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帽子 古时,贵族、富户男子20岁时行冠礼,小孩和贫民是不戴冠的,这就是庶人免冠之古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界限被逐渐打破。清代,富人仕儒盛行戴西瓜帽。民国时,盛行大礼帽。劳动人民戴的是布制帽、毡帽或扎毛巾,妇女多用丝巾、毛巾或自制的布巾包头。新中国成立后,男子多戴解放式军帽,也有戴八角帽或鸭舌帽的,女子有各种花色纱巾、围巾。近年帽子形制、质料繁多,尤其儿童和妇女用的,年年有新款式出现,但同全国趋向一致,无地方特色。 上衣 清末,本地男女上衣有对襟和大襟两种。大襟上衣是男女通用款式,有长短装之区别,短装较普遍。对襟属于男子上衣款式,有长袍(棉、夹)、长衫、短衫之分。冬天,富人仕儒多穿长袍马褂,衣料多为绫罗绸缎,衬有丝棉、皮毛;夏天多穿色艳质优的绸纱类长衫短褂。而穷苦之人仍以自制粗布为衣。妇女穿红着绿,男人主要为黑、白色之布料。民国年间,境内出现了西装、中山装、裙子和旗袍,但在当时,这只属于贵官富户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的服饰。劳动人民仍以粗布大襟、对襟衣为主。学生多着童子军军装和学生服。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服装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长袍马褂几乎绝迹,中山装和列宁服开始增多,衣料多为各色平布、卡几、华达呢,穿呢绒绸缎者不多。男装有中山服、红卫服、青年装、解放装、工作服等。女装则盛行列宁装、春秋衫、轻便拉链衫等。“文化大革命”中,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因而一度出现千人一色、万人一式的局面,男女青少年多为草绿色军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日改善,人们衣料花色样式丰富多彩,每年都有流行装、流行色,西服、港服为人们所崇尚。青年妇女服装更是多种多样。农民过去习惯在腰间束腰带,一般采用白、兰或黑棉布,宽约2尺,长5尺许。现在有些老年农民仍然保留有束腰带的习惯。 下衣 过去不论男女,大都为中式棉布大裆裤,男子和中青年以上妇女色为黑蓝,小孩多着花色或红绿紫等色。解放后,随着商品制服的普及,除老年人外,大裆裤逐渐被淘汰。近年来,裤子的种类剧增,有直筒裤、喇叭裤、西裤以及为广大青年所喜爱的牛仔裤、老板裤等。为姑娘所喜爱的裙子更是种类繁多,款式新颖,如喇叭裙、西装裙、学生裙、连衣裙、紧身衣裤、旗袍裙等。老年人和小孩一般都穿棉裤或毛裤过冬。属于下衣的小件装饰有裤带和腿带。过去,人们多用布条缝制裤带。解放后,皮带逐渐普及。腿带是旧时男女常备之物,现在少数老年人(主要是妇女)还留有此习惯。过去山区有扎毛练子的习惯。毛练为手工粗毛织成,宽约5寸,长约三五尺,扎时先将脚包裹,再裹至膝部,脚登麻鞋,冬天不穿棉裤而脚腿不冷,且行走利索,便于长途赶脚运输。也有穿棉或皮制的套裤者,但多为较富有的老人。 鞋袜 传统的袜子为布制,其款式仅有大脚和小脚之差别。过去,无论男女,常年着袜,因此袜子缝得很结实,袜底有几层布合缝而成。解放后,广泛流行线袜,袜底破后,人们惯于上个布底。近10多年,尼龙袜、丝光袜逐渐普及。 过去,鞋分为单鞋和棉鞋两类,多用棉布自制。单鞋多为“圆口鞋”,棉鞋较单鞋深,内衬有棉花。女子多着绣花鞋。近10多年,多数人穿着通行的解放鞋、球鞋、塑料底布鞋、皮鞋等商品鞋,自制布鞋开始淘汰。老年人喜欢穿比较轻、软的平底鞋,青年则喜欢穿各种高跟鞋。 发型及装饰品 清代,男子留长辫,女子婚后则梳“粑粑”悬于脑后,戴耳坠、钗簪。民国后,男子多不蓄发,公教人员始理日本发式,少女普遍梳独辫,扎头绳,青年妇女梳长髻,老妇则梳纂。解放后,男子蓄发逐渐普及,发式类型多为平头、分头、背头;少女大部分梳双辫,青年妇女多为剪发,老妇仍梳纂。近10多年,中青年妇女盛行烫发。 装饰品主要为妇女所重,多为金银制品或铜质,有簪子、耳环、手镯、项链、戒指等数种。过去女子八九岁就要戴耳环,此俗解放后被废除,戴手镯(蒜台型、钮丝型、竹节型、二道眉等)至50年代末基本消除。近年来,一些青年女子崇尚起耳环、耳坠、手镯、戒指之类的装饰品。簪子在中年妇女中也有流行,式样有柳叶型、银钗、凤头挑簪等。过去妇女尚戴各种头花,今除婚礼之外已不多见。儿童服饰物过去较多,如金银项圈、银牌、银锁、手镯及小银铃等,现在这些装饰物逐渐减少。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