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陕西省自古以来,皆以农业生产为主。无广阔的大草原、大牧场,只有陕北农户饲养数量不大的羊群。但与农业紧密相连的家畜、家禽饲养,是农户的传统。 就陕西全省而言,近代人们饲养的役畜有马、牛、骡、驴四种。关中平原,多养马、骡(俗称“大牲口”),用以耕地和载人运物。马骡力大腿快,使用灵便,但喂养较费事、费神。陕北和陕南,山坡及丘陵地区,则多用牛和驴,以青草、干稻草、麦草喂养,用料少。如陕北农民运送肥料,收运谷物等,多以毛驴驮运,因其个小,上坡下崖较“大牲口”灵便。耕地用马,亦用黄牛。陕南农民皆养黄牛、水牛,用以耕田地,因其力大而有耐性,温顺好使。也有少数饲养马和骡、驴的农户,用以拉车运输。 圈栏:饲养牲口的场所,通称为“栏”、“圈”、“棚”;如“马棚”、“骡栏”、“牛圈”、“驴栏”等。牲畜栏、圈,多设在侧房或下屋,房屋问陋,距离人的住房较远,亦有单独盖“栏、圈”的,较为卫生。也有将牲口栏设在住房旁边,为的是方便喂养和管理,但不够卫生。圈(栏)内设牲口吃料的槽,拴牲口的桩、架。牲畜多的,皆为木制长槽,可供数匹牲口同槽而食。喂养牲口少的,则用木制短槽,亦有用石槽的。统称为“马槽”、“牛槽”、“驴槽”。牲口都是拴在“槽”(槽上设有木架)头喂养的。在陕南,许多地方喂牛不用槽,而是用竹兜子,称“草料兜”。群众说,饲养牲口讲究一个“勤”字。俗语有“喂牲口无窍门,讲究三勤:一勤喂得饱,二勤圈常扫,三勤刷毛清水澡(给牲口刷洗)。”有人说喂养牲口“比侍候人难”。因牲口不会言语,处处都要留神注意。 经常清扫牲口圈栏,垫些干土、干杂草或枯树叶,俗称“垫圈”、“垫栏”。其目的是保持圈内干燥、清洁,免得牲畜生病,又能多积肥。清除肥粪,称为“起圈”。农谚日:“要想牲口强健,保持圈净栏干。”还有,一年四季根据气温的变化,圈(栏)的通风、保温都要随时变换。如“夏要通风冬要暖,春秋门窗可半掩。”“老牛老马过一夜,怕的三月的摆头风。”等。 喂养牲畜的饲料,各畜有所不同。有人将各种牲畜食性,编成顺口溜加强记忆,现记述于后。 马料:“骏马似蛟龙,饲料须要精;稻(谷)草要铡细,麸皮拌草中;经常搭‘豆料’,饮马因时行”。给马饮水要依天气的变化,饮马的水温也有所不同。如冬天要用温热的水,夏天要用清凉的井水。 骡料:“骡子个大,饲草略差;谷草黍秸,豆饼油渣.外加料粮,其中高粱最佳”。 牛料:“黄牛本性善,下地埋头干;只要草一把,再苦无怨言。”养牛比较简单,春、夏、秋以青草喂之,寒冬以稻(谷)草干喂之即可。在夏、秋两季耕事繁重时,人们才给牛草中加些麸皮或豆类。 驴料:“毛驴嘴巴杂,给啥能吃啥”。说喂毛驴的饲料不太讲究,杂草、谷杆、豆荚、瓜蔓都行。当然,为了牲口壮实有力,人们也给驴加些麸皮、红苕干、豆饼等。 喂养:给牲口喂草料,统称为“上料”,再喂叫“添料”。每天需喂五至六次,夜草尤为重要。为此,农民群众中有许多谚语,世代相传。如“马不得夜草不肥”,“骡马要得壮,夜草不能忘”,“喂牛没窍,夜草喂饱”,“牛要满饱,马要夜草”等。说明人们对喂养牲口夜草极为重视。 项铃:牲口脖子上挂的铜铃,通称为“牛铃”、“马铃”、“骡铃”、“驴铃”。喂养人给牲口挂项铃用意有二:第一,夜间牲口吃草时,项铃叮当作响,主人可安心睡觉,若闻铃声停止,主人就赶快起来添草料。第二,在野外放牧时,特别是山区,牲口满山遍野地吃草,跑得很远,有项铃叮当作响,便于寻找。这铜铃,群众给它起了个雅号曰“报君知”。 放牧:每年春、夏、秋三季,到处野草青青。在闲时,人们都喜欢将牲口牵到野外放牧。野外放牲,既节省草料,又能蹈踱牲口。俗语曰:“牲口要上膘,多多喂青草”,“青草旺。牛马壮”。过去,一些大户人家,专雇一个大孩子放牛或马,故有“放牛娃”、“放马倌”之称。放牧,又叫“放青”。 储草:无论养牛养马,农民都很重视为牲口储备足够的越冬草料。在陕南,养牛者除留储一些好稻草外,夏季田青草多的时候,还要割青草晒干储存起来,以便冬季使用。陕北,有些喂牲口者,在秋收时还挖下地窖,将青草、青玉米秸等铡细储在地窖之中,冬季再开窖取出喂牲口。群众说,青储的饲料和精料一样,牲口爱吃,肯长肉增膘。 铡草:饲养牲畜,铡草是个比较繁重的活动。如稻草、玉米秸、谷秸等,都须铡成短节,越铡得短越好。农民在这方面,总结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农谚曰:“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长草喂马,犹如刀刮;毛长皮绉,越喂越瘦”。 使畜:农民对役畜的使用和喂养,都十分重视,可谓冷、暖、饥、饱、劳、逸、伤、疾无不事事关心。牲畜使役之后,要及时休息。驴、骡、马卸套之后,要牵到平坦而干燥、松软的地上,让其打滚、消汗,然后才饮水、喂料。牛在喂草之后,还要给留出一段反刍的时间,俗称“回嚼”。俗语云:“驴打滚,马撒欢(踢、踏、跳、蹬),老牛回嚼人抽烟(使役人也休息一阵子)”。此外,关中农民还有“骡马休息日”,陕南巴山地区农民有“敬财神”的风俗。 骡马休息日 是大荔县沙苑一带流行的一种民俗(此民俗,在洋县等地亦有)。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这天,农户不让牛、马耕地和拉套,而是让牛马歇息。这天,还要给牛马添加些好饲料;人们认为粮食生产,牛马是立了功的,应该受到优待。故而,当地今天还流行着“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的谚语。 敬财神 是陕南巴山地区流行的一种风俗。正月初一的清早(辰时),在堂屋里点燃香、烛,把家里喂养的耕牛牵进屋里转一圈后,再牵回牛栏。并从初一至初五,每天都给牛喂好料,以示敬意。人们认为,耕牛帮助人生产了粮食,是一家的“财神”,应该敬重。牛的形象像“天官”,牛的双角似“天官”的帽翅,因此民间久有“天官赐福”之说。 挂掌 挂掌又叫“钉掌”、“上蹄子”,是圆蹄牲畜一项特殊的需要。这里有“龙无云雨不腾空,马无蹄子(即挂掌)路难行”的俗语。马掌,铁制“U”形,与马、骡蹄子相似,铁掌上有五个孔,用特制铁钉,钉在蹄子上。马、骡、驴皆需按时“挂掌”,否则会造成牲畜蹄受损伤而致残。 在许多马路上、村镇街口上都有“挂掌”的店、摊,专为来往拉车、驮运的牲口“挂掌”。摊、店前栽有“TT”形粗木桩的(约六尺高),称为“蹄桩”。驯顺的牲口,拴在桩上取掉残铁掌,切蹄换钉新掌。若是性情暴躁的牲口,还须用粗绳绑缚于桩上才能动手。专给役畜“挂掌”的摊、店,群众呼之为“马蹄店”。人们在长期饲养牲畜的过程中,对牲口的好与不好,脾性及使用方法等,都有细致的观察了解。因而,随之也产生了许多谚语。如,看马·‘马瘦毛长,马壮毛光”。看牛:“相看好牛,峰包高过头;前裆放个斗,后裆夹住手”、“前腿直,后腿弯;步子快,力无限”、“懒骡懒马,一步三拉”(即懒牲口一上路就拉屎拉尿不肯走)。“毛驴是个怪,骑着要比牵着快”。“牛骑峰包马骑腰,毛驴子骑在屁股梢”等。 养羊:陕西省喂养者不多,只有陕北有小羊群;大户人家,多则喂养三五十头,小户人家喂三五头。喂养有两种方法,当地称为“站羊”、“革羊”。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