上的镂孔冒出熏衣。建国前,上层社会一些贵妇参加社交活动时,就是用这种方法熏衣的。建国后此俗已废。现今城市一些职业女性,参加社交活动时,用香水喷洒衣服,可能就是从旧时的熏衣习俗演变而来的。 有钱人家贮放衣物讲究使用樟木箱子,樟木箱是用香樟树的材料制成的,这种树木产于江西吉安、福建樟州、湖南湘潭等地,其木质光滑细腻,散发出一股芬芳的香气,贮放衣物不生蛀虫,故而殷实之家不惜重金购买。至于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家,虽无力购买樟木箱子,但在收贮衣物时也要买些樟脑丸代替。樟脑丸为白色晶体,是用樟树的根茎枝叶等经过于溜制成的,俗称“卫生球”或“臭蛋”。其味浓烈持久,亦有防腐驱虫作用。现今人们收贮丝绸皮毛等高档衣物,仍有在衣物中夹放樟脑丸的习俗。 夏历六月初六,陕西各地都有曝晒衣物的习俗,秦巴山区称这天为“曝晒节”。吃罢早饭,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把所有的衣服被褥和箱笼全部拿到院子里曝哂,晒两三小时后,要翻转再晒,然后搬回厅堂晾凉,再叠好放入箱笼。不仅寻常百姓如此,即使仕宦之家也未能免俗。谚云:“六月六,太阳红,晒了衣物不生虫”。此俗起于何时,无从查考,老人们只知道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民间传说,六月初六是龙王爷晒龙鳞和佛祖晒经卷的日子,人们认为这天的太阳最毒,能晒死隐藏的虫卵和成虫,可以起到防止衣物霉烂虫蛀的作用。这种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陕西各地至今仍然流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