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区自古流传于民间的体育活动,项目繁多,分布广泛,历代不衰,其中以武术最富竞技性质,为人所重。中国象棋亦很普及。其它则为游戏娱乐活动,多见于青少年之中。 一、武术 我国的武术运动源于早期战争。据考证,市区北首岭出土的石斧、石刀、骨镞、角矛、鱼叉、石球等,除用于当时的生产和渔猎外,也是战争的武器。 宝鸡乃炎帝故乡。传说中的炎帝与黄帝间的战争以及大战蚩尤,后来禹伐九黎三苗,这些都发生于此。由于战争的需要,促成了人力和攻防技能的训练,使古代武术形成并得到发展。 约公元前11世纪,兴起于本区的周部落联合各方东伐商纣,建立周国,其兵器已用铜制。据载,周武王伐纣前夕,用武舞鼓励士气,名日“武宿夜”。这“武舞”即为当时溶于舞的武术。 春秋时,秦人崛起,襄公、文公、宁公先后在汧邑(今陇县)、“汧淠渭之会”、平阳(今宝鸡县阳平)建都。公元前373年,秦献公又建都于雍(今凤翔),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宝鸡成为先秦休养生息和转战南北的大本营。当时的统治者十分重视武备,提倡练兵习武,其武器有弓弩、矛、钺、铤、剑等。眉县人白起(又名公孙起),就是作战勇猛,智谋过人的将军。 三国时,宝鸡(陈仓)成为魏、蜀的战略要冲。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率10万大军出褒斜道,占领了渭水以南的岐山五丈原,分兵屯田,使军卒与当地农民杂居,传习武艺。当时的眉县人法正,曾随蜀军北伐,辅佐刘备取西川、灭刘璋,后任蜀郡太守,封扬武将军。 隋代,凤翔人司马德戡以杀猪为业,力大超群,武勇过人,以忠勇博得朝廷尝识,升为统兵大都督,曾三次随炀帝巡游江南,总领禁卫军万人。 唐代千阳人段秀实,从小倾心习拳练武,阅览兵书战策,天宝元年(742)举明经入官,后投笔从戎,报效边疆,为唐王朝戎马生涯35载,被追赠为太尉、忠烈将军。千阳的武术活动唐以后十分盛行,清时有民谣曰:“进了谢家原,户户有套拳。上了南寨边,人人会鞭杆。刀子斧头阎家村,枪棍鞭杆千阳城。” 到了宋代,军队和民间均有练武活动,朝廷又恢复了武举制,以骑射为中心的武艺训练制度进一步完善,拳术和使用器械的各种技艺也有了发展。曾在凤翔为官的苏轼,经实际考察后,写给皇帝的奏折肯定了“弓箭社”在保卫边境、防范敌国侵袭中的重要作用,并倡导习武强国。他每日舞剑拉弓习武艺,握弓拉弦射箭,能连续张弓11把。 元、明时,道教“全真教”创始人邱处机和张三丰,在宝鸡地区活动达半个世纪,足迹遍秦陇,对当时宝鸡民间武术、气功传播有一定影响。据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凤翔县志》载,从顺治到雍正年间,凤翔县有陈奇、周玑、阎英3人中武进士,武举有33人。宝鸡县有武举52人,千阳县有武举4人。 清同治年间,陇县快班捕头张瑞,武艺高超,年老辞职后,曾在县城设场传艺,西关王大鹏得其真传,继传欧永福、刘福元。光绪末年,外来道士朱松龄,在陇县枣林寨金河寺传授过少林拳,当地一些青年随其早晚在寺内习练。抗日战争期间,东北人张化龙流亡到陇,也在高坡村传授过武艺,其徒郭文元、张秉文等,还外出摆场卖艺。 清末民初,陕西地方拳“高家拳”,在西府地区广为流传。凤翔的史宝龙、李金山、郑奎及宝鸡县的董青山等,先后习练高家拳,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陇海铁路通至宝鸡和日军侵华、黄河水患等,外地不少武林高手相继来到宝鸡,带来了“少林拳”、“太极拳”、“查拳”、“形意拳”、“通臂拳”和回民教门拳“七势”等拳种。 民国30年(1941),宝鸡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曾聘请著名拳师胡敬璋(解放后为安徽省武术队总教练),到宝鸡传授太极、少林、跑拳、劈刀等武术。翌年,宝鸡成立“国术研究会”,在城区推广太极、少林等拳种。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国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宝鸡广为推行。1958年,宝鸡市第一届运动会将武术列为比赛项目。此后几乎每届运动会均有武术比赛。 1962年,山东籍老拳师苏太和来宝鸡定居,设场传艺。他继承的“指东拳”相传为戚继光部属所创,目前在我国濒于失传,1984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中被列为稀有拳种。指东拳结构严密,古朴无华,注重实践,技击性强,尤以地功对练奇功独特,部分套路被省、市录相和文字整理,其徒演练套路曾获全国表演雄狮奖。蔡家坡西北机器厂子校体育教师胡庆璋,系民国24年(1935)南京国术馆毕业生,擅长形意、八极和剑术,尤以龙形剑著称武林。青年时曾获河南省剑术冠军,参加过第十八届华北武术比赛。他在教学中注重武术传授,其学生和校队多次在县、市比赛中获奖。1982年他代表陕西参加过全国比赛,并获表演奖。1983年同苏太和等被授予“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称号,1984年又被陕西省命名为老拳师。以习练回民教门拳“七势”而被陕西省命名的老拳师杨茂才,民国29年(1940)到宝鸡定居,后择徒授艺,其徒演练的“七势”等,1986年获全国表演雄狮奖,套路被省、市作了录相和文字整理。从民国时期就演练和传播陕西高家拳的董青山、郑奎等,在宝鸡、凤翔也有不少门徒,1985年,董代表陕西参加全国表演赛曾获荣誉奖。还有以继承和习练“义和拳”为主的马德全,多年来悉心钻研,带领全家习武,其子、女曾在省武术队训练和多次参加武打影视的拍摄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武术活动被当作“封建迷信”和糟粕而受批判。“文革”后期,由于西安知青和省武术队的不少人员下放宝鸡各县,一些新的武术套路又在各地活跃起来。1973年千阳县业余体校办起了武术班,1976年市体校增加了武术项目,原省武术队的赵笃信到市体校任教,宝鸡的青少年武术活动又趋活跃。少年选手李淑玲、李支左、马学智等,先后获省少年全能和单项冠军。1980年市少年宫也建立了武术业余体校,80年代后宝鸡有15个单位和学校开展武术训练,并建立了武术队,先后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10多名武术后备人才。到1990年本市有武术业余体校(班)3所,武术研究会2个,群众武术社团5个。 二、象棋 宝鸡象棋起始可溯自唐代。1988年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有一茶盒,盒中绘有持棋对弈的图画。新中国成立后,象棋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在群众中更加广为流传,从城镇到农村,从单位到家庭院落,工余闲暇,到处可见棋手捉对“厮杀”、围观者指点评述的场面。 1957年2月,市区举办首次象棋冠军赛,有72个单位组队参赛,隧道公司薛非荣膺冠军。1960年,全市第三届运动会将象棋列入竞赛项目。“文化大革命”中,象棋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加以批判,致群众不敢公开对弈。1974年后,象棋活动恢复,并多次组队参加全省比赛,1979年渭滨区马喜武获省少年象棋冠军。1980年,宝鸡市棋类协会成立,组队参加甘肃武都举办的三省八地市象棋邀请赛,邢汉臣、陈家驷、李二昌分别获个人前三名;同年邢汉臣首获全省象棋成年男子个人冠军,并代表陕西参加了全国比赛。1981年和1983年,宝鸡选手藏天才、曹为民又先后获省象棋比赛个人第一名,并参加了全国比赛。 1984年,宝鸡市在工人文化宫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陈仓杯”象棋比赛,宝鸡桥梁厂首次捧杯。同年,市棋类协会举办兰州、郑州、西安、宝鸡4市象棋邀请赛,郑州队获冠军,宝鸡队获亚军。1985年,宝鸡举办陕西省象棋、围棋比赛,曹为民再次夺冠,王小宁获成年女子金牌。到1990年,“陈仓杯”棋类比赛已举办7届,并陆续增加了围棋和国际象棋。1988年陕西省施行象棋等级制度,宝鸡的邢汉臣等25人参加全省比赛并获等级棋士称号。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