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子”演出经常能吸引大批观众(资料图片)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和歌手庾澄庆曾在安康现场演绎“小场子” (资料图片)
一男一女在不到一平方米的方桌上和着清脆的锣鼓载歌载舞,或倾吐儿女恋情,或演绎传奇故事;说唱逗捧,蹦跺颤扭,起落有致,应付裕如,这就是流传于安康的民间艺术——“小场子”。虽然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磨难,但这一艺术依然历久弥新,深受陕南地区人民的喜爱,以它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活跃在大众舞台上。目前,安康市相关部门正在为此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安康“小场子”
会馆文化的发展产物
“‘小场子’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和安康其他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一样的演变过程,即唱民歌——打围鼓(赛唱)——小场子、地蹦子(民间歌舞)——民间戏曲(如八岔戏)。安康是民歌之乡,妇孺皆能吟唱‘赛家什’(即打击乐比赛),‘打围鼓’(有敲击有歌唱的艺术表演形式),古已有之,常常一‘闹’就是几个通宵,这种艺术表演形式至今仍在安康两山地区流传。”安康市汉滨区文广局党委书记罗先余谈到安康“小场子”时如数家珍。他说:“清乾隆中期(1773年-1774年),两湖移民大量拥入,促成了恒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恒口会馆庙会文化繁盛,建于此时的会馆庙宇有15座之多,且其中9座都建有乐楼、会馆、庵观、寺院,活动四季不断,民俗、节庆活动需求巨大,正是相对繁荣的经济和旺盛的文化需求与南北文化的交融,为‘小场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条件。于是,演员在‘打围鼓’的基础上跳了起来,舞了起来,唱起了故事,演起了人物,扮装上了八仙桌,形成了今日独特的‘小场子’。”
上世纪80年代,“民舞集成”期间,政府部门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对“小场子”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老艺人们也倾囊相授,“小场子”得以保留。20多年来,汉滨区政府一方面尽力扶持民间仅存的五六对“小场子”组合,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演出和活动的机会,使之能够保存延续下来;另一方面,专业文艺工作者将“小场子”经过改造,加工锤炼,使“小场子”成为精品节目,久演不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09年,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节目组走进安康,主持人董卿在观看完“小场子”演员的表演后,还特意和台湾歌手庾澄庆走上八仙桌,现场模仿演绎了一段。
表演形式独特
小方桌上的“大舞台”
“小场子”的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年节、喜庆或昔时的庙会娱人娱神都能见到它。一些资深曲艺专家在深入研究“小场子”并与其他地方曲艺比较后认为,“小场子”有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在八仙桌面上跳舞、唱歌、演故事,绝无仅有;其次,舞蹈组合中的精粹部分“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一套动作向三个不同方向重复表演丝毫不露痕迹,不多见;此外,丑角耍草帽圈,30多种帽花转身即变,独此一家。
“小场子”的表演必须在方桌上进行,这种老式方桌大者边长不过二尺八寸,小者只有二尺四寸,可称“方寸之地”。在这样的桌面上,两个人不但要说唱,还要蹦、跺、颤、扭,十分不易。据悉,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山区农家场地狭小的环境,照顾观众防止拥挤;另一方面,对艺人要求严格,如果艺人功底欠佳,技艺不高,就无法演出。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